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赵大人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弑君!”
“哼,胡亥昏庸无道,杀了也好,说不定大秦还有救。”
“救?我看悬了,听说楚军都快打到函谷关了,秦朝气数已尽了。”
百姓们的议论如同潮水般蔓延,对赵高的恐惧渐渐被对未来的迷茫取代。一些曾经对秦廷抱有幻想的人,彻底心灰意冷,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离这座即将大乱的都城。咸阳城内人心惶惶,商铺关门,百业萧条,一片末世景象。
赵高对百姓的反应早有预料,他一面下令加强城防,防止有人趁机作乱;一面散布谣言,将所有罪责都推到胡亥身上,声称“陛下昏庸,致使天下大乱,臣不得已而弑之,实为大秦社稷着想”。同时,他还宣布将立新君,以稳定人心。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弑君的行为已经突破了人们的底线,即便是对胡亥不满的人,也对赵高的残暴感到恐惧。朝中大臣更是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一些大臣开始暗中联络,密谋推翻赵高,恢复大秦的秩序。
赵高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他加强了对朝廷的控制,任命亲信担任要职,监视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任何对他表示不满的人,都会被冠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轻则罢官,重则处死。朝堂之上,人人噤若寒蝉,只剩下赵高一人的独角戏。
在这一片恐慌与混乱中,有一个人却异常平静,他就是嬴政的侄孙,嬴婴。嬴婴自小被送到骊山学道,对朝中的权力斗争避之不及。胡亥继位后,大肆诛杀宗亲,嬴婴因远离朝堂,又表现得与世无争,才得以幸免。
得知胡亥被弑的消息,嬴婴正在自己的府邸中打坐。他的师父,一位隐居骊山的老修士,对他说道:“乱世已至,你身为嬴氏宗亲,责无旁贷。赵高弑君乱政,天怒人怨,正是你挺身而出,恢复社稷的好时机。”
嬴婴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师父放心,弟子明白。只是赵高权势滔天,党羽众多,不可贸然行事。”老修士点点头:“不错,赵高现在势大,需暂避锋芒,等待时机。他定会立新君以自保,你很可能就是他的目标,要做好准备。”
老修士递给嬴婴一枚玉简:“这是‘法家锁灵术’的秘诀,能禁锢修士的灵力,你好生研习,或许将来能派上用场。”嬴婴接过玉简,郑重地说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立新君的博弈:赵高的算计
杀死胡亥后,赵高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立新君。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是在这种乱世,没有一个名义上的君主,很难稳定局面,更无法号令天下。赵高召集亲信商议,阎乐先说道:“岳父功高盖世,不如直接登基称帝,何必再立新君?”
赵高心中一动,他何尝不想称帝?但理智告诉他,时机未到。“不可,”赵高摇头道,“我虽诛杀昏君,但弑君之名终究不好听,天下人必不认同。况且,义军四起,秦军新败,此时称帝,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赵成建议道:“不如从嬴氏宗亲中选一个年幼无能的子弟继位,岳父可以‘辅政’之名,行掌权之实,就像当年的吕不韦一样。”赵高眼前一亮,这正是他心中所想:“不错,此计甚好。嬴氏宗亲中,有合适的人选吗?”
经过一番筛选,他们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嬴婴身上。“嬴婴是始皇帝的侄孙,身份合适;而且他常年在骊山学道,与世无争,性格懦弱,容易控制;最重要的是,他没有什么势力,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赵高对亲信们解释道,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赵高以“宗室长老”的名义,召集留在咸阳的嬴氏宗亲,宣布拥立嬴婴为新君。宗亲们虽对赵高弑君的行为不满,但在赵高的淫威下,敢怒不敢言,只能被迫同意。
嬴婴接到拥立的消息时,并不意外。他知道这是赵高的阴谋,让自己当傀儡皇帝。但他没有拒绝,而是平静地接受了:“既然宗室和大臣们信任我,我不敢推辞。只是如今国难当头,我能力有限,还望赵大人和诸位大臣多多辅佐。”
这番话让赵高很满意,认为嬴婴果然懦弱可欺。他开始筹备登基大典,同时更加放松了对嬴婴的警惕。在他看来,嬴婴不过是另一个胡亥,只要自己牢牢掌握权力,就能高枕无忧。
然而,赵高没有注意到,嬴婴在接受拥立后,频繁与骊山的师父和一些忠于嬴氏的旧臣秘密联络。他表面上对赵高恭敬有加,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等待反击的时机。
