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圆笑了笑说:“妈,我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群体,他们在城市和农村中徘徊,在土地和楼房之间穿梭,在新旧意识的交织中挣扎。”
李建设说:“这就是生活。你再去看看二姨,感慨更多。拆迁推平了房子,却推不平人骨子里长出的根须。”
李建设把车调过头,沿着滨海路走,滨海路更是宽广,路的北边是茫茫的大海。
坐在疾驰的车子里看大海,一帧帧图片从眼前翻过,目不暇接。高老太太望着大海,嘴里不住地念叨着:“这海感觉比以前看着还辽阔。”
李建设车轮疾驰,陶醉在一片景物中,他看到路旁有兴旺岛高尔夫球场字样,高老太太突然喊到:“到了到了,别往前走了,往左拐,往左拐。”
李健设瞅了瞅左拐的路,那是一条土路,只能容一辆车子行走。但是路的两旁都是草地,如果有迎面的车子来,可以把车子调到旁边的草地上。
李建设赶紧打转方向盘拐到小道上:“这条滨海路通车之后我都没来过,以前走的是那条道。”
高老太太指给孙圆看:“那条道在这还能看见,那个山坡上,光秃秃白亮亮不长草那块白色地带。”
孙圆问:“现在是不是没有车辆通行了?”
高老太太说:“是的,那条路不能走了,上一次我和你二姨俩想绕近道去市场,结果走着走着遇到一个大沟,下大雨把路上的土都吐走了,剩下石头瓦块的,也没人修,不值得走了。”
孙圆不经意间嘟囔着:“有些路如果不维护,走着走着就变成了绝路”
车子拐过小土道,停在一个集装箱旁边。高老太太喊道:“到了,到了!”
车门打开,牛圈的味道扑鼻而来,再仔细闻闻,还有羊圈的味道。如果鼻子尖,一定还能闻到鸽子的味道。集装箱旁边的大笼子里面有一群鸽子,正在“咕咕咕”叫着。
李建设不解地问:“妈,二姨不是住老房子吗?怎么住集装箱了?”
孙圆打趣道:“现在城里人玩房车叫诗和远方,咱住集装箱那叫高端时尚,我们有炊烟当滤镜。”
高老太太一边让李建设和孙圆搬东西,一边指着后院的老房子说:“你们看那老房子,年久失修,都快塌了。关键是,你二姨有一天睡觉,一条蛇爬到炕上了,把你二姨吓彪了。”
孙圆一听吓得腿都软了:“妈,我最怕蛇了,会不会……?”
李建设笑了:“看你那点出息,又不是毒蛇,草蛇是不会伤害人的。”
孙圆还是不放心,眼睛叽里咕噜四下里撒摸,好像有什么东西会偷袭她。
高老太太说:“你二姨这房子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水电煤气都有,还有大火炕,你们累了就歇会儿,你二姨一定是在山上干活呢,我们也不知道她去哪块地,不找她了。”
孙圆担心地说:“二姨也不锁门,不怕丢东西?”
李建设说:“这荒郊野岭的,白给都没人来拿。哦!对了,圆圆,记得,今天你做饭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圆忘记刚才的恐惧,新的迷惘又来了:“这大锅底我也不会用啊,咋生火啊?”
高老太太说:“别听他的,我来!我就喜欢这热炕头,这也是你二姨在人世间最大的享受吧?”
孙圆问:“那生火会不会冒烟啊?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啊?”
高老太太说:“如果盘炕找不到技术工,真会出现这种情况,你二姨家这大炕是我盘的,好用着呢!”
孙圆吃惊地问:“妈,你还会盘炕?”
高老太太得意地笑了:“我会的东西多着呢。你二姨说后院那老房子租给看牛人了,他们本来也住着集装箱,但是他们的集装箱里没有炕。”
孙圆说:“他们其实就是租了一个热炕头吧?”
李建设说:“小牛倌租了热炕头呗?”
高老太太没搭理他,孙圆说:“是老牛倌了。”
高老太太说:“现在都不那样叫了。成为历史了。”
李建设说:“妈,你是历史人物了。”
几个人边说边分头行动,李建设在老厢房里搬来一筐玉米棒骨和一抱松树针叶。
孙圆把炕头上的一摞被褥铺上,把拿来的包裹打开,东西都找地方放下了。高老太太往大锅里倒了一瓢水,生火了。
院子里的小白菜长势喜人,菠菜翠绿的叶子齐腰高了,李建设问:“妈,这菠菜叶子长得也太大了,会不会老了咬不动了?”
说着他扒了一根菠菜,用手掐掐,还行,不老,直接咬了一口嚼起来。
他又到园边拔香葱,用手噗楼噗楼直接往嘴里塞,孙圆瞅见他那卡啦样,笑着说:“你怎么像兔子似的,见到绿色就往嘴里塞。”
高老太太笑着说:“这菜新鲜着呢,在城里可吃不到这么好的。”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院子,正是二姨高秀玲。
她看到众人,惊喜地说:“哟,你们都来了!”
高老太太迎上去,拉着她的手说:“我们突然袭击,来看看你。”
高秀玲眼眶泛红,“你们有心了,快屋里坐。”
大家进了屋,高秀玲看到满桌子的东西,感动不已。
孙圆拉着二姨的手说:“二姨,这些都是给您的,您别跟我们客气。”高秀玲连连点头,“花那钱干啥,我吃的东西不亏。”
高老太太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起来。
李建设打趣道:“二姨,您这小院可比城里的房子有生活气息多了。”
喜欢未知何处是彼岸请大家收藏:dududu未知何处是彼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