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清朗温和,没有半分谄媚,更没有一丝畏缩。
“姑姑万安,嫔妾是春熙殿妙常在,并非有意叨扰。”
那位被称为“孙姑姑”的管事,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这种场面,她见得太多了。每个新入宫的小主,都想来寿康宫碰碰运气,说的话也大同小异。
孙妙青并不着急,继续用那不疾不徐的语调说道:
“听闻近来换季,天干物燥,太后娘娘凤体违和,时常咳嗽,想必胃口也不大好。”
“嫔妾不才,便亲手熬了些川贝枇杷膏,最是润喉清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外还做了几样好克化的山药枣泥糕,聊表孝心。”
她的话说得极为诚恳,将缘由和献上的东西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
孙姑姑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松动。
她抬起眼,这才算正式打量了孙妙青一番。
眼前的常在眉眼清正,姿态大方端凝,不像那些心思浮动、急功近利之人。
她的语气稍缓了些:“小主有心了。只是太后娘娘午后才醒,精神不济,怕是不能见客。东西您留下,奴婢代为转达便是。”
这已经是看在她态度恭谨的份上,给了几分颜面。
青珊一听,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东西留下,人却不见,那这趟不是白来了?
她刚想开口,却被孙妙青一个安抚的眼神制止了。
“是嫔妾思虑不周,扰了姑姑和太后娘娘的清净。”
孙妙青毫无被拒的恼怒,反而一脸歉意地又福了福身,姿态谦卑到了极点。
就在孙姑姑以为她要就此告退时,孙妙青却话锋一转,目光落向宝珠手里的另一个小巧食盒,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
“只是……这里头还有一样东西,是特意给太后娘娘身边的那位‘雪团’备下的。”
“雪团?”
孙姑姑一愣,眼神瞬间变了。
孙妙青像是没看到她的脸色变化,自顾自地示意宝珠打开了那个小食盒。
一股极淡、却极其纯粹的鱼香味儿,若有似无地飘了出来。
“听闻‘雪团’年岁也大了,牙口不好,寻常的鱼干怕是嚼不动。”
孙妙青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怜惜。
“这是嫔妾特意挑的寸长小银鱼,用温油反复焙得酥脆,入口即化,未放任何盐和佐料,最适合猫儿吃了。”
这番话说完,整个寿康宫门口安静得落针可闻。
只剩下风吹过檐角的轻响。
孙姑姑的目光,死死地钉在孙妙青那张平静坦然的脸上,又缓缓移到那碟金黄酥亮、一看便知用了功夫的小鱼干上。
她的眼神,从最初的疏离,到审视,再到此刻,正一点点被一种名为“不可思议”的情绪彻底淹没。
来寿康宫的人,有送奇珍异宝的,有送灵丹妙药的,也有送亲手抄写的佛经的。
她们的心思,都用在了太后身上。
可眼前这位妙常在……她竟然连太后身边的一只老猫都考虑得如此周全!
这份心思,这份体贴入微的周全……
孙姑姑在宫里待了半辈子,自问阅人无数,此刻却感到一丝心惊。
这哪里是来固宠争位的小主?
这分明是把孝心做到了骨子里,做到了旁人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怕是连日日请安的皇后娘娘,都未必能做到这一步!
她定定地看了孙妙青半晌,喉头微不可查地动了动,那股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气场,终于彻底瓦解。
最终,她缓缓地、郑重地弯下了腰。
“小主……请随奴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