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宋伊莲在准备毕业事宜。
她博士因为论文部分数据不完全延毕了半年,如今快到答辩时间了,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等在办公室忙碌一天回到宿舍,她拿出手机点进了飞鸿小说网,如今回到宿舍看一章《穿越明朝考科举》的更新,已经成了她难得的娱乐时间。
这本书更新很久了,没记错的话应该算是二月天更新时长最长的一本小说,她有预感这本书距离完结应该不远了。
不要完结,至少在她答辩之前不要完结,她每天就靠这麽一章小说续命呢,不愿意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宋伊莲甩甩脑袋点进了小说最新章节。
【番邦来贡。
曹弘静作为礼部主要官员,位置仅此尚书之下,理应承担起接待的一应事务,只是令朝臣惊异得是,他竟然会说番邦言语。
还不止一国。
倭国就算了,他竟然连高丽丶暹罗言语都有所涉猎。
番邦诸国对此十分惊喜。
明朝是天朝大国,明朝高官为了接待他们竟然自学他国语言,这在来使眼中,是值得十分骄傲和感动的事情。
曹弘静谦谦君子,皎皎如玉,再加上言语上的亲和力,没几天他就掳获了诸国来使的芳心,使得他们对曹弘静态度可亲不说,还在不知不觉间被曹弘静套去了很多话。
曹弘静对待来使礼仪周到,令诸国心悦诚服。
不过,这不代表他会轻易放这群使者离开,这几天他一直在有意无意带着他们参过国子监和大儒学堂。
面对他们神往的目光,他心中的盘算越发笃定了。
如今的大明王朝,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沉珂日久,曹弘静就是再有本事也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改变的。
他虽然有心收复这些邻国,但是此时显然不是个好时机。
收复暂且实现不了,可是如果只是简单派遣几个酸儒过去,传播明朝思想还是可以做到的。
自古以来,书生的笔是最能颠倒是非的,派他们过去,潜移默化影响和腐蚀诸国学子的思想和灵魂,让他们以游学东方为荣,扎根东方为梦,岂不美哉!
曹弘静将自己的念头整理成文,秘密献给了皇帝。
说是秘密,其实官员奏章都要先经内阁审核,确保没有问题才会呈递给皇商,所以曹弘静这篇奏章,内阁几位大学士也是看过的。
“这个曹定之,当真阴险!”
如此悄无声息的侵蚀国本之策,光明磊落之人是断然想不出来。
“此法若成,何处不是我大明。。。。。。”
就事论事,这实在是条好计策,几位大学士互相看了一眼,还是将他的奏章呈到了首辅面前。】
。。。。。。
【番邦使者带着几车家乡土特産过来,走的时候却拉着十几车的珍惜宝物,当然,随行的还有身後自己求来的长长的儒生队伍。
说起来儒生的挑选着实废了一番功夫。
毕竟是出使蛮夷之地,甚至很有可能一去不回,很多人都不愿意过去,只是迫于天威,世家大族只能挑出家中不受宠的庶出应付了事。
除了儒生外,随行队伍还有曹定之贴心派去护卫安全的锦衣卫。
使者们对此感激不已。
殊不知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锦衣卫,明面上是为护送使者回国,实际上一旦将使者安全送达,他们就会借着回国的名义,实则暗中潜伏在各国打探消息。
这些国家的金矿丶银矿丶铁矿也不少,曹弘静既然来到了明朝,就不可能不狠狠从他们身上啃下来一口。】
。。。。。。
【曹弘又又又升迁了。
这回是户部尚书。
他接待番邦使者有功,又提出如此精妙绝伦的文化入侵之策,皇帝大喜之下破格擢升他为尚书。
年仅二十九岁的户部尚书,简直是耸人听闻,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瞬间就産生了危机感。
尚书是正二品。
尚书再进一步可就是入内阁了。
他们这群老家夥苦苦熬到四五十岁,才堪堪摸到内阁的门槛,如今一个区区二十九的年轻人居然位列尚书,甚至下一步就是同他们産生竞争关系了?!】
。。。。。。
这一章大大足足写了一万多字,将男主的聪明策略尽数描述殆尽才停笔,宋伊莲一口气看完只觉酣畅淋漓。
“太好看了!”
这招潜移默化的文化入侵手法实在是太高明了,简直可以说是杀人于无形,男主莫非是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