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够了。思想的种子,只要撒下去,总会有几颗能找到适合的土壤。
某天晚上,他和师尊墨玄长老一边对酌,一边聊起人才培养的难处。
徐易辰抿了口灵酒,叹道:“师尊,这些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讲,效果还是太慢。
而且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我在想,能不能把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系统思维’,用咱们修仙界能理解的方式,写点东西出来?”
墨长老饶有兴趣地问:“哦?写什么?着书立说?”
“算不上着书立说,”徐易辰摆摆手,“就是一本《系统基础导论》。
不讲具体怎么炼器,就讲一种思维方式。比如怎么看懂一个复杂法器内部的灵力流转逻辑,怎么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无数个小问题去解决,怎么统筹规划资源和时间。
算是,给弟子们打下一个不同的思想基础吧。”
墨长老闻言,眼睛猛地一亮,端着酒杯的手都停在了半空,脸上露出极为赞赏的神色:“好!辰儿,你这个想法,太好了!此乃真正的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
若真能成书,以此为基础,我百炼宗未来之传承,将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这将是我宗未来最大的底蕴之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事,你必须做,而且要做好了!老夫全力支持你!需要什么古籍参考,需要找谁论证,尽管开口!”
得到师尊的肯定和鼓励,徐易辰心里也更有底了。编写教材这事,立刻提上了日程。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需要把他那套现代思维,用纯粹的、修仙界的概念重新阐释和构建,难度极大。
人才培养,从来都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更像是在土里埋下种子,需要耐心等待它慢慢芽、生根、成长。
过程缓慢,甚至有些枯燥。
但徐易辰并不急。
他能看到,在那些预备梯队的弟子中,开始有人能一眼看出流水线上某个环节的微小冗余。
在讲座台下,那个瘦弱少年已经开始尝试用那种“拆解”的思路,去分析一个简单的聚灵阵。
那个英气的女弟子,甚至跑来问他关于“灵能逻辑闭环”的问题。
变化在细微之处生着。
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百炼宗里真能冒出一批思维模式迥异于传统炼器师、真正理解并能展“系统炼器”这一脉的新型人才。
到那时,百炼宗或许将不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炼器宗门,而会真正蜕变成一个以“系统思维”和“标准化炼器”为标志的新型势力。
徐易辰播下的种子,正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悄地吸收养分,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喜欢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请大家收藏:dududu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