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着扁担,带着包袱,一个个面黄肌瘦,头乱糟糟的,衣服破烂不堪,一看也是逃荒的。
“弟妹,我是南边儿张各庄的。
我们那边遭了灾,庄稼没了,粮食眼看也不够了,全家只能是去关外了。
你们一家也是?”
传文他娘点了点头皱着眉头。
“我们也是,我家是朱家峪的。
老哥,跟你打听打听,去关外往哪个方向合适?”
这位老汉也没有藏着掖着,都是苦命人,能帮一把是一把。
“我听说呀,一共有两条路一个是去海边坐船直接到旅顺。
走海路省劲儿又省时间。
不过坐船不是每天都有,而且船票的花费也不少。
最近还听说北边在打仗,也不知道有船没船。
另一条就是走陆路,顺着渤海湾一直往北,跨过山海关就进入到关外了。
这条路更难,走路去关外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一路走走停停还得要饭,可能得花上一年的时间。
一路上能有一半的人到达关外就不错了。
要是有能力的话最好还是去做船更合适。”
传文他娘听了之后一下就明白了,必须得坐船,走陆路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真的会死人的!
而且一走就是一年多,路上的风险太大了。
他们一家五口人,无论是哪个出了问题也得把她心疼死。
到时候到了关外,见了朱开山那个老东西可没法交代。
再说那个老家伙也让人捎钱回来了,去坐船的船票应该能买得起,还是去坐船吧。
“那好,我们去坐船。
走陆路可是要命的事情,孩子们还小,还是小心点儿好。
主要是坐船怎么走合适呢?”
“去龙口吧,龙口港离我们这儿近。
听说那边船队也多,还有官府的支持,去那边的人挺多的。”
“谢谢你啊,老哥。
你可是帮了我家大忙了。
别的东西我们也没有,这块玉米饼子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我们就去龙口了!
希望能一路上顺顺当当的!”
“本来不该要,但是我也不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