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 > 第53章 战前准备(第2页)

第53章 战前准备(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主簿,你可来了!”陈武跑过来,脸上沾着黄土,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甲胄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这石头太沉,弟兄们轮换着来,倒也撑得住。就是这石壁,比咱们想象的还硬,你看,”

他指了指崖壁,“早上试了下,凿子都崩了个小口!”

我走到隘口西侧的石壁前,伸手摸了摸,石壁冰凉,表面粗糙得能磨破手掌,指尖还能感受到细微的震颤,那是地脉在地下流动的气息,像沉睡的巨龙在缓慢呼吸。

“没事,多备些凿子,慢慢刻。”

我转头对文吏们说,“刘彦以前学过石匠活,负责主刻;”

“张生你力气小,就负责磨墨递工具;”

“老夫子年纪大,帮着核对诗句,别刻错了字;”

“其他人分着清理石屑,咱们争取今日把《陇西守》刻完。”

众人立刻忙活起来。

张生蹲在石壁下,把青石砚台放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墨锭在砚台里磨得“沙沙”响,墨汁渐渐变得浓稠,散出淡淡的松烟味,和崖壁的土腥味混在一起。

刘彦握着凿子,先在石壁上用炭笔勾出“陇”字的轮廓,炭粉落在他的衣襟上,白花花的一片,他却浑然不觉,只盯着轮廓,眼神专注的雕刻着。

我接过刘彦递来的凿子,蘸了点墨,在石壁上顺着炭痕往下凿。

第一凿下去,石壁上就落下一小块碎石,溅起的石粉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

“天地苍苍,渭水泱泱,陇西之土,吾辈必防!”

我一边念着《陇西守》的诗句,一边挥动凿子,凿子撞击石壁的“笃笃”声,和远处士兵们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像是为这片土地奏响的战歌。

刻到“浊族犯境,文气为枪”这句时,我的凿子突然顿了一下,指尖传来的震颤变强烈了!

石壁上的墨字竟泛起一层淡金色的光晕,顺着石缝蔓延,像藤蔓在生长,缠上我的手腕,带来一股温暖的力量,连掌心因握凿子磨出的疼都轻了几分。

“李主簿!你看!”张生突然惊呼,手里的墨锭差点掉在地上,“这字……这字在光!”

他伸手想去摸光晕,指尖刚碰到,就被一股暖流弹开。

他“哎哟”一声,却笑得眼睛都眯了:“这文气还挺厉害!有这玩意儿在,黑幡再凶,也能挡一挡了!”

文吏们都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激动。

老夫子捋着胡须,指着光的诗句,声音都在颤:“老朽教了一辈子书,只在《文气录》里见过‘诗引地脉’的记载,今日总算见着真的了!李主簿,你这是为陇西立了大功啊!”

我望着石壁上泛着金光的诗句,突然觉得眼眶热,原来笔墨不仅能写尽悲欢,还能守护一方土地,这或许就是文人的使命,是比科举功名更重要的东西。

太阳渐渐西斜,把隘口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黑色的屏障。

《陇西守》全文终于刻完,整面石壁上的诗句都泛着淡金微光,远远看去,像一条卧在崖壁上的金龙,连崖壁上的残雪都被映得亮。

陈武带着士兵们过来看时,眼睛都看直了,他伸手想去摸那些光的字,又怕被弹开,犹豫了半天。

才挠着头笑道:“李主簿,你这手‘笔杆子’,比俺的刀还管用!要是早知道写诗这么厉害,俺当年也该跟着先生读书!”

我刚想打趣他“现在学也不晚”,就见远处的斥候骑着马狂奔而来,马蹄扬起的黄土像一条黄龙。

他一边跑一边喊:“李主簿!陈校尉!浊族来了!黑压压的一片,离隘口只剩十里了!”

众人的笑容瞬间僵住。

陈武立刻拔出佩刀,刀光在暮色中闪了一下:“弟兄们,抄家伙!按之前定的,弓箭手去崖壁后埋伏,长枪兵守第二道防线!”

士兵们轰然应诺,快步跑向各自的位置,甲胄碰撞声在隘口间回荡,原本热闹的氛围瞬间变得肃杀。

我让文吏们先撤回后方的临时营帐,那是用帆布搭的简易帐篷,里面堆着干粮和水。

张生却不肯走,他握紧手中的毛笔,墨汁都沾到了指缝里:“李主簿,我们也能帮忙!可以在箭杆上写诗句,说不定能帮上忙!”

刘彦也跟着点头,老夫子更是把砚台抱在怀里,像抱着宝贝似的:“老朽虽老,磨墨还是快的!你们在前头杀贼,我们在后头给你们添力气!”

我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没再劝阻。

有些战斗,从来都不是单纯只靠刀枪就能赢的。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