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永乐琐记 作者苏七 > 第66章 何止64(第1页)

第66章 何止64(第1页)

第66章何止(64)

谢知几站在沙盘前,在沙做的终南山上插下一根根小旗,玄明身边的将领都围在他身侧听他讲如何在山里用兵。

玄明在一旁蹙眉听着,捧着茶碗却迟迟不喝,谢知几平时不爱说话,一旦开口就会变成中心,两人密谈时这种感觉不明显,一群人谈事时他这个秦王竟有种置身之外的感觉,玄明虽不想,但他着实插不上话。

谢知几说完,转向他,问道:“殿下以为如何?”

玄明笑笑,问其他人:“诸将以为如何?”

谢知几定下的战略是先突围出城与,退进终南山,自终南山绕进洛阳,再从河南打入帝都,虽然绕一些,但山西既有晋王,还有几个军镇,难打太多。

山里作战灵活,秦王的部曲熟悉终南山的地形,三位将军可以各领几千人,借地利分化李国公的军队,逐批剿灭,山中适合伏击的地点以及如何伏击的战术他和几个将军都谈论过了,他们自然都同意。

玄明微微颔首;“那就这麽打,本王与先生领三千人在前面,三位将军各领九千人,边打边走,到洛阳後再做下一步筹谋。”

几人应声领命,又商定了突围的战术,谢知几让人在十天内将西安城周围的树木全都砍光,城内的狗也不准叫,而後西安城就陷入了一派死寂,无论白天黑夜都没有动静。

城内的士兵每天关在军营里训练,早就憋着劲想打出去,城外的军队却需要一整天一整天的监视城内,双方僵持半月,秦王的军队始终闭门不出,李国公派人每日在西安城下叫骂,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朝廷的士兵不免倦怠,即便三令五申也不如一个月前有士气。

到了八月,西安迎来最热的时候,一个月也没有下一次雨,城外的军队更加萎靡,秦王的士兵侦查後回报了情况,谢知几听後告诉玄明可以突围了。

这晚是下弦月,月光黯淡,约莫四更天,朝廷的军队将要换岗时西安城的四个门悄悄开了,但因为周围没有林子,惊动不了飞鸟,秦王的士兵摸黑出城没被发现。

等到朝廷的军队刚刚换完岗,冲天的火把突然亮起来,成千上万的军队仿佛天降一般出现在军营前,士兵们仓促迎战,根本不敌。

李国公夜半惊醒,及时整军抵御,奈何四个方向都有人,辨不出主力部队在哪儿,双方交战至天明,秦王成功冲出了包围圈,但并未急着往南去,部队再度分成三队,李国公派人在後面穷追不舍,但三队中都有秦王打扮的人,一时不知该追击哪个方向。

往西往南都有可能,但这两个多月双方没有交过几次手,谢知几明白李国公作战风格十分稳健,只凭实际情况做决断,若不是十分了解的对手绝不会因为臆想不顾实情,因此对三个方向的队伍做了不同安排。

李国公不知道他的风格,单看情况,往西走的队伍烟尘大上许多,说明人更多,仓促间只能决定往那里追。

然而直到追上後才发现,往西走的队伍马尾上都拖着大把的树枝,所以烟尘才大,李国公意识到中计後立刻调军往南,然而为时已晚。

三日後,军报送到了帝都。

玄清七月中旬恢复了早朝,虽然情况不太好,每日还是忙到一更再回去休息,处理不完的再交给文殊。

这夜,玄清刚回去,文殊正在看剩下的折子,一个内侍捧着军报匆匆跑进文德殿,呈给文殊,文殊很快看完,当下一阵心惊,拿着东西就去了福宁殿。

玄清躺在榻上,身上已换了睡袍,看样子已经换过药,李宣正在帮他拆头发,见文殊进来,玄清先是笑了笑,又见神色肃然,问道:“出了什麽事?”

文殊将军报递给他,玄清一目十行的看完,脸色也不太好看,他忍了忍,将军报拍在榻上,一时说不出话。

文殊帮他顺了顺气,说道:“小心身体。”

玄清冷着脸不知在想些什麽,半晌,怒气冲冲的低声道:“怎麽打成这样!”他从榻上下来,走到外间的地图前,看着终南山附近的地图。

秦王选了这条路明显是要进河南,若他真到了河南,往北可以突进,往东可以截击,十分麻烦。

现在铁岭的战事吃紧,军粮军备都要从江浙运到帝都,再从帝都送到前线,若是截击,还会拖累铁岭的战局。

玄清想了一会儿,说道:“令河南的守军前往商洛堵截,与国公前後夹击,把他们封死在山里。”

李宣应声去拟旨,玄清又细细看了几遍军报,李国公详细写了突围战的过程,玄清想了想秦王身边的将领,似乎没有哪一个会有如此定力和计谋,叫他心里隐隐不安。

文殊走到他身边说道:“打了两个月了,不知还要打多久。”

玄清低声道:“瓦剌和兀良哈难得有机会翻过焉山,秦王也是要与朝廷搏命,都不会轻易罢休的。”

文殊默了一会儿,说道:“先睡吧,明日还要早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