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傅家离开后,萧清河去了太傅堂弟家。
太傅堂弟家并不在皇城中心地带,而是建在城郊的一座山坡上。
大门也与朝中权贵家的大门不一样,只有窄窄的一道乌漆墨黑的门。
不过门前有拴马的柱子。
萧清河将闪电拴好,走到大门前叩响了门。
没多久,出来一个人:“你找谁?”
萧清河将太傅的名帖和信交给门房:“在下萧清河,字信善,特来拜会方先生。”
见到太傅的名帖,门房没敢怠慢,接过名帖和信就去禀报了。
等了好一会,出来一个六十左右、身穿下人服饰的人,他上下打量了萧清河一番,才道:
“我家老爷有请。”
萧清河不知道来人的身份,不过还是客气道:“劳烦。”
萧清河跟在来人身后进了门。
进门后才现,里面是一级又一级的青砖阶梯往上,这些青砖阶梯不陡、但宽,给人古朴的感觉。
青砖阶梯的左边是山壁,山壁上长着爬山虎等藤蔓,青翠、古朴,也生机勃勃。
青砖阶梯的右边是一座又一座的建筑,同样古朴。
这里不像是住宅,反倒有些像寺庙后堂的感觉。
萧清河跟有来人身后,一路上并没有多问。
来人也没有同他闲话。
走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没有了阶梯,而是一片平地。
平地上建了一座大宅子,这座宅子与皇城权贵家的宅子倒没太大差别。
在这里,可以见到来往的下人了,只是也不多。
站在平地上,风清气爽,整个人都清明不少,下面的风景也一览无余。
这才是将宅子建在山坡上的原因吧!
这座宅子的主人不同凡响!
虽然内心这样想着,但萧清河仍然没有说出来。
来人将萧清河带到一座偏僻的屋子内:“我家老爷现在有事,你先在这等一会。”
萧清河应了。
来人随后走了。
萧清河坐下后,没有人上来奉茶。
萧清河知道这不是待客之道,但他有求于人,并不生气。
静静等了一个时辰,都过了晚膳时间,还没有人来招呼他。
萧清河见天色不早,正准备起身告辞,那个之前带他进来的人走了进来。
萧清河对来人道:
“烦请告诉方先生,今日天色不早,我先告辞,来日再过来拜会。”
来人在主位上坐下。
萧清河一愣,试着问道:“你是方先生?”
“没错,你要拜会的人就是我。”
方先生喊了声:“来人,奉茶。”
有仆人出现,端了茶过来。
收到方太傅的举荐信后,方先生不好直接推拒,但他也不想随便收个学生,因此想考察萧清河一番。
自引萧清河进府,方先生就一直在观察萧清河。
萧清河面对仆人打扮的他,态度客气,但这不能就此证明萧清河品性好。
也有可能是萧清河在做表面功夫。
一路之上,萧清河并没有随意打听,而是安静地跟在他身后,表现出了沉稳。
这点合方先生的意。
方先生自己是个不愿被拘束的性子,随性惯了,但他不想他的学生像他。
但仅凭着这一点,也不能真的说明萧清河性格沉稳,或许萧清河不屑于和下人说话呢?
萧清河在偏厅等的一个时辰,方先生也一直在观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