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诗人 > 第42章 再次联手对敌(第1页)

第42章 再次联手对敌(第1页)

与鱼玄机告别时,夕阳已把洛水染成熔金。

她驾着青篷车消失在官道尽头,车帘飘动间抛来一句叮嘱:“残卷需好生保管,世家耳目遍布。”

高士摸着腰间佩剑嗤笑:“来一个杀一个,正好试试新学的招式。”

杜圃却望着车辙印皱眉:“总觉得有人在暗处盯着我们。”

我把装着残卷的布囊塞进衣襟,青莲玉佩贴着胸口烫,文气在体内缓缓流转,像初春解冻的溪流。

官道旁的柳枝抽出新绿,嫩黄的芽尖沾着暮色,远处村落的犬吠声此起彼伏,一派安宁景象。

刚转过洛水渡口的土坡,就见两道身影拦在路前。

两人身着洗得白的儒衫,袖口磨出毛边,腰间别着半旧的笔墨,脚下布鞋沾满泥点,典型的寒门考生模样。

见我们走近,矮个青年立刻拱手:“三位可是从长安来的文人?在下赵六,这位是李二,我们要去长安求学,听闻洛水有异,特来查看。”

高士当即停下脚步,上下打量着两人:“求学?这时候才过了年,怎会这么着急就出门求学?”

高个青年李二慌忙解释:“家乡遭了水灾,实在待不下去,想着早去长安谋个生计。”

他说话时眼神闪烁,不自觉地往袖中缩了缩手。

我心头忽然一凛。

方才擦肩而过时,分明察觉到两人身上的文气。

不是寒门学子该有的清润纯粹,反而像掺了沙的浊流,隐隐透着与墨蛭相似的腥气。

这种驳杂感,绝非苦读的书生所能拥有。

我攥紧布囊里的狼毫,指尖触到笔杆的纹路,大脑飞运转:是直接拆穿,还是先探探底?

“既是读书人,想必胸有丘壑。”我故意放缓脚步,文气悄然凝聚在喉间,“我近日偶得一诗,愿与二位共赏。”

不等他们回应,便开口吟诵:“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这《白马篇》本是曹植咏游侠之作,字里行间满是少年报国的豪情,寒门学子见了多半会心生共鸣。

可眼前两人听到诗句,非但没有丝毫动容,反而瞳孔骤缩,袖中的手明显绷紧,文气里的浊流瞬间翻涌起来。

“好、好诗!”赵六的声音颤,嘴角僵硬地扯出笑容,“只是我二人学识浅薄,实在不懂其中深意。”

他话音刚落,李二突然往前踏了半步,一股冰冷的杀气破体而出,直冲面门。

“装不下去了?”高士猛地拔出佩剑,剑气劈开迎面而来的杀气,“就你们这演技,还敢出来当探子?”

杜圃已取出纸笔,指尖按在砚台上,墨汁在暮色中泛着寒光:“他们袖中藏了东西,不是笔墨。”

我后退半步与杜、高二人呈三角站位,布囊里的残卷微微震动,似在呼应体内涌动的文气。

李二不再掩饰,猛地扯开儒衫,露出里面玄色劲装,寒声说道:“没想到你们竟如此警觉。”

他冷笑一声,袖中甩出两把短刃,寒光在暮色中一闪,“奉命取尔等狗命,夺回残卷!”

赵六也撕下伪装,从背后抽出长鞭,鞭梢缠着细密的墨线,显然浸过墨瘴。

“受死吧!”长鞭带着腥风扫来,鞭梢的墨线在空中化作细小的墨蛭,朝我们扑来。

“布三诗阵!”我大喝一声,毛笔已然在手。

三人的默契已无需多言,杜圃立刻退至左侧,高士守在右翼,我居中主攻,形成稳固的三角之势。

文气在三人之间流转,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墨蛭挡在外面。

“看我的!”我立刻用毛笔开始书写,文气顺着笔尖喷涌而出,金红色的光焰瞬间裹住狼毫,“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战城南》的诗句刚落,光焰便化作数十道凌厉的剑影,直刺李二。

这诗本是悲叹战事惨烈,此刻注入文气,却生出排山倒海的攻击性。

剑影撞在李二的短刃上,出金石交鸣之声,他连连后退,虎口震得麻,脸上的冷笑换成了惊骇:“这不可能!文气怎会有如此威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