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的晨雾被一股狂暴的煞气撕裂,四十万楚军如黑色潮水般漫过崤山古道,旌旗上的“楚”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沾染的血迹与尘土在阳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项羽身披玄黑金纹甲,跨坐乌骓马,手中长戟的“破阵纹”因主人的怒火而沸腾,戟尖直指关楼——那里曾是大秦最坚固的屏障,如今却成了他泄怒火的目标。三天前,刘邦已入咸阳并约法三章的消息传到楚军大营,这位“西楚霸王”当场震碎帅案,怒吼声震得帐内烛火噼啪作响:“刘邦匹夫!竟敢先入咸阳!传我将令,攻破函谷关,屠城三日!”
怒师西进:霸王的怒火与楚军的威势
项羽的愤怒并非无端作。按反秦诸侯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他在巨鹿血战数月,大破秦军主力,本以为关中唾手可得,却没想到刘邦趁虚而入,抢先占据咸阳。更让他暴怒的是,探马回报刘邦“封府库、约法三章”,深得关中民心,这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竖子敢尔!”项羽在军帐中来回踱步,乌骓马在帐外焦躁刨蹄,马蹄踏过的地面竟因煞气浸染而泛出黑色。
范增在一旁劝谏:“项王息怒,刘邦此举虽可气,但关中民心已附,强攻恐失人心。不如先派人劝降,若刘邦识趣退出咸阳,可免刀兵之苦。”项羽却将长戟重重顿地,戟尖刺入地面三寸:“劝降?我项家军破釜沉舟才灭秦军主力,他刘邦凭什么坐享其成?函谷关我必破之,咸阳我必入之!”
楚军的四十万大军中,藏着不少来自楚地的修士,其中既有精通《山海经》秘术的巫蛊师,也有修炼“霸王煞气”的死士。为攻破函谷关,项羽特意从军中选出三百名“赤甲修士”,这些人修炼的“焚天诀”源自南方祝融氏的火术,能引动地脉火气攻击敌军。出前,他亲自为修士们加持“霸王真火”——这是他血脉中蕴含的先天之火,遇风不灭,遇水不熄,威力远寻常术法。
大军行至函谷关下,只见关楼高耸,城墙由玄铁混合灵脉石砌筑,墙面上的“九环锁灵阵”符文流转,把关隘护得水泄不通。秦军守将司马欣站在关楼,望着城下黑压压的楚军,虽心中恐惧,却仍强作镇定:“传令下去,启动最高防御,灵脉监修士全力催动剑阵!”
函谷关的“九环锁灵阵”是当年李斯命百位炼气士布设,依托崤山灵脉运转,九座箭楼对应九宫方位,射出的“灵矢”能自动追踪修士灵力。楚军初次攻城时,不少士兵被灵矢射中,灵力溃散而亡,连赤甲修士的火球也被阵纹反弹,一时间竟难以靠近。
项羽见状,怒喝一声,催动画戟直指关楼:“一群废物!看我的!”他催动体内霸王煞气,煞气与乌骓马的妖气共鸣,形成一道黑色气柱直冲云霄。气柱散开后,化作漫天煞气箭雨,射向关楼阵纹。“咔嚓”声响中,九环锁灵阵的外层符文应声碎裂,司马欣在关楼口喷鲜血,难以置信地看着城下那个如魔神般的身影。
破关而入:血色函谷与秦军的末路
“赤甲修士,随我破阵!”项羽的怒吼响彻山谷,三百名赤甲修士同时祭出焚天诀,掌心腾起三尺高的赤色火焰,火焰中隐约可见《山海经》记载的“毕方鸟”虚影。他们结阵前行,火焰汇聚成一条火龙,顺着阵纹裂缝钻入,函谷关的九环锁灵阵顿时紊乱,符文如蛛网般崩裂。
“开城门!与楚军决一死战!”司马欣知道阵破在即,拔剑欲率亲兵冲杀,却被身边的灵脉监修士拉住:“将军不可,楚军势大,硬拼只有死路一条!”话音未落,“轰隆”一声巨响,函谷关的城门被楚军巨锤撞开,黑色的潮水瞬间涌入。
楚军入城后,如脱缰野兽般开始烧杀。赤甲修士的焚天诀毫无顾忌地倾泻,民居被火焰吞噬,惨叫声此起彼伏。秦军士兵虽奋勇抵抗,但在四十万大军面前如螳臂当车,很快便被淹没在血色之中。司马欣试图组织残兵退守内城,却被项羽亲自追上,长戟一挥,连人带甲劈成两半,鲜血溅红了关楼的石阶。
函谷关的灵脉节点在战火中崩碎,原本温顺的崤山灵气变得狂暴,地面裂开道道缝隙,喷出灼热的气浪。秦军灵脉监的修士们试图修复阵眼,却被楚军巫蛊师放出的“幽冥虫”围攻——这些虫子以灵力为食,爬过之处,修士的灵力防御瞬间溃散,只能眼睁睁看着虫群钻进体内,在痛苦中化为枯骨。
