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剑网三召唤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两京的叛军节节败退,河北的战事也是一边儿倒,留守范阳的史思明见兵势愈盛当机立断斩杀城中的安氏诸将,奉表以所辖十三郡及八万兵士归降朝廷,还联络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一同投降。

天兵神将打起仗来锐不可当,北边的节度使刺史之类的高官权臣也不瞎,看史思明都降的那么干脆也纷纷表示之前为安氏效力是迫于安禄山的淫威,如今大唐中兴皇帝贤明,他们不愿再为逆贼做事,求朝廷能让他们率部将归顺好戴罪立功洗刷叛逆的罪名。

一个个的说的比唱的好听,如果朝廷急于平叛想着先稳定下来以后再慢慢敲打治理,这些叛而复降的节度使刺史非但不会受罚,反而会因为及时迷途知返而大受表彰,那些人打的也就是这个主意。

可惜朝廷这会儿有底气不着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好事儿只在梦里,当初望风而降的官有一个算一个都逃不掉清算。

番薯们不清楚地方官员之间的派系斗争也不明白安史之乱地方和中央之间的是非对错,但是他们能认出红名绿名黄名,都红名了那能是好人吗?

在热心番薯的帮助下,一个又一个红名连人带罪证被带回凤翔府,如果不是证据确凿,李佾甚至不敢相信地方能离谱到这个地步。

天下大乱不光是安禄山史思明等人野心膨胀,朝廷更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当官的党同伐异不顾百姓死活,节度使拥兵自重权力越来越大,权贵醉生梦死,百姓迁徙流亡,长此以往天下不乱才怪。

怎么解决问题?

小殿下认真的思考了好几天,最终琢磨出了“不该自己愁的事情不要愁”的结论。

安邦治国这种事情大哥心中自有成算,他只需要乖乖的让干什么干什么就行,自作主张的话只会帮倒忙。

忙碌的日子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冬天。

凤翔府城门外,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扑面而来,裹成球也挡不住钻进骨子里的冷风。

番薯们热情的推销他们的漂亮衣裳,可惜小殿下不松口,宁肯裹成球也不想穿仙人朋友送给他的小短裤。

且不说那衣裳让他穿有伤风化,就算仙人的衣裳可以隔绝冷热大冬天的也不能穿那么少,谁家好人冰天雪地里穿的衣裳盖不住腿啊?

他不是仙人,他古板他木讷他死心眼儿,他接受不了。

叛军节节败退,大哥那边已经有好消息传过来,他们要赶紧收拾收拾包袱款款回长安。

虽然一般都是大军打胜仗凯旋,但是他们这里不是一般情况,因为收复的是都城,要挪窝的不是大军而是他们这些流浪在外的倒霉蛋。

车队浩浩荡荡离开凤翔,比当初逃离京城的时候阵势还大。

毕竟当初走的仓促,太上皇只带上了宠妃宠臣,马嵬驿之变后又兵分两路,简单凑起来的朝廷里大部分都是后来特意过来投奔的大臣。

太上皇驾崩后蜀中的朝廷就地解散,高力士和陈玄礼带着太上皇的遗体来到凤翔后不久便双双告老还乡,太上皇和圣人之间的争斗算是告一段落。

哦,紧接着就是圣人和楚王殿下的分庭抗礼,楚王殿下完胜。

不管怎么说,朝廷明面上比之前太平的多。

圣人在凤翔行宫一病不起,凤翔到长安不远但也绝对不算近,三百多里颠簸下来能剩几口气儿真不好说。

不过问题不大,到长安后就是楚王殿下在众望所归中登基称帝,被神将找上门问罪的前任皇帝是死是活没人在乎。

车队长度就快不起来,就算李佾归心似箭,看到熟悉的长安城楼也是在五天之后了。

叛军攻破长安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城中百姓的日子过的提心吊胆,晚上闭上眼睛都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朝廷收复长安是好事,但是也没人有心情欢天喜地的庆祝。

这是大唐的耻辱,没人会因为收复长安打了胜仗就觉得自己立下了不世之功。

大部队的人对长安城比对凤翔府熟悉,城里也有官员接应,所有人都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事情,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啜泣。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没到伤心处,长安啊!

李佾将事情交给接应的官员后片刻不停的赶去皇宫,战事刚刚结束,他们这次回来应该还是住之前住的地方,不过在回去之前得先去皇宫和哥哥们会和。

战乱之后的大明宫不复往日的金碧辉煌,丹凤门朱漆斑驳,太液池浑浊不堪,水面飘着枯枝败叶,入眼是令人心悸的空旷破败。

不过李佾没功夫感慨,远远看到熟悉的身影眼睛一亮,扔下身后的侍卫直接撒丫子开跑,“韦娘娘韦娘娘韦娘娘——”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