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曜将一个新的接入端口代码扔给云疏。
“你有十分钟初始化模型。第一轮探测即将开始。”
压力巨大。
十分钟,用受限的数据,在身体和精神都极度糟糕的状态下,构建一个能解析未知能量场的复杂模型。
云疏没有废话,接过代码,再次连接上床边那台冰冷的隔离数据板。
手指因为虚弱而微颤,但敲击代码的速度,和精度却丝毫不减。
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被他强行忽略。
肺部隐隐作痛,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凌曜就站在床边,如同沉默的监工,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屏幕上,一行行飞速滚动的代码,和快速成型的数学模型。
他看不懂所有细节,但他能看出其中的逻辑严谨性,和某种……超越帝国现有技术的精巧思路。
这个曦岚病夫的大脑,果然是个宝藏,也是极度危险的武器。
九分四十秒。
云疏敲下最後一个指令,模型初始化完成。
他猛地咳了几声,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靠在床头微微喘息。
几乎同时,舰体轻微震动了一下。
一道无形的,经过精密调制的低能量脉冲波,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射向下方的灰绿色迷雾。
等待回波的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
监测仪上,云疏的心跳和呼吸频率微微加快。
凌曜的目光在数据和云疏的脸上来回移动,面无表情。
突然,隔离数据板的屏幕亮起,开始接收并快速处理第一轮回波数据!
复杂的能量场拓扑结构,以可视化的方式层层展开,原本混沌一片的迷雾内部,隐约显现出了一些模糊的脉络,和密度差异巨大的区域!
“左舷37度,下倾角15,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低密度管道’,延伸长度约三公里,但内部能量湍流剧烈……”
云疏盯着屏幕,语速很快,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专注的锐利,“正前方迷雾厚度激增,能量读数飙升,存在高强度能量漩涡,建议规避……”
他的分析精准而迅速,仿佛能直接“看透”那遮蔽一切的迷雾。
凌曜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将指令下达给舰桥:
“按照标注方位调整航向,左舷37度,下倾15,速度维持最低档,护盾能量前移50%聚焦左舷。”
庞大的星舰开始缓缓调整姿态,如同谨慎的巨兽,沿着云疏指出的那条微弱,而危险的“路径”,小心翼翼地向雾隐星深处滑去。
接下来一段时间,舰桥和这间医疗囚室,形成了某种奇异的联动。
云疏不断分析着持续传回的数据,实时修正着模型,指出潜在的危险和短暂的通行窗口。
他的额角布满冷汗,嘴唇失去血色,偶尔需要停下来压抑剧烈的咳嗽,但思维却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清晰,和高速运转。
凌曜则像最冷静的舵手,将他的判断转化为精确的航行指令。
两人之间没有多馀的交流,只有最必要的信息传递和确认。
一种古怪的,建立在绝对控制,和被迫依赖基础上的“默契”,在沉默中滋生。
星舰艰难地在死亡迷雾中穿行,偶尔的剧烈能量湍流,让舰体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护盾能量波动剧烈。
但始终没有触发致命的危机。
在一次成功规避了一个突然出现的巨大能量暗礁後,凌曜看着屏幕上那条,被精准标注出的安全路径。
忽然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看来让你活着,确实比一堆冷冰冰的数据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