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突围开始。楚军士兵衔枚疾走,避开汉军的巡逻队,悄悄靠近惊门。十面埋伏阵的符文在夜色中闪烁红光,吸灵的力量依旧强大,但楚军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强行突破。项羽一马当先,霸王剑挥舞间,劈开汉军的箭雨,乌骓马如一道黑色闪电,冲出了第一层包围圈。
汉军现楚军突围,立刻敲响警钟,十面埋伏阵全力运转,符文光芒大盛。韩信站在镇灵台上,下令:“放他们出去,不必紧追。”张良不解:“将军为何放虎归山?”韩信微微一笑:“项羽已成孤家寡人,八千残兵不足为惧。让他逃到乌江,让江东父老看看他们的霸王如今的模样,比杀了他更能瓦解楚地的抵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楚军在突围中损失惨重,四队兵马只有两队冲出重围,兵力减至四千余人。跟随项羽的破阵骑只剩三百余骑,且多受重伤。但他们终究冲出了垓下,朝着江东的方向疾驰,身后的汉军营地方向,楚歌依旧隐隐传来,如跗骨之蛆,提醒着他们失去的家园。
逃亡路上:乡音的追袭与信念的崩塌
突围后的楚军一路向东逃窜,汉军并未紧追,却用更阴毒的方式追击——楚歌。韩信命降兵中的楚人骑马跟随,一路传唱楚地歌谣,灵犀传声符将歌声传到楚军耳中,让他们始终无法摆脱思乡的煎熬。
“离家越来越近了……”一名来自九江的士兵听到《浔阳曲》,忍不住勒住战马,“我想回家看看爹娘……”他的话引起了共鸣,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掉队,有的钻进路边的山林,想绕道回家;有的则干脆向后面的汉军投降,只求能早日回到故乡。
项羽多次斩杀掉队的士兵,却依旧无法阻止逃亡。当他们抵达阴陵(今安徽定远)时,身边只剩下八百余名士兵,且多是江东子弟。阴陵的百姓看到楚军经过,纷纷闭门不出,只有几个老者站在路边,用楚地的方言叹息:“败了……终究是败了……”
在阴陵的沼泽地,楚军迷路了。一名农夫为他们指路,却故意指了错误的方向,让楚军陷入沼泽。汉军的追兵趁机赶到,一番激战后,楚军又损失过半,只剩下三百余骑。项羽怒杀农夫,却知道这无济于事——楚地的百姓已经不再支持他了。
逃亡途中,楚歌如影随形。汉军似乎知道每一个士兵的故乡,专门传唱他们家乡的歌谣。唱给江东子弟《吴声》,唱给淮北士兵《沛歌》,唱给淮南士兵《庐江谣》,每一歌都精准地打击着士兵的心理防线。有的士兵在歌声中痛哭流涕,有的则精神恍惚,连战马都被歌声干扰,变得躁动不安。
项羽的霸王煞气在持续的逃亡和乡音的侵蚀下越来越弱,他感到体力不支,眼前阵阵黑。在一个废弃的村落休整时,他看到一名年轻士兵在偷偷哭泣,口中念着母亲的名字。项羽走上前,却现自己连斥责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颓然坐下,望着天边的残月,心中一片茫然。
“大王,前面就是乌江了!过了江就是江东!”一名亲卫兴奋地喊道。项羽抬头望去,远处的江面在月光下泛着银光,江风吹来,带着水汽和一丝熟悉的楚地气息。他心中涌起一丝希望,或许到了江东,还能重整兵马,卷土重来。
帐中诀别:霸王的柔情与最后的牵挂
抵达乌江边的当晚,楚军在江边的一座废弃驿站休整。项羽坐在驿站的破案前,看着仅剩的八百余名士兵,他们个个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眼中却带着对江东的憧憬。亲卫点燃一堆篝火,火光映在士兵们的脸上,暂时驱散了恐惧和疲惫。
一名老兵用仅剩的口粮煮了一锅野菜汤,分给大家。项羽接过汤碗,却没有喝,只是望着篝火呆。他想起了虞姬,想起了她最后舞剑的模样,想起了她自刎前的微笑。如果虞姬还在,看到眼前的景象,会是怎样的心情?
