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何止(75)
玄明将收到的消息出示给军帐中的每一个人,说道:“将士们,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随我攻入帝都,清君侧,正国本!”
军帐中大大小小的将领看到皇帝病重难愈的消息纷纷看向他,有些已经开始提前祝贺他即将荣登大宝了,不说话的也暗自窃喜,若有从龙之功,日後便能成为京中的高门显贵,岂不叫人欣喜。
谢知己心中也有期待,不过并未表露出来,与衆人商讨完战略後,独自向玄明道:“殿下,待我们藏身涿州後应尽快与禁军统领韩真联系。”
玄明蹙眉想了想道:“直接与他联系恐暴露行踪啊。”
谢知己道:“自然不能直接联系,而是先探明他的心思,若陛下已经病危,他理应为自己想条退路。”
玄明闻言微微点头,忽然又在意的问道:“什麽意思?这消息有假?”
谢知己倒不是觉得消息有假,而是这样的大事,稍不谨慎便是万劫不复,他们都赌不起,他对玄明道:“不是,摸清韩真的心思更方便殿下行事,若他有意向殿下靠拢自然最好,若是不愿,我们也要做好准备。”
玄明点头道:“对,”
次日,玄明领兵北上,他留下五千新军朝东行进,引诱追击他们的朝廷正规军,四万大军疾行向涿州,涿州附近地势多变,适宜大军藏身,不知是否是那五千人能一直溜朝廷军,这一路非常顺畅,五日後的深夜,四万人在涿州附近的天池山里埋伏下来。
韩真在涿州城内和天池山里都有埋伏人,叛军驻扎後的第二天,他便得了消息,随後奉命调两万禁军埋伏在城内。
禁军的人数不够把叛军包饺子,玄清定下的战术是在叛军刚刚抵达涿州时,与之前追击的朝廷军前後夹击,利用涿州的地形不断分割叛军,让他们彻底埋葬在天池山里。
为此,追击叛军的朝廷军已有多日不曾露面,他们比叛军晚了一日,韩真收到消息後便和他们次日深夜袭击。
玄明的士卒多日奔波,体力消耗太大,并且补给不够充足,需多休整几日,他想趁这段时间买通禁军军官,然而他才派人去帝都,是日夜里刚刚睡下的叛军便听到隆隆的马蹄声。
他们中的多数人当时就懵了,完全来不及反应,玄明和各个将领同样如此,就连谢知己也没有料到,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中了玄清的圈套,谢知己并未惊慌,跑去玄明的军帐里商量对策。
玄明已经完全慌了神,在帐中来回踱步,不断纠结他们是不是中计了,盔甲都想不起来穿。
谢知己一把按住他,盯着他道:“殿下,既已到此,不战何为!”
玄明心里十分害怕,勉力稳住心神,道:“对……对……可现在怎麽打啊?”
谢知己已经将玄清的战术猜出大半,他断定朝廷必定会包围他们,後退只会遭遇更多的军队,只有向前,他们有四万多兵力,若要围死他们,十倍的兵力才保险,然而此时朝廷最多八万兵力,还不得不分兵守帝都。
两倍都不到的实力只有将他们分化後逐个消化,所以只要这四万军队始终同进退,冲下山去并非不可能。
而且,谢知己凭直觉以为以玄清的自负,他会把大部分的禁军都会堆到涿州,此时的帝都反而是最薄弱的。
谢知己简述了自己的推想,与玄明和各个将领道:“殿下,诸位,问鼎帝都,便在此夜!”他炽热的眼神说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玄明也不例外,这让他一瞬间觉得自己只是谢知己的傀儡,然而现在不是猜忌这些的时候,他不断给自己鼓气,而後披上铠甲,拔出剑高声道:“诸君,随我杀出涿州,问鼎帝都!”
诸将跟着喊了两遍,同玄明一起走出军帐,跨上马匹,各自领兵应对。
虽然马蹄声已经让叛军十分惊慌,但实际上韩真只放了两千人上山,这两千人也不是去偷袭的,是去放火的,虽然玄清现在很讨厌火,但不妨碍他用这玩意儿吓别人,谢知己在洛水边请他的军队游泳,他就在天池山回请他们烤火。
这一招又出乎谢知己意料了,他们带兵冲出军营时没有遭遇太多禁军,玄明还沾沾自喜,谢知己却忧虑起来,因为禁军显然不是来骚扰他们而是来消灭他们的,很快不远处燃起的火光回应了他的忧虑,大火烧的极快,飞速连成一片,可怜叛军今夜先是被马蹄声吓醒,还没回过神又看见好大一场火。
这时候哪还拢的住兵,普通的士卒慌不择路的往山下跑,主将再怎麽喊也是无用,只能任由他们被区区两千轻骑砍瓜切菜般斩于马下。
玄明又问谢知己现在怎麽办,谢知己自己都焦头烂额,还要控制住表情安慰他。他对玄明道:“普通兵卒只能去山下整合,殿下拢住自己的三千精兵,山下必有埋伏。”
说罢对四周的士卒高声道:“跟着殿下。”
玄明配合的喊了两声,快马朝山下去,很快经验丰富的老兵跟着他朝山下跑,禁军虽有马匹,但跟在玄明身边的人太多,无法近身。
好容易冲到山下果然遭遇了埋伏,山脚不知何时放了许多铁蒺藜和鹿砦,披坚执锐的士卒排着整齐的军阵,冲下来的叛军好容易冲开了那些军械,又被禁军用长矛招呼,他们的惨叫声几乎震碎了长夜。
韩真骑在马上,用刀指着玄明道:“取秦王首级者,赏千金,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