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滴血神剑 > 第37章 沈府剖局(第2页)

第37章 沈府剖局(第2页)

书房门应声而开,一个身形清癯、面容严肃、穿着半旧藏青色直裰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出。他正是大周朝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左都御史沈刚锋。

看到站在院中的项易,他那素来严肃、如同石刻般的脸上瞬间布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痛惜,眼眶微微红。他疾步上前,一把扶住正要躬身行礼的项易双臂:“易儿!快起来!不必多礼!让沈伯伯好好看看你!”

他双手扶着项易单薄的肩膀,上下仔细打量着少年苍白瘦削的脸庞、深陷的眼窝和缺乏血色的嘴唇,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好…好!好一个赵元培!好一个通敌叛国!竟将你逼迫至此!若非你父王前些时日有密信传来,言你已脱险,正在入京途中…老夫恨不得…恨不得…”喉头哽咽,后面的话终究没能说出口,只是用力地、带着长辈深切关怀与巨大后怕地拍了拍项易单薄的肩膀。

“沈伯伯…”项易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久违的暖意,如同冰封的河流在春日下裂开一道缝隙。

沈刚锋不再多言,拉着项易的手腕便将他带入书房。石头、阿苏、无影三人则如同最忠诚的影子,在书房门关上的瞬间,无声地分散在庭院各处关键位置。石头立于书房门口,如同磐石;阿苏看似随意地踱步到假山旁,目光却笼罩着整个院落;无影则再次融入竹影深处。三人瞬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封锁了所有可能窥探书房的视线和角度。

书房内,陈设极其简朴。除了满壁的书卷散着墨香和樟脑的气息,便只有一桌、一椅、一榻、一几。沈刚锋亲自提起温在红泥小火炉上的铜壶,给项易倒了一杯热茶,看着他小口啜饮着,苍白的脸颊似乎因热气而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沈刚锋紧绷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易儿,”沈刚锋在项易对面坐下,面色重新变得凝重,声音压得很低,确保只有两人能听清,“你能活着,全须全尾地踏进这京城,便是天大的幸事,是你父王的福气,也是南疆的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你父王遣人送来的密信,老夫反复看了不下十遍。鹰巢惊变,赵元培父子通敌叛国,勾结南蛮,狼骑犯境…桩桩件件,惊心动魄,字字泣血!但更让老夫心惊胆战的,是韩承嗣此行!名为查案,实为夺命!若非你…智勇双全,心思缜密,临危不乱,后果…不堪设想!”他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痛心和后怕。

他目光灼灼,如同利剑般直视着项易清澈却深不见底的眼睛:“易儿,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你此刻踏入的这座京城,绝非乐土,而是真正的龙潭虎穴!从你踏进城门的那一刻起,你便已置身于这天下间最凶险、最诡谲的棋局中心!各方势力,暗流汹涌,如同潜伏在深渊中的巨兽,皆视你为奇货可居,或欲将你收为棋子,为你父王所用;或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你,就是那投入深潭的一块石头,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项易放下手中温热的茶杯,脸色依旧平静,仿佛沈刚锋所说的滔天凶险与他无关:“沈伯伯,侄儿此番入京,本就不是来做客的。父王重伤在身,南疆局势因赵元培之叛而动荡不安,其背后隐藏的黑手更是犹在暗处,虎视眈眈。侄儿此行,其一,是为向陛下陈情,剖明鹰巢变故之真相,为父王、为西凉正名;其二,便是要替父王,替西凉,亲自探一探这京城的水,看看它到底有多深,有多浑,藏着哪些魑魅魍魉。还望沈伯伯不吝赐教,为侄儿剖析这局中,究竟盘踞着哪些豺狼虎豹?”

