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航迹
星舰结束了短途跃迁,重新回到常规航行状态。
那种融入血液的细微震动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沉稳。
意味着已经进入了一个,重力场稳定的星域。
云疏靠在医疗床上,强行压下精神探测带来的剧烈反噬,和身体内部翻江倒海的不适。
努力调整着呼吸,让自己看起来只是因“适应性治疗”,而格外疲惫。
滑门无声开啓。
凌曜走了进来。
他已换上了一套,更具实战感的舰长制服,深黑的底色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
肩章上的帝国鹰徽,在冷光下闪烁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手里拿着一个数据板,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云疏苍白汗湿的脸上。
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评估他这副状态是否还能派上用场。
“我们已进入雾隐星引力圈外围。”
凌曜开门见山,将数据板转向云疏,上面显示着实时更新的星域图。
一颗被浓稠的,不断翻滚涌动的灰绿色迷雾,彻底包裹的星球占据了屏幕中心。
仿佛一颗腐烂变质的水果,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周围散布着稀疏的小行星带,和明显的能量乱流标记。
“扫描受阻严重,常规探测手段效率低下。你提出的‘声纳式脉冲探测’方案,我需要具体参数和算法模型。现在。”
他的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命令。
没有半分寒暄或关心,直接切入正题。
云疏艰难地擡起眼,看向星域图。
即使透过屏幕,也能感受到那颗星球散发出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与他脑中那些关于“诅咒之地”丶“浊核之眼”的记载,以及卡兰特异常的猜想瞬间重叠,带来一阵心悸。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口的痒意,声音沙哑但清晰:
“能量迷雾的‘潮汐’效应明显,其密度和能量等级并非恒定……需要先释放一组低功率丶多频段的校准脉冲,根据回波反馈,建立实时的能量场拓扑模型……”
他尽量简洁地阐述核心原理,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仿佛在勾勒那些无形的能量脉络。
“算法核心在于动态自适应滤波和模式识别……需要接入舰船主传感器的底层数据流,进行实时运算……”
“底层数据流权限不可能给你。”凌曜打断他,语气冰冷,“给你一个隔离运算单元,最高级别授权,但只能接收处理後的二级传感器数据。能做到什麽程度?”
限制极大。
二级数据是经过舰船系统,初步处理後的信息,必然损失了大量原始细节,会增加分析的难度和误差。
云疏沉默了一瞬,大脑飞速权衡。
他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可以。”他最终答道,“但需要……传感器阵列至少70%的算力配合进行同步滤波,否则信号信噪比太低,模型无法收敛。”
凌曜盯着他,似乎在判断这是真实需求,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讨价还价。
几秒後,他对着腕部通讯器下令:
“技术组,按他的要求,调配传感器阵列算力,开放B7隔离运算单元最高权限,接收二级数据流。”
命令被迅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