登基大典定在斋宫举行。斋宫是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赵高选择在这里举行大典,一是显得庄重,二是斋宫地处偏僻,便于他控制局面。大典前,按照礼制,新君需要在斋宫斋戒三日,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这正是嬴婴等待的机会。他知道,赵高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势,一定会亲自前来斋宫“探病”或“慰问”,这是除掉赵高的最佳时机。嬴婴与心腹们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准备在斋宫设伏,一举擒杀赵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斋宫设伏:最后的铺垫
斋宫位于咸阳宫的东北方向,四周林木茂密,环境清幽。嬴婴进入斋宫后,表面上潜心斋戒,暗地里却在布置。他的师父从骊山派来了几名得力弟子,这些弟子都是炼气士中的佼佼者,擅长隐匿和突袭。同时,一些忠于嬴氏的旧臣也悄悄潜入斋宫附近,随时准备接应。
嬴婴则利用这三天时间,刻苦研习“法家锁灵术”。这种术法源自法家典籍,专门用来禁锢修士的灵力,对付赵高这种修炼邪术的人效果最佳。在老修士的指点和自身的天赋下,嬴婴很快便掌握了锁灵术的精髓,只待赵高自投罗网。
赵高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他正在为登基大典做最后的准备,沉浸在即将掌控整个大秦的喜悦中。他甚至有些得意忘形,认为嬴婴不过是自己手中的棋子,翻不出什么风浪。
大典前一天,赵高果然按照嬴婴的预料,带着几名亲信来到斋宫“探病”。他想借此机会向嬴婴施压,确保新君登基后完全听自己的摆布。“公子在斋宫斋戒,辛苦了。”赵高虚伪地说道,眼中带着一丝傲慢。
嬴婴表现得受宠若惊:“有劳赵大人关心,我一切安好。能得赵大人拥立,是我的荣幸,将来还望赵大人多多指点。”这番话让赵高更加得意,放松了警惕。
两人在斋宫内交谈了片刻,赵高不断强调自己的功劳和权势,暗示嬴婴要识时务。嬴婴则一味地顺从,表示自己会“谨遵赵大人教诲”。就在赵高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准备离开时,嬴婴突然脸色一变,大喝一声:“动手!”
早已埋伏在周围的炼气士们立刻动攻击,斋宫内的符阵瞬间激活,将赵高和他的亲信困在其中。赵高猝不及防,连忙催动灵力抵抗,却现自己的灵力运转滞涩——嬴婴趁他不备,施展了“法家锁灵术”!
“嬴婴!你敢算计我!”赵高又惊又怒,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懦弱的宗室子弟,竟然敢设伏对付自己。他试图冲破符阵,却被炼气士们死死挡住。亲信们虽然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很快便被斩杀。
赵高被困在阵中,灵力被锁,成了瓮中之鳖。他看着嬴婴,眼中充满了怨毒:“嬴婴!你放了我,我可以保你荣华富贵,否则,我的党羽不会放过你!”嬴婴冷笑一声:“赵高,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你弑君乱政,残害忠良,罪该万死,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嬴婴历数赵高的罪状:“你篡改遗诏,拥立昏君;你指鹿为马,蒙蔽圣听;你滥杀无辜,株连宗亲;你通敌叛国,致使巨鹿大败;你弑杀胡亥,大逆不道……桩桩件件,罄竹难书!”每说一条罪状,符阵的光芒便强盛一分,赵高身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赵高看着嬴婴义正辞严的样子,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嬴婴!我就算死,也要拉你垫背!”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催动体内的邪术,准备自爆灵力,与嬴婴同归于尽。
然而,嬴婴早有准备。他按照师父的嘱咐,祭出一枚特制的“镇邪符”,符纸在空中化作一座小型的“镇邪塔”虚影,将赵高笼罩其中。邪术的力量被镇邪塔压制,赵高的自爆计划失败,瘫倒在地,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赵高,你的末日到了。”嬴婴看着狼狈不堪的赵高,眼中没有丝毫怜悯,“你不是喜欢玩弄权术吗?不是喜欢用邪术害人吗?今天,我就让你尝尝被邪术反噬的滋味。”他下令道:“将赵高打入天牢,听候落!”
士兵们上前,将失去灵力的赵高拖了下去。斋宫的危机解除,嬴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他知道,除掉赵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面对义军的威胁,收拾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复兴大秦的路,还很长很长。
咸阳城的天空依旧阴沉,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恐惧似乎消散了一些。百姓们听说赵高被擒,纷纷奔走相告,虽然对未来仍有迷茫,但眼中却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而在天牢深处,赵高被关押在特制的囚笼中,等待他的,将是嬴婴为他准备的最终审判。
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dududu金戈玄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