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棉花地通常是要按照o斤的皮棉来准备缴税,官府每次都会多收但绝不会少收。
顾家十亩棉花地收获的籽棉是oo斤,除去oo斤用于缴税的籽棉,剩余oo斤籽棉可用于变卖,十亩地可以获利贯钱。
相比较种两季粮食,种植棉花还是划算的,能多挣三倍左右的银钱。
相比较于顾家而言,宋家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之年,光是o亩地的就收获籽棉两万五千斤,按照籽棉文的价格。
宋家今年光是卖籽棉就能获利oo贯钱,比去年多了o贯钱。
虽然平均每亩棉花地收入不如去年高,每亩也就九贯钱,比去年的贯还差了不少,但挨不住宋家种植的棉花重量大啊!
这样一算自然还是有不少盈利的。
看着十几辆拉棉花的骡车越走越远,顾青荷一边数着手里的银钱,一边小声说道。
“夫君,我觉得明年的棉花价格还会继续跌的,如今市面上一尺布料是o文,一匹布三丈三要oo文。
做一身成年男衣要尺的布料,一身衣服就要差不多oo文了。”
“虽然说大多数百姓都能买的起一件衣服,但能舍得这个钱的却不多。
这中间还有很大的利润,所以种植棉花做棉纺织的商户还会更多。”
“一斤棉花四十二文的价钱,我爹都心动了,就算是交往税也比种粮食划算,他还打算明年多种二十亩棉花呢!”
“明年的棉花价格应该还能稳得住,之前棉花的价钱本来就是虚高,后年怕是就赚不上什么钱了,种棉花的百姓越来越多了。
棉花不是桑蚕,要特定的区域才能养殖,而且蚕种娇弱容易养死,每年的生丝都是有限的,这才导致丝绸布料居高不下。”
“是啊!看来也就麻布便宜,一匹土麻布才o文,做一身衣裳还不到o文,就是穿着硬邦邦的不太舒服。”
宋家也穿麻布,但这两年只有宋家父子两人在穿,而且都是下地干农活才穿,他们平日里在家穿的衣服其实还是棉衣。
反正他们家又不是没这个条件,何必抠抠搜搜的一直委屈自己?
“夫君,你说明年我们还种棉花吗?”顾青荷看着怀里的钱匣子依旧有些不想放弃,但又怕明年的棉花价钱太低了。
“种,依旧还种,就算是价格低点也还是有的赚,我们家的优势在于十年免赋税。
这才过去四年而已,而且种一季棉花可比种两季粮食轻松多了,工钱都能一半。”
“再加上我们家种棉花是有技巧,跟外面那些人不一样。
我们的产量高,是他们的三倍,他们赚不赚钱不知道,反正我们家是肯定赚钱的。”
宋书宴心里盘算一下,依旧觉得种棉花划算,就算是价格低一些也比玉米强。
家里现在种植的玉米基本上都是喂猪喂鸡用,他现在都有些懒得卖了,实在是卖不上价钱。
看着那些商户拉走一车又一车的玉米,可实际上到手的才十几贯钱。
前几年他肯定不会看不上这十几贯钱的,但现在不是大钱赚多了吗?
他的心也大了。
“今年的水稻收成还不错,早稻跟晚稻加一起一亩地的收成都快o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