“不要放过一个秦人!”楚军将领的嘶吼声在街巷回荡。百姓们蜷缩在屋中,祈祷能躲过一劫,却不知楚军的屠刀早已举起。有白老者抱着祖传的灵谷种跪地求饶,被楚军士兵一脚踹开,灵谷种撒了一地,很快被火焰烧成灰烬;有母亲将孩子藏在水缸中,自己引开楚军,最终被火龙吞噬,水缸里的孩子虽暂时保命,却永远失去了母亲。
函谷关的“镇关碑”在战火中倒塌,碑上李斯亲笔书写的“一夫当关”四个大字被马蹄踏碎。这座守护大秦数百年的雄关,一日之间沦为人间炼狱,血色顺着街道的排水沟流淌,汇入关外的黄河,让河水都泛起淡淡的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西进咸阳:复仇的火焰与破灭的希望
攻破函谷关后,项羽没有丝毫停留,率大军继续西进,沿途的秦军据点望风而降,却仍难逃屠城的命运。新安城外,二十万秦军降卒因“恐其叛乱”被楚军坑杀,坑杀之处的地脉被鲜血污染,多年后都寸草不生;骊山下的秦始皇帝陵被楚军炸开入口,虽未伤及主墓,却让陪葬坑的陶俑灵卫苏醒,与楚军大战三日,最终全部被霸王真火焚毁,陶片散落一地。
咸阳城内的百姓听闻楚军西进,人心惶惶。刘邦虽已做好防御准备,命樊哙率军驻守霸上,萧何将法藏阁的典籍转移至安全谷,但面对四十万愤怒的楚军,所有人都明白,这座刚刚恢复生机的都城,恐怕又要遭逢劫难。“刘公,我们还是逃吧!”有百姓拉着刘邦的衣袖哭泣,“楚军是魔鬼,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
刘邦望着城外越来越近的楚军营帐,心中虽焦虑,却仍强作镇定:“父老乡亲们放心,我已派人向项王请和,说我只是代守咸阳,绝无称王之意。”他不知道,项羽早已在军帐中下令:“入咸阳后,烧杀三日,阿房宫、秦宫室,尽数焚毁!”
楚军抵达咸阳城下时,并未立刻攻城,而是在城外举行了一场“祭旗仪式”。项羽命人将函谷关、新安等地的秦军级堆积成山,浇上油脂点燃,火光冲天,连咸阳城头的公告碑都被映照成血色。赤甲修士们围着火堆跳起巫舞,口中吟诵着古老的复仇咒语,声音凄厉,让城上的义军士兵都不寒而栗。
“刘邦小儿,出城受死!”楚军阵中传来喊话,“若敢抵抗,城破后鸡犬不留!”刘邦在城上沉默良久,最终决定亲赴楚营谈判,却被张良拉住:“项王盛怒之下,谈判无用,只会自投罗网。我们需坚守待变,同时派人联络诸侯,陈说项王暴行,争取支持。”
然而,咸阳城的防御远不如函谷关坚固。楚军的赤甲修士在城外布下“焚城阵”,引动地脉火气攻击城墙,城砖在高温下噼啪作响,守军的灵力防御符如同冰雪遇阳般融化。三日后,城墙东南角出现缺口,楚军如潮水般涌入,咸阳城的末日终于来临。
阿房烈焰:三月不灭的霸王真火
楚军入城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冲向阿房宫。这座秦廷最奢华的宫殿群,自秦始皇时期开始修建,绵延三百余里,宫室楼阁依山而建,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殿内的“通天柱”由昆仑灵木打造,柱身缠绕着用修士精血绘制的“通神符”,据说能沟通天道。
项羽骑着乌骓马踏入阿房宫的前殿,看着殿内的金玉铺地、明珠作灯,怒火更盛:“秦始皇、秦二世享尽奢华,害得天下百姓流离失所,今日我便烧了这劳民伤财的宫殿!”他取下腰间的“焚天符”,注入霸王真火,随手扔向梁柱。
符纸落地的瞬间,熊熊烈火腾起,火焰呈诡异的青黑色,正是霸王真火的特征。这种火焰不焚草木,专烧灵力之物,通天柱的灵木遇火即燃,柱身的通神符在火焰中扭曲,出凄厉的尖啸。赤甲修士们见状,纷纷催动焚天诀,火焰顺着回廊蔓延,很快便吞噬了整个前殿。
诡异的是,这火遇水不熄,遇土不灭,反而越烧越旺。阿房宫的“水殿”本以灵泉环绕,火焰蔓延至此,灵泉竟被烧成蒸汽,水汽中夹杂着金色的灵力火花;“瑶台”上的玉石栏杆在火中熔化,流淌成金水,渗入地下,与地脉灵气混合,让火势更加狂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