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何止(69)
秦王全面控制住洛阳後第一件事就是与鞑靼取得联系,秦王这里谢知几将战况选择性的送到鞑靼,主要突出局势大好,鞑靼那边由那日苏负责描述边境战况。
蒙古联军攻打铁岭城打得十分疲惫,赵芳如接管边军後已经将铁岭城周围百里的城墙都连在了一起,并且加宽加固,城墙上可以行军,蒙古军队都是骑兵,无法跨越城墙,由于他们不会制作大型攻城器械,攻城战打得极少,多数时候采取轻重铁骑交替的战术,轻骑诱敌,重骑包抄。
赵芳如先前与马哈木多次交手,已然摸清了他的路子,最近据城不出,联军暂时还没有新的应对策略,虽能牵制住赵芳如,但不可能攻破铁岭。
鞑靼虽未出兵,但向联军提供了不少军需,那日苏将这些事都告知了秦王使者,并代表联军要求秦王想办法逼赵芳如迎战,或者直接换掉她,还要求秦王提供攻城器械。
其实那日苏还有其他许多想说的,但无论是对族人,还是对秦王都无法言明,她回鞑靼的数月间,见到了无数失去丈夫的妻子,她们要抚养孩子,照顾老人,草原的十万里长风夹着她们的悲歌。
而她的表哥,鞑靼王赤木,想的并非是恢复生産,而是一心图谋如何毁灭大梁,那日苏再不参与国事,也明白以蒙古三部的军事实力,掠夺边境的百姓还有可能,攻破国门是绝无可能的。
但是赤木不会理会她的劝诫,他常年住在焉山脚下,守望十万勇士的孤冢,那日苏去祭拜过,埋葬他们鞑靼勇士的山谷周围已经寸草不生,她也很心痛,但她明白这样无法拯救族人的。
她从未有如此茫然过,她不清楚十万英灵是愿意看到他们的家人为了战争交出家里最後的存粮还是愿意看到他们重新生活,繁衍生息,也许他们的战略一开始就错了,可惜她无力改变,只能看着辽阔的草原逐渐失去生机。
秦王这边接到那日苏的消息便召谢知几来商议,谢知几和秦王的护卫军统领王栎一齐从军营赶去府衙,到时已经深夜,王栎虽为护卫军统领,但不如谢知几得用,虽也受秦王信任,可他的意见甚少被采纳。
使者叙述完後秦王只问谢知几:“依先生看,鞑靼的要求我们能答应吗?”
谢知几道:“钱粮辎重自然没道理送去,不过逼赵将军出战是应该的,也有益于殿下的大业。”
秦王蹙眉道:“赵芳如已被钉死在铁岭,即便攻入帝都,她也无力救援,为何还要逼她出战?”
谢知几道:“若我们攻入帝都,陛下可往北迁都,赵将军即便不能及时救援,只要她还统帅边军,北边就一直是陛下的避难所。”
秦王想了想,若他进入帝都称帝,满朝文武倒不必太过担心,因为他是皇子,本就能继承大统,只要不随意动他们,反对之声不会持续太久。
但赵芳如不一样,她远离帝都,手握重兵,又出身微末,无亲无故,官位军衔也到头了,是玄清给的她机会,依她的为人,不会背叛玄清,若想彻底夺下皇位,赵芳如必须提前处理掉。
秦王微微颔首,又道:“可铁岭距洛阳十万八千里,我们如何逼她出战?”
谢知几沉默片刻,说道:“我们对铁岭的情况不明了,不如等那边的消息传来在做打算,殿下的当务之急是整编军队,补充粮草,以安军心。”
秦王闻言道:“好吧,本王已命人清点城中的粮仓和武库,不日就可送往军营。”
谢知几闻言起身道:“是,臣先告退了。”王栎在他左手边,并没有和他一起,谢知几看了他一眼,先一步退出了屋子。
秦王目送他离去,待谢知几走後,王栎道:“殿下,臣有一事不敢相瞒。”
“何事?”
“臣怀疑谢詹事私放朝廷使臣,而且这个使臣极有可能是何晏。”
秦王惊道:“什麽?你有何凭据?”
王栎道:“三日前,看守西门的将士曾见到他私自放了几个人出城,这几人虽穿着我军军服,但并不是我军中的士卒,其中还有一个人是文士打扮,臣将他的画像拿给军中其他人辨认,认出是先前告发王爷的何晏。”
秦王一时坐不住了,站起来踱了两圈,问道:“你可确定?”
王栎道:“谢詹事深受王爷信任,臣没有实据不敢攀污。”说着从怀中抽出一张纸,递给秦王道:“此乃画像,请王爷过目。”
秦王看罢,顿时将画揉成一团,在手里捏了片刻後道:“把他叫回来。”
王栎抿唇微微一笑,道:“是。”
谢知几本就在外面等他,此刻也很快进来了,看到秦王的脸色便觉有异,又瞟了眼王栎的神情,心中大抵有数,问道:“不知王爷还有何事?”
秦王面色沉沉的坐下,说道:“有人说你私放朝廷使者何晏,可有此事?”
谢知几道:“敢问殿下,何人所说?”
秦王瞟了眼王栎,王栎接口道:“三日前的深夜,守门的将士都看见了。”
谢知几道:“如此要事,王统领为何现在才禀报?”
王栎道:“自然是先查证实情,以免冤枉谢詹事。”
“可有实据?”
秦王将手里的纸团抛到地上,说道:“这便是你私放的那人。”
谢知几捡起来看了看,问道:“请问王统领,这是何人所画?”
王栎道:“将士口述,按察使司的衙役所画。”
“能否请这两人过来?”
王栎冷哼一声,仿佛在嘲讽他不见棺材不落泪,过了一会儿,卫兵领着两人进来,谢知几看了两人几眼,说道:“你二人路过门口时,可看见守门的卫兵了?”
两人答是,谢知几道:“好,你口述,你来画。”两人和王栎具是一惊,说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