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个年轻声音。
来人脚步很快,低着头,一团黑影儿似的,说话间就奔着奚粤身侧的行李箱来了,要拎起的瞬间,被奚粤赶紧按了回去。这时离得近了定睛看,果然是个老人,奶奶辈儿的年纪。
“阿我来拎,你们小辈人力气小,拎不动呢。”
也是夹杂着方言音调的普通话,奚粤听懂了,就更不能松开手,没有让老人拎重物的道理。可老人动作利索,温热的掌心只是擦了下奚粤冰凉的手背,随即便夺了行李箱。
老人大刀阔斧走在前面。奚粤诚惶诚恐,保持着弯腰伸手、随时准备接应行李箱的姿势,小碎步飞快跟在后面。
好在地方并不远。
一个看着并不起眼的普通民居,没有开灯,只有门口吊着一颗锈黄的灯泡,照出一方阒静。
迈过小石砖砌成的门槛,再穿过草木旺盛的小院落,正对大门是一间堂屋,东侧一道窄而陡的木质小楼梯,延伸至二楼,视线便消失了。
直到老人拉下开关,又一颗灯泡亮起。
老人动作利落极了,拎起奚粤的行李箱便上了楼,奚粤紧随其后。原来二楼环绕一圈都是客房,也难怪她刚刚路过却没看见招牌,小小的民宿招牌竟挂在二楼这样的隐蔽处,木头,手写字,很有野生感和文艺气质,一如点评软件上众多好评说的那样。
但。。。。。。今晚一位客人都没有。
老人让奚粤扫码登记信息,然后比划着解释,这月份旅游的人不多,下个月国庆假期,就全都住满了。
或许是看奚粤犹豫,又说不要怕,她就住在楼下,有事就找她。
然后又问:“你呢饭给吃啦?”
你吃饭了吗?
。。。。。。没有。
奚粤回忆起下午在机场的那份米线,第一口就把她伤到,然后草草放下了筷子,几个小时过去,早已经饥肠辘辘。上牙膛还隐隐作痛,她下意识吞咽了下,正对上老人灼灼目光。
奚粤反应过来,这是一种热情。
她特怕老人下一句便是想办法帮她解决夜宵,便不经大脑随口一答:“我一会儿出去吃!”
。。。。。。说完就想拍自己嘴巴。
外面黑夜正浓,她根本不敢走远,况且也不知道刚刚瞧见的那家米线店现在打烊了没,该去哪里找吃的?
但老人热情不减,强烈推荐奚粤去一家烧烤店。说是营业到很晚,沿着这条巷子,一直往上走,很近的。
-
拒绝别人的好意对奚粤来说难度太大了。
她放下行李,拿上手机,硬着头皮出了门,按照老人指的方向。
万幸的是,这条小巷子沿户门口都有灯。
虽然都是和民宿门口一样的瓦数不高的灯泡,但至少有光亮,窄巷里,一盏一盏幽幽相接,像是通往仙境的一条小径。
光明与火种对人类意义重大,奚粤的心安定了许多,而且很快,她就不需要光亮的指引了,因为烧烤的香气已经飘出来了。
那是一家很小很小的烧烤店,和民宿一样,都是普通民居改造。似乎是对餐品质量有极大自信,招牌也在极隐蔽的地方,烧烤炉在门口,一个男人闷头烤串,女人则在店里忙碌,注意到刚爬了坡上来的奚粤,便热情地邀她进门。
夫妻小店,好像总比连锁预制菜更值得信任。
奚粤进门的时候,店里还剩两桌人,一桌是一对情侣,坐在一侧,一边吃着串儿一边依偎着说悄悄话,另一桌就比较吵闹了,奚粤打眼一扫,十个人左右,有男有女,拼的大桌围坐一圈,桌上和地上的啤酒瓶铺满了,眼看就要下不去脚。
奚粤挑了个挨着小情侣的桌子坐。
可店实在太小,那边喝酒聊天的声音仍无法阻隔,发动机一样往耳朵里钻。
听老板娘的推荐,除了烧烤外,奚粤还点了一份炒饵块。
腾冲的炒饵块有个听着就慷慨激昂的名字,叫大救驾,老板娘手指墙上的贴画,让奚粤看这腾冲特色的由来。
奚粤抬头,阅读没两行,就觉得脚下有东西——店里地不平,一个空瓶啤酒瓶被不小心踢倒,咕噜咕噜滚了很远,一直滚到了奚粤鞋边。
“诶,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那一大桌人里,距离奚粤最近的是一个壮汉,满身酒气,只见他站起身,晃晃悠悠走过来,弯腰把啤酒瓶拾起。
奚粤没说话,抬头继续看那贴图,然后对照自己面前的这份炒饵块,切成菱形的饵块和葱一清二白,红的是番茄和糟辣椒。。。。。。
用筷子夹起第一口,刚放进嘴里,可还没来得急嚼呢,就又是一缩脚
——啤酒瓶子又滚了过来。
那壮汉再次起身走过来,抬手哈腰点头,一连串抱歉动作,示意奚粤抬抬脚。
。。。。。。
第三次。
当啤酒瓶子第三次滚到奚粤脚下的时候,再好脾气的人也有了点不耐烦。而且这次不是空酒瓶,里面还剩下半瓶啤酒,洋洋洒洒溅在奚粤鞋边。
可不待她抬头,那桌人已经先有了动静,壮汉旁边的人狠狠抽了下壮汉的背,玩笑的语气:“你喝点酒就不知道姓什么了!想跟人家搭讪就直说,真丢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