沈刚锋深吸一口气,神情肃穆。他伸出食指,蘸了蘸杯中温热的茶水,在面前光滑如镜的红木书案上,缓缓地、凝重地勾勒起来。

见他的手指点在书案左上角,留下一个清晰的水痕:“其一,东宫太子,项璟。”提到太子,沈刚锋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忧虑,

“名分虽早定,储君之位看似稳固。然太子性情…过于仁厚,甚至到了优柔寡断之地步。陛下春秋渐高,精力不济,这储位之争早已是暗流汹涌,各方角力。太子如今所倚仗者,唯礼法名分之正,以及部分清流言官的支持。其母族出身不高,势力不显,太子自身又缺乏杀伐决断的魄力,近侍属官更是如同筛子一般,被各方势力渗透得千疮百孔!此番南疆惊变,狼烟骤起,太子反应迟缓,举措无力,几无作为!其位,已是危如累卵,风雨飘摇!”

“其二,”沈刚锋的手指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和忌惮,缓缓移向书案右上角,再次点下一个水痕:“二皇子,楚王项灏!”

提到这个名字,沈刚锋的语气变得极为复杂,忌惮之中甚至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迷茫,“此人…深不可测!表面礼贤下士,谦和温润,交游之广,令人咋舌,三教九流,上至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无所不包。其母族苏氏,乃江南巨贾,富甲天下,且数代经营,在士林中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楚王本人极少直接插手军政要务,最擅长的是借势而为,于无声处听惊雷!其势力盘踞吏部、户部,暗中把持着官员升迁考绩、国库钱粮命脉,其潜在能量,惊人之极!”

沈刚锋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如同耳语:“然而,最令老夫心中难安者,乃是其身畔似乎总萦绕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密报司曾有密奏提及,楚王在其江南封地时,其王府上空,常有霞光瑞霭升腾,异象频生。其府邸深处,时有清越鹤唳之声传出,更有奇异芳香弥漫不散,闻之心神宁静。坊间更是流传甚广,言楚王府中供奉着几位…手段通玄、能呼风唤雨的仙师!虽大多捕风捉影,查无实据,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此人行事,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布局深远,往往一子落下,许久之后方显其真正杀机。此番韩承嗣南下,背后便有楚王派系在朝中推波助澜的影子!那赵元培此獠,明面上投靠依附的是三皇子魏王的人,但据老夫暗中查探,其极可能早就是楚王暗中操控的一枚棋子,甚至是他故意抛给魏王的一个诱饵!目的便是引动南疆乱局,借魏王这把急于争功的刀,去狠狠削弱你父王!易儿,面对此人,如同面对笼罩在云雾深处的深渊,只觉其露出一鳞半爪,已令人心生寒意!你务必万分小心,此人,是潜龙!”

项易的瞳孔骤然一缩。仙师?霞光瑞霭?操控赵元培为饵?这些信息如同冰冷的毒蛇钻入脑海,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他猛地想起父王项崮笙,不顾所有人劝阻,执意深入南蛮十万大山深处寻找那传说中的续命奇药…在那凶险万分的路途上,他们所遭遇的数次诡谲莫测的伏击,对手手段之奇诡狠辣,远寻常蛮兵所能及…难道…那些如跗骨之蛆般的袭击,也与这位深藏云雾、如渊如狱的楚王有关?

“其三,”沈刚锋的手指带着明显的寒意和厌恶,点在书案的正下方,留下一个深色的水渍,“三皇子,魏王项烈!”沈刚锋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厌恶与忌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人暴戾恣睢,性情酷烈!崇尚武力至上,结交的多是军中骄兵悍将、江湖亡命之徒!其势力主要在北疆边军、京畿卫戍部队以及一些见不得光的阴暗角落!兵部右侍郎严崇,便是其心腹爪牙!赵元培明面上便是投靠依附了此人!落马坡那场胆大包天的伏杀,刺客头领阴九,便是他手下一条恶名昭彰的恶犬!魏王行事只图一时痛快,不计后果,因你父王不待见他,处处与之相悖,而今更是杀了他的爪牙,早已视你父王为眼中钉、肉中刺,视你为必除之后患!你在落马坡断其爪牙阴九,便是与他结下了不死不休的血仇!此人如同疯狗,狂躁易怒,你务必时刻警惕其明刀明枪的难!”

