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初夏微光是什么意思 > 冬夜里的暖光(第1页)

冬夜里的暖光(第1页)

冬夜里的暖光

燕园的初雪来得比往年早,十一月末的清晨,推开实验室的门,窗外的银杏枝桠已经积了层薄雪,像撒了把碎银。我呵着白气翻找实验记录本,指尖冻得发僵,江熠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进来,玻璃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

“刚从食堂打的,还热着。”他把其中一杯塞到我手里,目光落在我冻红的指尖上,“怎麽不戴手套?”

“昨晚整理数据到太晚,忘了带。”我捧着热牛奶,暖意顺着掌心蔓延到四肢百骸,“对了,联合论文的校样寄来了吗?”

“刚收到,在你桌上。”江熠指了指实验台,“郑翊明他们那边也确认了,下月初就能见刊。”

我拿起校样,指尖划过作者署名处——“沈栀夏丶郑翊明丶江熠丶周子昂”,字迹清晰得像刚打印出来。这行字背後,是三个月的协作:深夜里的邮件往来,跨校实验室的奔波,还有那些为了一个数据小数点争得面红耳赤的视频会议。

“说起来,”江熠擦着实验台,“清北下周有个量子物理研讨会,邀请了诺奖得主,你要不要一起去?”

“可以吗?”我眼睛亮了亮,那位教授的《量子纠缠理论》是我反复啃过的教材。

“我跟周子昂说了,他说能拿到额外的入场券。”江熠笑了笑,“顺便……也算庆祝论文发表。”

研讨会当天,我和江熠踩着薄雪走进清北的礼堂。郑翊明和周子昂已经坐在前排,郑翊明穿着件黑色羽绒服,拉链拉得很高,只露出半张脸,正低头看着手里的会议手册,侧脸在顶灯的光晕里显得格外沉静。

“这里!”周子昂朝我们挥手,声音在安静的礼堂里格外清晰。

郑翊明擡起头,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半秒,随即起身往旁边挪了挪,让出两个空位。我和江熠坐下时,椅面的凉意透过牛仔裤渗进来,像在提醒着什麽。

“你们来得正好,”周子昂递过来两份打印好的议程,“教授的演讲在十点,据说会有新的研究进展。”

我翻开议程,指尖不小心碰到郑翊明的手背,他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手,低头继续看手册,耳尖却悄悄红了。

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复杂的量子纠缠理论被拆解成生动的比喻。讲到关键处,我下意识地想和身边的人讨论,转头时正对上郑翊明看过来的目光,他眼里带着点期待,像高中时物理课上我们偷偷交换眼神的模样。

“这个观测方法很新颖,”他低声说,声音压在嘈杂的讨论声里,“比我们上次用的双缝干涉更精准。”

“嗯,”我点头,“尤其是对叠加态的捕捉,应该能解决我们课题里的误差问题。”

江熠在旁边笑着说:“看来你们又想到一块儿去了。”

郑翊明的耳尖更红了,转过头去看讲台,嘴角却偷偷弯了弯。

中场休息时,我们在茶歇区遇到教授。郑翊明上前请教问题,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见解,眼里的光芒比顶灯还要亮。教授拍着他的肩膀称赞:“年轻人有想法,好好做下去。”

我看着他自信的样子,突然想起高中时他在物理竞赛现场,也是这样眼里有光,只是那时的光芒里带着点锋芒,如今却多了份沉稳。

“你刚才怎麽不上去问?”江熠递给我一块曲奇,“你对叠加态的分析比他还深入。”

“下次吧。”我笑了笑,“总不能抢他的风头。”

郑翊明恰好回头,听到这句话,朝我举了举杯里的咖啡,像在说“谢了”。

研讨会结束时,雪下得大了些。周子昂提议去学校附近的面馆吃午饭,“暖和暖和”。面馆里飘着浓郁的骨汤香,郑翊明点单时,下意识地说:“两碗牛肉面,不要香菜,其中一碗多放辣椒。”

话说出口,他自己先愣住了。我也愣了,高中时我总爱抢他碗里的辣椒,他每次都要特意叮嘱老板多放一份。

“哦,”他尴尬地咳了咳,“忘了你们可能不喜欢……”

“没事,”我笑着打断他,“就按你说的来,我还是爱吃辣。”

江熠在旁边悄悄碰了碰我的胳膊,眼里带着点揶揄的笑意。

面端上来时,热气模糊了眼镜片。我摘下眼镜擦镜片,看到郑翊明正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往我碗里夹,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

“你自己吃。”我把牛肉夹回去,“你下午不是还要做实验?”

“没事,我不饿。”他坚持把牛肉塞给我,指尖碰到我的筷子,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

周子昂在旁边起哄:“哟,郑大物理学家也会照顾人了?”

郑翊明没理他,低头吃面,耳根却红透了。

走出面馆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雪地上,亮得刺眼。郑翊明突然说:“我下午要去实验室处理数据,你们……要不要去看看?我们新到了台低温恒温器,可能对你们的课题有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