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金戈好不好 > 第31章 彭城之战项羽败刘邦(第2页)

第31章 彭城之战项羽败刘邦(第2页)

刘邦逃亡:狼狈之路与残部的聚集

刘邦的逃亡之路充满惊险。他在亲卫的掩护下冲出彭城西门时,身边只剩下数十骑,连鞋子都跑丢了一只。破阵骑的追兵紧追不舍,灵犀弓的箭矢不断从耳边掠过,一名亲卫为掩护他而被射穿胸膛,坠马而亡。

“快!向沛县方向跑!那里有我的旧部!”刘邦嘶吼着,胯下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口吐白沫。逃亡途中,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穿梭在山林间,靠野果和溪水充饥。有亲卫提议:“沛公,不如暂投附近的诸侯?”刘邦摇头:“诸侯见我大败,定会落井下石,唯有回关中找韩信,才有翻身的可能。”

路过沛县时,刘邦本想接家人一同逃亡,却现沛县百姓因惧怕项羽报复,已将他的家眷藏了起来。“沛公快走!楚军很快就会搜到这里!”昔日的同乡推着他离开,刘邦含泪回望,却只能狠心策马而去。正是这次擦肩而过,导致吕雉和刘太公后来被俘。

逃亡途中,不断有溃散的汉军士兵加入,队伍渐渐扩充到数千人。樊哙、夏侯婴等将领也陆续赶来汇合,他们带来了更坏的消息:“沛公,诸侯联军尽数溃散,魏、殷等国已降楚,关中的韩信正在赶来救援的路上,但路途遥远,恐怕来不及。”

刘邦在一棵老槐树下召开紧急会议,看着残兵败将,第一次感到绝望。“我五十六万大军,竟被项羽三万破阵骑打得大败,还有何面目见关中父老?”他拔出佩剑就要自刎,被夏侯婴死死拦住:“沛公不可!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项羽也败过,只要留得性命,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樊哙也劝道:“沛公,项羽虽胜,却杀戮过重,失了民心;我们虽败,但关中根基还在,韩信善战,张良多谋,只要我们重整旗鼓,定能报仇雪恨!”刘邦扔掉佩剑,瘫坐在地,泪水混合着泥土流下:“报仇?谈何容易!项羽的霸王变无人能挡,破阵骑天下无双,我们拿什么跟他打?”

张良此时站出来,沉声道:“沛公,项羽虽强,却并非无懈可击。他猜忌诸侯,英布、彭越等皆非真心归楚;齐地未平,田荣仍是他的后患;我们可联合诸侯,断其羽翼,再图决战。”刘邦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联合诸侯?谁还肯帮我们?”张良微微一笑:“九江王英布,勇冠三军,项羽对他早有猜忌,若能说降英布,项羽失去南方屏障,我军便可南下夹击。”

战后余波:项羽的骄傲与诸侯的动摇

彭城之战的胜利让项羽的威望达到顶峰,楚地百姓虽不满他屠戮无辜,却也因收复都城而暂时安定。项羽在彭城大肆庆祝,封赏破阵骑将领,英布因东门战功被赐“灵犀甲”(能增幅炼器术威力),钟离眜被封为“郎中骑将”,李由则得到大量灵脉石用于修炼。

但胜利也加剧了项羽的骄傲与猜忌。他认为刘邦已不足为惧,将主要精力重新投向齐地,只派少量兵力追击刘邦残部。对归降的诸侯,他极尽羞辱,命魏王豹为自己牵马,殷王司马卬为阶下囚,这让其他诸侯心生恐惧,暗中与刘邦残部联络。

最致命的是项羽对英布的猜忌。彭城之战中,英布虽战功卓着,却因劝谏项羽不要屠城而引起不满。项羽私下对亲信说:“英布虽勇,却有异心,若不加以节制,恐成后患。”这些话传到英布耳中,让他忐忑不安,开始与项羽离心离德。

楚军内部也因战利品分配产生矛盾。破阵骑士兵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应独占彭城府库的灵脉资源;其他楚军部队则认为不公平,双方险些生冲突。项羽的霸王变虽能压制内部矛盾,却无法消除根源,楚军的凝聚力开始下降。

关中的韩信得知彭城大败,立刻率军东进,在荥阳与刘邦残部汇合。他见到刘邦时,后者正对着地图唉声叹气。“沛公,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自责。”韩信安慰道,“项羽虽胜,却犯了三大错:屠城失民心,猜忌失诸侯,齐地未平却急于庆祝,这都是我们的机会。”

刘邦握住韩信的手:“全靠将军了!我已方寸大乱,接下来该如何应对?”韩信指着地图上的九江国:“项羽的南方屏障是英布,若能策反他,我们便可打通南方灵渠运输线,断绝楚军粮草;同时联合彭越袭扰楚军后方,我率军坚守荥阳,形成掎角之势,定能拖垮项羽。”

刘邦茅塞顿开:“好!就按将军之计!谁能出使九江,劝降英布?”谋士随何站出来:“沛公,属下愿往!英布虽属楚,却与项羽有隙,属下有把握说降他!”刘邦大喜:“若能成功,我封你为护军中尉!”