“其四,”沈刚锋的手指最终点在书案中央偏上的位置,动作带着无比的复杂与敬畏,水痕也显得格外凝重,“便是…那位端坐于龙庭之上的陛下。”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蚊蚋,充满了谨慎:“陛下雄才大略,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深谙制衡之道。然而…春秋渐高,精力不复往昔,猜忌之心日益深重。对太子,既欲维护正统,又嫌其懦弱无能,难以托付江山;对楚王、魏王,既利用其相争以稳固自身皇权,使其互相掣肘,又恐其势力膨胀,尾大不掉,威胁帝位;对你父王…倚仗其镇守西南国门,保境安民,却又无时无刻不忌惮其手握重兵,功高震主,深得边军拥戴!”

“此番南疆惊变,鹰巢失守,赵元培叛乱,狼骑叩关…陛下心中,真就全然信任你父王的奏报?韩承嗣南下,名为查案,实为试探,甚至…是借刀杀人之计!陛下在龙椅上冷眼看着,看楚王如何落子,看魏王如何撕咬,看你父王如何应对危局,看太子如何在这漩涡中自处!他要的是平衡,是各方势力在争斗中皆伤而不死,无力威胁他的至尊之位!易儿,你此次入京,在陛下眼中,便是一枚被他亲手投入这潭浑水中的石子!他要看,看你这枚石子能激起多大的浪花,能引出多少潜藏在浑水下的鱼虾,能搅动起怎样的风云变幻!”

书房内陷入一片沉重的寂静,仿佛空气都凝固了。只有窗外竹叶被风吹拂的沙沙声隐约传来。项易垂眸,目光沉静地凝视着书案上那几处渐渐干涸、边缘模糊的水渍,仿佛看到了整个大周朝堂这盘惊心动魄、步步杀机的棋局。每一个水痕,都代表着一股足以搅动风云的力量,而他,正置身于这风暴的最中心。

“沈伯伯今日教诲,字字珠玑,句句肺腑,侄儿必当铭记于心,时时警醒。”项易抬起头,声音依旧平静,却重若千钧,带着一种越年龄的沉稳与决心。

“这京城,虎狼环伺,群魔乱舞。侄儿既已入局,便绝无退缩之理。他们要探我的底,我便坦坦荡荡,让他们探个明白。他们要搅浑这潭水,我便倾尽全力,让这水更浑些!浑到让那些潜藏的魑魅魍魉,都无所遁形!”

沈刚锋眼中骤然爆出赞许与欣慰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故友血脉中那份不屈的英魂:“好!有志气!记住,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身边的石头、阿苏、雷洪、鬼手、无影这五人,便是你在这龙潭虎穴中最大的依仗!但也要谨记,过刚易折!该示弱时示弱,该藏锋时藏锋!锋芒毕露,易遭风摧!老夫在都察院一日,便会为你敲一日登闻鼓,鸣一日不平!清流之中,亦不乏正气未泯、心怀家国之士!你,并非孤立无援!”

“多谢沈伯伯!”项易起身,对着沈刚锋深深一揖,这一揖,饱含敬意与感激。

两人又在书房内密谈了小半个时辰。沈刚锋事无巨细地将朝中关键人物的性情癖好、彼此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可能争取的助力、需要重点防范的对象等等,一一向项易剖析交代清楚。直到日影西斜,项易才起身告辞。

沈刚锋亲自将他送至书房门口,看着少年那单薄却挺直如青松般的背影,被那几名沉默而精悍的护卫簇拥着,渐渐融入庭院渐深的暮色之中,久久伫立不动。

晚风吹动他半旧的衣袍,他的眼中充满了长辈的忧虑,却也燃烧着一种对未来的期盼。良久,他才低低地、如同叹息般自语道:“雏虎已啸…潜龙在渊…这京城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喜欢滴血惊神阙请大家收藏:dududu滴血惊神阙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