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回千禧年代宋杭杭22 > 第65节(第1页)

第65节(第1页)

李春兰仔细检查了苏晓的透明文件袋:准考证、身份证、几只黑色签字笔、2b铅笔、橡皮、尺规,一样不落,反复确认了三遍。

苏建国则把苏晓明天要穿的衣服熨得平平整整,是件舒适的纯棉t恤和运动裤,天气闷热,他还特意检查了风扇,确保能正常运转。

“晓晓,别看了,早点睡,养足精神最重要。”李春兰推开苏晓的房门,声音放得比平时更轻。

苏晓合上错题本,点了点头。该看的都已经看了,该准备的也已经准备完毕。

她洗漱完躺下,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以及客厅里父母极力压抑的、窸窸窣窣的走动声,渐渐进入了睡眠。

相比之下,李春兰和苏建国几乎一夜未眠。

两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生怕吵到女儿,连翻身都小心翼翼。

脑子里胡思乱想,担心天气太热影响挥,担心路上堵车,担心女儿突然身体不适……各种念头纷至沓来。

六月七日,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是个晴朗却有些闷热的日子。

李春兰几乎是在天亮的同时就起了床,钻进厨房。

早餐是精心设计的,一小碗易消化的鸡丝粥,一个煮鸡蛋,几片全麦面包,一小碟清爽的拌黄瓜。

既保证营养,又避免过于油腻,连豆浆都特意放温了才端上来。

苏晓起床,洗漱,坐到餐桌前,看着父母眼下淡淡的青黑和强装镇定的表情。

她心里明白,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安静地、认真地吃完了早餐。

“东西都带齐了吗?再检查一遍。”苏建国声音有些沙哑。

“都齐了,爸,妈,你们别紧张。”苏晓反而安慰起父母来。

“不紧张,不紧张。”李春兰连连摆手,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出的时间到了,苏建国亲自开车,李春兰陪同,一家三口向着考点驶去。

路上车流比平时多了不少,都是送考的车辙。

交警在考点附近疏导交通,设立了禁鸣标志。

空气中仿佛都凝聚着一种庄严而紧张的气息。

考点学校门口,焦急叮嘱的家长,默默背诵知识点的学生,维持秩序的老师,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高考众生相。

苏晓下了车,深吸一口气。

“晓晓,加油!正常挥就行!”李春兰最后帮女儿理了理衣领。

“别想太多,相信自己!”苏建国重重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千言万语都化在这简单的动作里。

苏晓看着父母,露出一个让他们安心的笑容:“嗯,我进去了。你们回去吧,外面热。”

她转身,汇入走向考场的学生人流中,背影挺拔而坚定。

苏建国和李春兰没有离开,他们和无数家长一样,守在校门外,顶着渐渐炽热的阳光,目光紧紧追随着女儿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

第一场语文考试开始了,校门外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家长们低声的交谈和焦虑的踱步声。

李春兰和苏建国找了个树荫下的角落站着,一言不,心却早已飞进了那间安静的考场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异常缓慢,李春兰不停地看表。

苏建国则望着教学楼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女儿奋笔疾书的身影。

他们想象着试卷的难度,猜测着作文题目,每一种可能都让他们心弦紧绷。

终于,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家长们立刻骚动起来,涌向出口。

苏晓随着人流走出来,脸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平静得让父母心里直打鼓。

“晓晓,怎么样?题难不难?作文好写吗?”李春兰迫不及待地问。

问完又后悔,赶紧找补,“没事没事,考完一门丢一门,不想了,不想了。”

苏晓笑了笑:“还行,跟平时模拟考差不多。作文题目挺常规的,我按准备的结构写的。”

听到女儿这么说,苏建国和李春兰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一点。

他们不敢多问,赶紧拉着苏晓上车回家午休。

下午的数学,第二天的理综和英语,流程几乎一样。

当最后一门英语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意味着持续两天的高考,终于结束了。

苏晓走出考场,夏日的阳光有些刺眼。她眯了眯眼,看着校门外瞬间爆的喧闹。

家长们如释重负的欢呼,考生们兴奋的尖叫或如释重负的叹息,拥抱,鲜花,整个世界仿佛从一场漫长的屏息中苏醒过来。

她看到了人群中踮着脚、用力向她招手的父母。

李春兰手里甚至还拿着一束小小的向日葵,那是她偷偷准备的,苏建国脸上的皱纹都笑得舒展开来。

没有急切地问“考得怎么样”,苏建国接过女儿的书包,李春兰把花塞进苏晓怀里,然后一家三口紧紧拥抱在一起。

“辛苦了,闺女!”

“结束了,都结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