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藏在卦象里的生命课
周三下午的哲学选修课总是特别热闹。老教授沏着茶,看着围坐的五个学生笑:今天不讲课本,咱们聊聊《易经》。别觉得它是老古董,上周刘佳佳说职场焦虑,顾华愁家庭关系,廖泽涛总在换工作,小景云纠结选专业——这些困惑,早在六十四卦里藏着答案。
刘佳佳挑眉:教授,您不是说心理学才解现代人的愁吗?老教授指着窗外的树:树叶落了又长,是变;可根总在土里,是不变。《易经》讲的就是这变与不变里的道,和心理学说的适应力、道家讲的,原是一回事。今天咱们就用卦象当镜子,照照各自的日子。
这场对话从午后阳光漫进教室开始,五个年轻人带着各自的迷茫,在爻与卦的起伏里,慢慢看清了生活的褶皱里藏着的光。
一、有三义:藏在焦虑里的变与不变
老教授刚在黑板上写下变易、简易、不易,廖泽涛就拍了桌子:教授,这仨词简直是为我写的!我三年换了四份工作,每次都觉得下一个才对,可越换越慌——这算变易吧?可我到底要啥,怎么就看不清?
他话音刚落,刘佳佳也叹了口气:我倒不换工作,可公司最近重组,原来的团队散了,新领导风格完全不同。昨天开会我全程手心冒汗,总怕做错事,这算啥?
老教授笑着给两人添茶:先问你们,知道吗?见众人摇头,他画了条横线:这是阳爻,像刚直的山;再画两条断横线:这是阴爻,像流动的水。一卦六爻,就像六层台阶,每层都可能是阳变阴、阴变阳——这就是。
他转向刘佳佳:你看乾卦,六爻从潜龙勿用飞龙在天,再到亢龙有悔,哪一爻不是在变?就像你原来的工作状态是见龙在田,团队散了,不过是走到了或跃在渊的阶段。心理学说应激反应,其实就是人对的本能抗拒。可你想,树叶不落,怎么长新叶?
刘佳佳愣住了:可我总怕里藏着坑。老教授指了指她的笔记本:上周你记的心理学笔记里写安全感来自可控感,但《易经》说变是常态。就像春天必然变夏天,你不能因为怕热就不让花开。你怕的不是领导变了,是怕自己抓不住的东西——比如你做事的认真,这才是你的。
这时顾华轻声说:我倒不怕变,就是觉得日子太复杂。我妈总嫌我老公不做家务,我老公觉得我妈管太多,我夹在中间天天调解,说句话要想三遍,累得直掉头。这能简易吗?
老教授拿起桌上的苹果:你看这苹果,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风吹雨打,可核心就一件事:往熟里长。你家的矛盾看着乱,核心不就是大家都想被体谅吗?道家说大道至简,心理学讲抓主要矛盾,《易经》的也是这意思——把绕在外面的枝枝蔓蔓拨开,就看见根了。
他画了个坤卦:坤卦六爻都是阴爻,看着柔,其实最懂简易。它说厚德载物,不是说要包揽所有事,而是知道才是根。你试试下次别当调解官,就跟我妈说您是心疼我,跟老公说我知道你累——把复杂的道理,变成最简单的体谅。
顾华眼睛亮了:上周心理咨询师也说,我总在解决问题,忘了先看见情绪。原来这就是简易啊。
小景云突然举手:教授,那是啥?廖泽涛哥总换工作,他的在哪?
老教授看向廖泽涛:你每次换工作,是不是都有个共同点?比如你第一次辞职能因为领导独断,第二次因为团队不协作,第三次因为没成长空间——这些其实都指向一个核心:你需要被尊重、能成长的环境,这就是你的。就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怎么转,黑鱼里的白眼、白鱼里的黑眼总在,那是根。
廖泽涛愣住了,低头翻手机里的离职原因,果然每条都藏着不被尊重没成长的影子。原来我不是爱变,是在找那个不变的东西啊。他喃喃道。
二、三易与三圣:从龟甲到人心的千年对话
陈一涵一直没说话,这时推了推眼镜:教授,您刚才说《易经》不是一天写成的,上周读《周礼》,里面提连山、归藏、周易,这三易和我们说的变易、简易有关系吗?
老教授点头:问得好。夏朝的《连山》,以艮卦开头——艮是山,山连山,像先民靠打猎为生,最看重;商朝的《归藏》以坤卦开头,坤是地,那时候农业兴起,讲究;到了周朝,《周易》以乾卦、坤卦开头,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泰才生万物,这时候的人开始懂变化中求平衡
他看向小景云:你纠结选专业,不就像这三易的演变?小时候觉得最重要(连山),后来想选个能滋养自己的(归藏),现在现得找个能成长又适合自己的(周易)——人对需求的认知,本就是一步步变深的。
小景云脸一红:我确实总在选热门选喜欢里晃。老教授笑:艮卦说止其所止,知道在哪停,才知道往哪走。你喜欢画画,又怕不好找工作,可你没现?现在的插画师、设计师,不就是和的天地交泰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佳佳突然问:易更三圣是啥?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他们仨为啥要折腾这卦象?
因为人总得找个法子理解世界啊。老教授指着窗外的云,伏羲那会儿没文字,看见天上下雨、地上生火,就画了阴阳爻,像给世界拍了张简笔画;文王被囚羑里,看着身边人起起落落,突然懂了处境会变,但规律不变,就把八卦叠成六十四卦,像写了本人生剧本;到孔子,他周游列国总碰壁,回头看卦辞,突然明白这不是算命,是教人选路,于是写了《易传》,给剧本加了注解——从巫术到哲学,其实是人的心智在成长。
顾华若有所思:这不就像心理学的展?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到现在的积极心理学,也是人慢慢懂了人不只是被本能驱动,还能主动选
正是。老教授点头,《易传》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和心理学说的自我效能感,道家讲的顺势而为,本质上都是让人在变化里站稳脚跟。就像文王被囚时,肯定也焦虑过,但他在爻变里看出困境是暂时的,这就是心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