“大王,过江后,我们就能回家了。”亲卫的声音带着期待。项羽点点头,却心中苦涩。他知道,江东虽大,却未必能容下他这个败军之将。范增曾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他失去了民心,又怎能指望江东父老的支持?
夜深时,楚歌再次传来,这次是从江对岸传来的,似乎是江东的百姓在传唱。歌声轻柔,却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项羽的心脏。他走出驿站,站在江边,望着江对岸的灯火,那些灯火像星星一样闪烁,那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此刻却显得如此遥远。
他从怀中取出虞姬留下的玉佩,那是一块“凤纹佩”,据说能辟邪祈福。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似乎还残留着虞姬的体温。项羽将玉佩紧紧握在手中,心中做出了决定。他不能带着残兵回到江东,不能让江东父老因他而遭受战火。
“兄弟们,”项羽回到驿站,对士兵们说,“明日我会独自过江,吸引汉军的注意力,你们趁机分散突围,回到家乡,好好侍奉父母妻儿。”士兵们纷纷摇头:“大王,我们愿与你同生共死!”
项羽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一丝释然:“我项羽一生征战,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你们不同,你们还有家人在等你们。记住,不要为我报仇,好好活下去,让江东的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他将霸王剑放在案上,开始分仅存的财物。
这一夜,楚军士兵们没有睡觉,他们围坐在篝火旁,听项羽讲述当年起兵的往事,讲述巨鹿之战的辉煌。歌声、笑声、哭声交织在一起,在江边的夜色中回荡。没有人再提逃亡,也没有人再提未来,他们只是珍惜这最后的相聚时光。
伏笔暗藏:乌江的夜色与宿命的终章
天快亮时,乌江亭长驾着一艘小船来到江边,对项羽喊道:“大王,快上船!汉军还没到,过江就能回到江东!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项羽望着小船,又看了看身边的士兵,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的宿命不在江东,而在这片他征战多年的土地。虞姬的自刎让他放下了牵挂,楚歌的侵蚀让他看清了民心,垓下的围困让他明白了天意。
“亭长,谢谢你的好意。”项羽的声音平静,“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他将乌骓马送给亭长:“这匹马跟随我多年,日行千里,你带它过江,让它颐养天年。”
士兵们听到项羽的话,纷纷跪倒在地:“大王!”项羽扶起他们,眼中含泪:“去吧,回到家乡,告诉江东父老,我项羽虽败,却从未辜负他们的期望。”
汉军的追兵渐渐逼近,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呐喊声。项羽拔出霸王剑,剑刃在晨光中泛着寒光。他最后望了一眼江东的方向,那里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他的生命,却即将走到尽头。
“杀!”项羽怒吼一声,带着最后的士兵冲向汉军,霸王煞气在体内爆,形成一道黑色的气柱直冲云霄。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战斗,也是他对这片土地最后的交代。楚歌的旋律在他耳边回荡,这次不再是悲伤的挽歌,而是悲壮的战歌。
乌江的江水在晨光中流淌,带着楚地的气息,也带着英雄的血与泪。四面楚歌的旋律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兵器的碰撞声和士兵的呐喊声。项羽的身影在汉军阵中冲杀,如同一朵在血火中绽放的黑色玫瑰,凄美而决绝。
这一夜的四面楚歌,吹散了楚军的军心,也吹散了项羽最后的希望。虞姬的自刎让他卸下了牵挂,江东的遥望让他看清了宿命。乌江的夜色中,霸王的悲歌已近尾声,只待黎明时分,那惊天动地的最后一剑,为这段波澜壮阔的楚汉争霸史画上句号。
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dududu金戈玄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