随何出前,韩信交给他人参“化神丹”——此丹用蜀地灵参和骊山玉髓炼制,能提升修士修为,是拉拢英布的重要筹码。“英布擅长炼器术,此丹能助他突破瓶颈,他定会心动。”韩信叮嘱道,“关键是要让他明白,项羽多疑,楚灭汉后,他必遭诛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伏笔暗藏:英布的动摇与南方的暗流

彭城之战的消息传到九江国(今安徽寿县),英布正在府中炼制“玄铁灵刃”。他听闻项羽大胜,表面祝贺,心中却升起一丝不安。九江国是楚地南方的屏障,灵渠运输线的关键节点,战略位置重要,项羽一直对他颇为忌惮,此次彭城之战后,猜忌更甚。

“大王,项羽遣使来了,说是要调我军精锐前往齐地助战。”亲卫禀报。英布眉头紧锁:“助战是假,削我兵权是真。”他知道,项羽的破阵骑虽强,却兵力不足,若自己交出精锐,九江国便成了空壳,只能任人宰割。

楚使在堂上态度傲慢,厉声宣读项羽的命令:“九江王英布,三万精兵、百艘灵船,随我前往齐地,不得延误!”英布强压怒火,敷衍道:“近期九江瘟疫流行,士兵多有患病,容我筹备几日。”楚使冷笑:“大王是想抗命吗?项王说了,若大王不从,便亲自来九江‘探望’。”

送走楚使后,英布在府中焦躁踱步。他的谋士薛公进言:“大王,项羽猜忌成性,彭城之战后更是骄横,我九江国若再依附于他,迟早会被吞并。刘邦虽败,却有关中为根基,韩信善战,张良多谋,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英布犹豫道:“可刘邦新败,实力大损,如何能与项羽抗衡?”薛公笑道:“大王只需静观其变。项羽树敌众多,齐地未平,北方诸侯心怀二志,若刘邦能联合诸侯,形成合围,项羽必败。届时大王若已归汉,便是大功一件。”

就在英布摇摆不定时,随何抵达了九江国。他没有直接求见英布,而是先联络英布的亲信,送上重金和化神丹,打探英布的态度。得知英布对项羽不满后,随何才求见英布,开门见山地说:“大王,我是为大王性命而来。”

英布故作镇定:“先生何出此言?”随何反问:“大王以为,项羽为何调您的精兵去齐地?”英布沉默不语。随何继续道:“他是怕您趁机壮大,威胁他的后方!楚灭汉后,下一个遭殃的必是大王!您想想,项羽连鸿门宴都敢杀刘邦,何况您这个异姓王?”

这番话戳中了英布的痛处,他脸色微变:“先生有何良策?”随何取出化神丹:“沛公愿与大王结盟,共享天下灵脉资源。此丹能助大王突破炼器术瓶颈,若大王归汉,沛公承诺封您为淮南王,九江国仍归您所有,灵渠运输线的利益也由您掌控。”

英布看着化神丹,又想起项羽的猜忌和楚使的傲慢,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容我考虑几日。”他对随何说,眼中却已露出决断。随何知道,英布已有归汉之心,只需再加一把火。

彭城的项羽对南方的暗流一无所知,他正忙于攻打齐地,对英布的拖延只当是畏惧,并未深究。他不知道,自己最倚重的南方屏障,已在随何的游说下悄然动摇,灵渠运输线的控制权即将易手,一场新的背叛正在酝酿。

荥阳的刘邦得知随何进展顺利,心中稍安。他命韩信加紧训练军队,修复灵脉防御阵,同时派使者联络彭越、卢绾等旧部,重建反楚联盟。彭城之战的惨败让他明白了骄傲的代价,也让他看清了诸侯的人心,更坚定了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与项羽血战到底的决心。

睢水的血色渐渐褪去,但楚汉相争的战火却愈烧愈烈。项羽的霸王变虽震慑天下,却埋下了失民心、失诸侯的隐患;刘邦的狼狈逃亡虽屈辱,却因祸得福,找到了联合英布、开辟南方战场的破局之道。彭城的废墟上,南方的暗流中,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新较量,正伴随着灵渠的水声悄然展开。

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dududu金戈玄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