高赛男的遭遇让小牛倌思想有了转变。她感觉自己应该早一点结束放牛的生涯,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曲万生说给她找工作,她不是没有考虑,凭曲万生的本事,应该能给她找一个适合她的工作,她不怀疑三舅的能力,但是三舅给她找工作的真正目的值得怀疑,会不会是想要牛角号呢?小牛倌不是爱内耗的人,先不想三舅为什么要给她找工作,但从长远来想,小牛倌感觉自己如果不放牛了,先应该先学习知识,打基础,有了知识以后学什么都不成问题。有了这样的想法,她更加珍惜为期不长的放牛时光。
天刚蒙蒙亮,小牛倌就爬起来。曲桂娥也早早起来给小牛倌准备早餐和午餐。曲桂娥心疼地问小牛倌:“代弟啊,你现在每天晚上学习,睡得很晚,早上又起来那么早,白天在山上不困吗?”
小牛倌笑着说:“娘,我困了就吹牛角号。最近一段时间,我越来越喜欢牛角号了。一吹起牛角号,就感到心情特别好,浑身都是力量。”
长年用牛角号呼唤牛群,不经意间练就了小牛倌吹牛角号的娴熟技术,她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吹响,牛角号吹奏时能产生低频共振,会让人精神振奋。难怪说小牛倌一吹牛角号就精神抖擞。曲桂娥说:“你那是精神作用。以后晚上回来早点儿睡觉,睡眠不好的人,会得病的。你算算时间,你每天才睡几个小时的觉啊?把晚上都当成白天了。”
小牛倌说:“娘,我就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如果一点儿觉不睡就好了,我想学习,想挣钱,还想跟你学刺绣……我就是想干许多事,我的想法很多。”
曲桂娥说:“牛角号吹得再响,也吹不破老天爷定的调。人不能太要强了,心强命不随。”
小牛倌说:“娘,我偏要吹出自己的调子,我不信命。”
曲美学被她们的说话声吵醒了:“代弟,你都快成神仙儿了,我就没看见你睡过觉。我睡觉的时候你在背书,早上睁开眼你已经在干活了。你是不是没睡觉呀?”
小牛倌说:“我背书背了一会儿就睡着了,都没来得及脱衣服。睁开眼一看,天就快亮了。”
曲美学说:“你真是一个不一般的人。”
小牛倌说:“四姐,可别说我了,哪里不一般了,我跟你们不一样吗?”
曲美学说:“不一样啊。你一个人的能量,能顶上两三个人,不,三四个人都不止。”
小牛倌问:“四姐,你说的能量是什么东西?”
曲美学说:“能量就是‘精气神’,《黄帝内经》里面说,‘人之生,气之聚也。’”
小牛倌说:“四姐,你说的精气神如果能囤起来就好了,我夏天存两罐,冬天接着用。”
曲美学说:“你说的有那么点意思,能量好像热量一样,是一个人能够给周围世界带来的力量和帮助吧。”
小牛倌说:“四姐,是不是就像做好事一样,做的好事越多,能量越多呢。”
曲美学说:“也不尽然,多数的能量是好的,但也有坏的能量。比如杀人放火,那也是能量,是负面的能量。”
小牛倌挠了挠头:“这知识真深奥,看来我还是得学习,要不然都听不懂话了。”
曲美学说:“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与人沟通。你学习我不反对,只是不能不睡觉,那样身体受不了。”
小牛倌说:“其实我也有时候困得不行了,中午有时候就趴在牛肚皮上睡一觉。”
曲美学笑着说:“你可真能找个好地方啊,天然的热炕头。”
曲桂娥说:“代弟是真被我耽误了。都是命啊。”
曲美学趁机说:“小姑,现在还来得及,我们一起想办法。”
曲桂娥叹了口气:“哎!再说吧,饭好了,代弟,你先吃,我给你装着带上。”
小牛倌匆匆忙忙吃了几口饭就要去牛栏子里把牛放出来,曲桂娥急得大喊:“代弟,锅里还有粥,喝点粥能热乎身子。”
小牛倌说:“不喝粥了,喝稀的容易尿尿,天冷了把热量都放出来了。”
曲美学听了小牛倌的话,感到非常惊讶:“代弟,这么多年,你就是这样忍着过来的?”
小牛倌说:“实在渴了的时候,再少喝点水。”
曲美学说:“你在山上哪来的水啊?”
小牛倌说:“跟牛一起喝呗,大洼里的水呀,不是还有雪吗?还有冰块呢。”
曲美学顿时眼圈红了:“代弟,这些年放牛,你真是受苦了,干脆别干了,你这是在玩命啊!这样下去会得病的,女孩子家的,哪受得了啊!”
曲桂娥叹了口气:“哎!若不是没办法,哪能让她受这份罪?”
小牛倌被曲美学说得心里酸酸的,硬是把眼泪吞咽下去,赶着牛群上山了。小牛倌赶着牛群在山间走着,她又吹起了牛角号,“呜呜呜”的声音在山林间回荡,似乎带着一种温暖的力量。牛群也跟着慢悠悠地往前走,小牛倌望着远方,心里更加坚定了学习和改变生活的想法,她要积攒更多的“能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美贵心里一直惦记着小牛倌,尤其是听说又一次遭遇狼的袭击,她更担心了。赶上孩子们放寒假,她带上小玉胜回娘家八岔沟了。宋美贵的母亲曲桂香是家里的老大,当年曲桂娥出嫁的时候,心里憋屈,好几天不吃饭。孙氏没有办法,把几个女儿都叫回家来。几个姐姐回家后轮番劝说曲桂娥。曲桂香当时劝曲桂娥为了曲家忍一时风平浪静。她说女人这一辈子都是为家庭奉献的,她自己也是这样。就在曲桂娥勉强答应这门婚事,一家人忙着准备喜事的时候,曲老爷子急火攻心一口气没上来,撒手人寰了。曲桂香想起当年的事情心情沉重。又听宋美贵说起小牛倌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能让你小姨自己就这样过一辈子,这样把孩子们也拖累完了。”
宋美荣也在八岔沟住,那天正好也在娘家,她想起一个人:“我婆婆的弟弟刘乃,老婆得病去世,有一个八九岁的儿子。”
宋美贵问:“就一个孩子吗?”
宋美荣说:“嗯,就一个儿子,小男孩还挺懂事的。”
宋美贵说:“行啊,知根知底儿的。娘,你去劝劝小姨吧。”
曲桂香说:“我也觉得挺合适的。刘乃这人我认识,人高马大,身强力壮,在远洋公司上班,挣钱不少,有能力养活这一大家子人。”
宋美荣说:“他那人挑剔挺大,我婆婆给他介绍了好几个,他都没看好,我看小姨各方面条件都挺好,还挺合适。”
宋美贵说:“小姨大家闺秀,条件当然不错了,娘,小姨这边,你去好好劝劝,那边让美荣回去跟她婆婆说一下,小姨家里几个妹妹过几年都大了,代弟又那么能干,这条件也不比那边差。”
曲桂香说:“行,我好久没回娘家了。这就收拾一下,咱们一起走。”
宋美荣说:“我也马上回去跟我婆婆说说。”
几个人分头行动。宋美荣的婆婆刘乃芳早就听说过曲家千金嫁给罗锅子的事情,平时也听宋美荣说起过小牛倌放牛养活家人的事,她从心里佩服这一家人。宋美荣说起这事,刘乃芳高兴地说:“美荣啊,就怕那个曲家千金不答应,这边你舅舅包在我身上,他一定会答应的,那边正好都是女孩,有个男孩子过去撑腰还是好事,如果都是男孩子,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