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何止(31)
将近子时,漆黑的天幕上几颗残星慵懒的亮着,玄清换了睡衣,撑着头依在窗边的榻上小憩,李宣捧着已经凉掉的参汤陪在一侧。
除去刚得知消息的那段时间,玄清再没表现的着急,不过夜已深,他没有休息的意思,想是在等消息。
又等了两刻,韩真带着一个人在外面求见,玄清睁开眼,说道:“进来。”
王舒被带到玄清跟前,玄清看来人并不是文殊也没有生气,只是脸色更淡了,看不出喜怒,他似乎有些不耐烦的问道:“皇叔怎麽和你说的?”
王舒将他知道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并将文殊交给他的笔盒呈上,李宣接过递给玄清,然而玄清沉默的听完,并没接过东西,那盒子里面是他跟文殊习字时用废的第一根笔。
李宣默默看了眼他的神色,玄清看王舒的眼神像在看一个死人,不过最终他说:“你归老吧。”
王舒沉默的拜了拜,退出殿内。
玄清看了眼韩真,韩真被他看的心里一凉,跪下道:“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王府各处都有禁军,皇叔怎麽出的王府?”
玄清的语气冰冻三尺,韩真从没听过他这种语调,不禁後背发凉,沉声道:“太医车架闯出王府後,臣召集守在王府的半数禁军去追,想是那时殿下寻到了机会出府。”
“你很会调人,专门漏了几个门给皇叔是吗?”
“臣绝没有这麽做,当时臣以为王爷在太医的车上,急着去追,这才疏忽了。”
玄清没有说话,盯着他的头顶,目光压的韩真不敢擡头。
过了片刻,韩真听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搜查所有去襄地的路,三日之内找不到皇叔,你提头来见。”
韩真咽了口唾沫,磕了个头後退了出去,他走後玄清立刻掀了手边的茶几,李宣慌忙跪下,说道:“陛下息怒。”
玄清缓了片刻,稳住气息,盯着李宣问道:“你知不知道皇叔要走?”
李宣心里一惊,说道:“奴婢不知,奴婢若是知道,定会及早告诉陛下。”
玄清等了片刻,说道:“起来吧。”
李宣爬起来,叫人进来收拾地面,玄清走到里间坐下,可仍没有要睡的意思,李宣小心的说道:“陛下,歇息吧,已经很晚了。”
“如今这个局面,朕怎麽能睡得着?”
李宣不敢劝他,只能顺着说道:“奴婢斗胆请教陛下。”
“说。”
“陛下怎知王爷要去襄地呀?”
玄清冷笑道:“不然呢,他能去哪儿?”
“这……”
“禁军找他已有些时日,各地都有他的画像,他无处可去,何况皇叔不会想让太皇太後担心,他一定会现身,只是不想落到朕的手里。”
“陛下圣明。”
玄清看了眼窗外,窗外夜风寂寂,树影婆娑。
文殊同张雪言赶了两日路,中途换了身布衣,这两日夜里宿在荒村野店,白日走偏僻山路,一路上舟车劳顿,文殊的肺病重了许多。
今夜他们运气不错,找到一家农户借宿,这家农户只有两口子,家里虽有几亩薄田,但也是刚开垦出来,没多少馀粮,只能招待他们一点野菜米汤。
文殊白日里咳得喉咙生疼,夜里一点胃口也没有,只喝了几汤,他陪坐在桌边看张雪言和农户相谈甚欢。
农户向张雪言问道:“两位,我看你们都不像农户,你们是干什麽的呀?”
张雪言这几天瞎话已经说顺嘴了,随口道:“哦,我是大夫,我兄长身体不好,不能做事,暂时养在家里。”
“哦哦,那两位从哪儿来呀?”
张雪言正要说话,文殊忽然咳了一声,温声问道:“这位大哥,我看这里人烟稀少,也没有其他人家,你们怎麽在这儿种地呀?”
“害,”农户听到这个就来劲了,说道:“我和我媳妇儿本来在村里有自己的田,但是去年收成不好,朝廷又要征那个什麽……反正加税了,我们交不上税只能卖田,本来要去做佃户,可我想着做佃户实在存不下钱,我和我媳妇都年轻,还不如来开荒,好歹开出来的地是自己的。”
文殊微微蹙眉道:“去年朝廷并未加税啊。”
“这……县太爷说加了就是加了呀,我们哪儿知道啊。”
“你们是哪个县?”
“我们杞县的。”
杞县,和先前闹出民变的兰考县邻近,文殊正想着去年河南交上来的税收明细,那边农户已和张雪言聊起逃荒路上到底多苦了,
农户说自己真的是运气好,找到这块地,不然肯定也会饿死,可就算这样也还欠着官府几袋米。
张雪言叹道你没有老人小孩要照顾自然好些,又说起他自己逃荒的时候父母都饿死在了路上,仅有的一个妹妹也走散了。
两人说到难处都是眼眶一酸,一时不愿再说,农户的媳妇在旁抹眼泪,文殊在旁听的极不是滋味,自己辅政这麽多年,一直以为是太平盛世,哪想身边的人都有饿死的亲属,实在是他的过失。
张雪言抽抽鼻子,发现他脸色不好,以为他是难受了,说道:“兄长要不先去休息吧。”
文殊又问了农户几个问题後就去睡了,翌日,文殊晨起时觉得自己有些发热,只是还能下地,便没有声张,临行前给了农户一些钱让他把债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