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神色凝重,但还是点点头,跟他回了里间,文殊看他躺下,解开他的衣襟,玄清伤口上青灰的脉络已经蔓延到了心口,显得诡异可怖,文殊担忧的说道:“不知二哥和雪言现在如何了。”
玄清握住他的手,说道:“别担心。”
文殊心想怎麽能不担心,若是战事迟迟不能结束,必会耽误玄清的伤势,到时他就真不知该怎麽办了。
文殊不想在他面前说这些,只道:“臣先告退了,陛下好好歇息。”说罢吹熄蜡烛,出了福宁殿。
这一月铁岭的战事也很胶着,草原上已经没有大梁的军队,瓦剌又增派了骑兵,十万大军不断攻城,铁岭的城墙上全是血迹和火烧的痕迹,赵芳如派人在城门外又加紧修了一道瓮城。
她已经知道了玄清的情况,可张雪言和寂空都出不去,暂时在城内救助伤员,文殊和寂空通信时告诉他玄清伤势的变化,寂空按这个速度推算,四个月内必须解决此事,文殊不敢告诉玄清这个期限,但玄清一人身上系着整个大梁,再这样下去,不说也得说了。
赵芳如明白要尽快回击,但此时正是敌军士气高昂的时候,不坚持一段时间是没有办法拖到他们疲软的,她常常亲自带队夜袭,骚扰消耗敌军。
瓦剌可汗马哈木发现此事後一面嘲笑她不会带兵,一面又非常高兴,,派人特意埋伏,因为他与秦王商定的条件里他们需要击杀赵芳如,断了皇帝在西北的军事支撑,可惜多次都没能成功。
北方战局的消息一时还传不到终南山里,秦王的军队在山中东躲西藏,多次成功的抵御住李国公的追击,在山里打仗,大大弱化了人数优势,断断续续的作战持续了整整一月,秦王的军队终于率先抵达了商洛。
不过谢知几料到朝廷会派兵在这里拦截,所以没有贸然攻城,而是让大军藏在山里,身後的追兵大约几日就会追过来,秦王的军粮也快要消耗完了,留给他们攻城的时间不多,秦王这一路上吃尽苦头,此时急于进城休整,但谢知几拦着不让,弄得他很烦躁。
在山上扎营後玄明把谢知几叫道军帐里,谢知几刚坐定他便问道:“先生为何不同意攻城?难道我们还要在山里留一个月?”
谢知几见他神色焦急,微微笑道:“殿下急不得啊,商洛必定有大军等着我们呢,若不侦查清楚,怎能轻易出兵?”
玄明重重叹了一声,显然是不耐烦,谢知几又道:“比起这个,殿下还有一事需要提前准备。”
玄明蹙眉看他:“什麽事?”
谢知几正色道:“联系洛阳柳氏。”
玄明奇怪道:“柳氏?他们虽同本王有些交情,但也不会背叛朝廷啊,何况他们还和李家有姻亲,本王若是派人去,不是直接会被直接送去朝廷?”
谢知几道:“四个月前或许不会,但现在就不一定了。”
“这是何意?”
“四个月前陛下清算朝臣和地方世家的决心还不明显,但现在,这麽多案子办了,这麽多人死了,世家安敢相信陛下会善待他们?”
玄明听了微微点头,又道:“可再怎麽清查贪腐,也不会查到柳家头上啊,且不说李国公手握兵权,柳氏的儿子李文忠是陪陛下长大的,陛下至少会给他点面子吧。”
谢知几挑眉道:“陛下是什麽样的人殿下还不清楚吗?”
玄明不明所以的看着他,谢知几暗暗叹了一声,说道:“亲兄弟他尚且会如此赶尽杀绝,何况一个伴读?”
玄明想了想,玄清出生时他已经九岁了,张太後不喜欢他,玄清和他也不亲厚,玄清继位时他被逼离开帝都,想来张太後也不会在玄清面前说他几句好话,可李文忠就不一样了,玄清读书起就陪着他,怎麽想也是李文忠和他感情更好,谢知几这话说的显然是不了解皇家的事。
不过谢知几又道:“陛下身边两个伴读,如今都已入朝为官,可两人相差之悬殊,殿下应该是知道的,韩将军已经统管禁军三大营,李将军却只管了一个卫,若论家世门第,韩家还不如李家呢,陛下更信哪个,显而易见。
何况李国公年事已高,今生最後一场仗恐怕就是与殿下交战,若是赢了,陛下只会赏些财物,国公爷却必须放权,若是输了,那自然更该隐退,到时陛下想继续清算地方士族,李家难道还有能力保下柳氏一族?恐怕只会收留几人而已。”
玄明仔细想想,以为确实如此,柳家嫁了女儿後在洛阳的家産愈发丰厚,家中佃农无数,到河南做官的都要同他家处好关系才行,按玄清理政的思路,是不会坐视河南被这样的世家把控的。
玄明点点头,说道:“好,本王这就派人先去洛阳。”
--------------------
谢知几:家人们注意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ì_í)
这几章有点难写,所以会写的慢一点捏,不是有意拖更的(;ДA
最近不知道咋取小标题诶,就是说恋爱谈的太少了
回家发现之前花七百买的香水被我妈用来喷厕所(ーー)我妈问我买这个花了多少钱,我想了一下告诉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