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你知道李白所生活的大唐有多么鼎盛吗? > 第64章 雁门关求援(第1页)

第64章 雁门关求援(第1页)

晨光刚漫过陇西城墙时,军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我正对着《大同篇》的抄本修改字句,墨汁还沾在指尖,就听见王君廓的吼声:“李白!来大帐!”

那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焦灼,不像平日沉稳的节度使,倒像个急得团团转的小兵。

我抓起外袍往身上披,快步冲向大帐。

帐门帘被风掀起,里面挤满了将领,个个脸色凝重。

案上摊着一张染血的信纸,字迹潦草,还带着点点暗红的血渍,显然是信使拼着最后力气写的。

“雁门关守将急报,浊族分兵三万,带着黑幡攻城,三日了,快撑不住了!”

王君廓指着信纸,手指因用力而白。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烛火“噼啪”爆着灯花。

雁门关是非常重要的关隘,一旦失守,浊族就能长驱直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陈武攥紧了腰间的佩刀,指节泛青:“节度使,让俺去!俺带精锐驰援,定能守住雁门!”

周猛也跟着请战,声音震得帐帘都在动。

王君廓却把目光投向我,眼神里满是信任:“李白,你带诗战队和三千精锐去。雁门能不能守住,全看你了。”

他转身从帐后取出一面锦旗,猩红的绸缎上,“陇西第一谋”五个金线大字绣得格外醒目,边缘还缀着银色的流苏,“这面旗,你受得。”

我接过锦旗,布料厚重,带着金线的凉意,却像有股暖流从指尖传到心里。

之前被崔家污蔑、被老将质疑的委屈,在这一刻全散了。

这不是普通的锦旗,是陇西军民的托付!

“末将定不辱命!”我握紧锦旗,声音坚定,连手都没抖一下。

晨光刚漫过陇西城墙时,驰援队伍已经整装待。

陈武骑着他的黑马,盔甲擦得锃亮,手里的长枪挑着一面“李”字旗;

周猛背着两壶箭,腰间别着短刀,正帮赵小乙把《大同篇》的抄本塞进怀里;

张生抱着一摞空白宣纸,还在念叨“万一要改诗,没纸可不行”。

“都准备好了?”我勒住马缰绳,锦旗插在马鞍旁,被风一吹,流苏轻轻晃动。

赵小乙拍了拍胸口,大声说:“祭酒放心!俺把《大同篇》背得滚瓜烂熟,就算抄本丢了,俺也能念出来!”

他刚说完,就被陈武敲了下脑袋:“就你话多,路上机灵点,别给俺们拖后腿!”

赵小乙吐了吐舌头,却把抄本又往怀里塞了塞,那认真的模样,惹得周围士兵都笑了。

队伍出时,王君廓亲自送到城门口。

他握着我的手,又叮嘱了一遍:“若敌众我寡,别硬拼,等本将后续援军。”

我点头应下,调转马头,对着队伍大喊:“出!目标雁门关!”

马蹄声整齐地响起来,像擂起的战鼓,朝着东北方向奔去。

渭州地界的峡谷最是险峻,两边是陡峭的山崖,中间的路只够两匹马并行。

陈武勒住马,眉头皱得很紧:“这里太适合伏击了,俺带一队人在前头探路,你们跟在后面,保持警惕。”

他刚带着十几个精锐往前冲了几步,我突然拉住他的缰绳:“等等,风里有血腥味。”

话音刚落,头顶突然传来“咻”的一声锐响!

一支带着黑气的箭从山崖上射下来,“笃”地扎进旁边的树干,箭杆上的黑气顺着木纹蔓延,树干瞬间就枯了!

“有埋伏!”我大喊着拔出佩剑,“诗战队准备!结防御阵!”

山崖上突然冒出密密麻麻的浊族士兵,手里的弓弩都缠着黑气,箭雨像黑沉沉的乌云,朝着我们扑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