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跟着老仆,穿过寂静的回廊,来到一处灯火通明的书房。
书房内,顾允之已经脱下了斗篷,露出里面略显褶皱的官袍,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未曾停歇。沈老先生也在一旁,脸色依旧不太好看。
看到阿箩和裴琰进来,顾允之的目光立刻落在阿箩身上,那目光依旧带着审视,但比之前多了几分沉凝。
“坐吧。”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
“陛下……病重了。”顾允之的第一句话,就让阿箩和裴琰的心猛地一沉!
皇帝病重?!在这个关键时刻?!
“宫中局势瞬息万变,赵无庸及其背后之人动作频频,恐怕……快要狗急跳墙了。”顾允之的眼神锐利起来,“我们必须更快!在他们彻底掌控宫禁、湮灭所有证据之前,将铁证呈送御前!”
他看向裴琰和闻讯赶来的秦莽:“裴校尉,秦队正,你们带来的证据至关重要。但仅凭赵无庸的投名状和鸦羽箭镞,或许能定其罪,却难挖其根。我们需要更直接的、指向最终元凶的证据。”
他的目光转向阿箩,语气变得异常严肃:“阿箩姑娘,李嬷嬷至关重要。她不仅是静嫔旧人,恐怕更知晓‘照殿红’一案的真相。而那一案,与如今三皇子之死,甚至与宫中许多悬而未决的谜案,或许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顾允之深深地看着阿箩,“如今李嬷嬷情绪激动,抗拒与他人交流。但她对你……似乎有所不同。或许是因为你的容貌,或许是因为你曾冒险去静思苑寻她。我希望你能尝试与她沟通,安抚她,尽可能地从她那里,问出关于过去、关于‘照殿红’、关于静嫔之死的真相!”
阿箩的心脏怦怦直跳。让她去询问那些深宫秘辛?她能做到吗?
但看着顾允之那信任而急切的眼神,想到荆辞的重伤和那些死去的冤魂,她用力点了点头:“我……我试试。”
“好!”顾允之站起身,“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见李嬷嬷。阿箩姑娘,你随我一同前去。裴校尉,秦队正,你们负责山庄外围警戒,绝不可再出任何差错!”
众人凛然应命。
顾允之带着阿箩,快步走向安置李嬷嬷的厢房。
走到门口,却能听到里面传来李嬷嬷低低的、仿佛梦呓般的啜泣声和含糊不清的词语:
“……娘娘……奴婢对不起您……没能护住……照殿……红……沈……沈知非……你好狠的心……”
沈知非?那似乎是沈老先生的名字?
顾允之的脚步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轻轻推开了房门。
房内,李嬷嬷并未睡着,她靠坐在床头,眼神空洞地望着跳跃的烛火,脸上泪痕未干。
听到开门声,她缓缓转过头。
当她看到顾允之时,眼神动了一下。而当她的目光落在顾允之身后的阿箩脸上时,她的瞳孔骤然收缩,呼吸猛地急促起来!
她死死盯着阿箩的脸,像是要通过她,看到另一个人的影子。
顾允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嬷嬷,您看看她。您仔细看看她。她像谁?”
李嬷嬷的嘴唇剧烈颤抖起来,泪水再次汹涌而出,她伸出枯瘦的手,指向阿箩,声音破碎而凄厉:
“……像……太像了……尤其是那眼神……那倔强又害怕的样子……和当年的云霏……一模一样!”
云霏!这个名字再次出现!
顾允之追问道:“云霏……就是‘照殿红’,对吗?”
李嬷嬷仿佛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猛地用手捶打着床沿,哭喊道:“是!她就是照殿红!陛下亲口赐的名!宫里最烈的那个颜色!可最后呢……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一把火……什么都没了……连个念想都没留下啊!都是因为他们!因为他们!”
她的情绪再次失控,剧烈地咳嗽起来。
阿箩看着老人如此痛苦,心中不忍,下意识地上前一步,递过一杯温水,轻声道:“嬷嬷,您喝点水,慢慢说……”
李嬷嬷抬起泪眼朦胧的双眼,看着阿箩近在咫尺的脸庞,看着她眼中那纯粹的担忧和善意,神情忽然恍惚了一下,仿佛透过她,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她猛地抓住阿箩的手,力气大得惊人,指甲几乎掐进阿箩的肉里,声音带着一种诡异的急切和神秘:
“……孩子……你想知道你是谁吗?你想知道……你为什么和她长得一样吗?”
阿箩的心猛地一跳!
李嬷嬷的声音压得极低,如同鬼魅般在她耳边响起:
“……去……去找……去找那幅画……藏在……藏在……”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含糊,最终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整个人瘫软下去,再次陷入昏睡之中。
但那未尽的话语,却像一道惊雷,炸响在阿箩的耳边!
画?什么画?藏在哪里?
这个突如其来的、没头没尾的线索,意味着什么?
阿箩猛地抬头,看向顾允之。
顾允之的脸色在烛光下变幻不定,他的眼中,震惊、恍然、急切交织在一起!
他似乎……知道李嬷嬷指的是什么!
喜欢揽霜请大家收藏:dududu揽霜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