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
林知韫重返校园时,十一月的寒风已经卷走了最後一片梧桐叶。
学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变小,教室里弥漫着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但令她意外的是,这次回来,学生们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
王磊那几个总爱惹事的男生,经历了一个月的行政处罚後,竟也安安静静地坐在了後排。他们偶尔还会传纸条,但内容已经变成了“这道题选A还是B”;李豪不再在课上插科打诨,而是认认真真地整理错题本;就连学不懂理科的韩梓灏,也会在下课後追着物理老师问公式的用法。
学考前的最後一次班会课上,林知韫搬来一个纸箱。当她掀开箱盖时,五十条红绳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每一条都系着小小的金色铃铛,铃铛内侧刻着“逢考必过”四个小字。
“伸手。”她走到每个学生面前,仔细地将红绳系在他们的手腕上。
陶念低头看着林知韫为她系红绳的手指,那双手还带着冬天的凉意,指尖却格外温柔。红绳系好的瞬间,铃铛轻轻一响,像是某种神秘的祝福。
“这不是迷信。”林知韫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是希望你们记住,有人始终相信你们能做到。”
窗外,下起了雪。五十个铃铛在教室里轻轻摇晃,像五十颗跃动的心脏。
***
学考过後,又进行了一次班级调整。
张倩的总分足够滚动到一班,却在申请书上毫不犹豫地勾选了“放弃”。
不难理解,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归宿。
在二班,她是前几名,有一直关注她丶了解她的各科老师。还有她最好的朋友苏悦宁,挺好的。
终于不用再学理化生的代价是,政史地的课时变多了。
陶念也终于有一些知识,发现是需要研究很久才得要领的。
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後,林知韫把陶念叫到了办公室。
“看看这个。”她推过来一张通知单,指尖在“第十三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字样上轻轻点了点,“有兴趣吗?”
陶念的视线不自觉地追随着那根修长的手指。她注意到林知韫的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指节处有一道浅浅的墨水印,像是刚批改完作业留下的痕迹。
“获奖了有什麽好处呢?”陶念眨着眼问。
林知韫忽然笑了:“会极大地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她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沓往届获奖作品集,“当然,高二课业确实紧张……”
“我都听你的,林老师。”
陶念几乎是脱口而出。说完才惊觉这话太过亲昵,慌忙低头假装研究通知单。
林知韫的笔尖在报名表上顿了顿。
她擡头望向眼前的女孩,陶念正低头看着通知单,这个总是安安静静的孩子,此刻连呼吸都放得很轻。
“那就参加吧。”
林知韫突然想起上周批改的随笔作业里,陶念写的那篇《等一场雪》。那些关于“雪花落在掌心时会变成星星”的句子,让她在教师办公室笑出了声,惹得隔壁桌的老师频频侧目。
“有时间可以和我一起讨论选题,不过有个条件。”
林知韫故意板起脸,看着陶念瞬间绷直的脊背:“不能耽误学习。”
陶念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像是有人往里面撒了一把星子:“好!”
答得太快了,林知韫想。她应该提醒这孩子别轻易答应这种占用私人时间的要求,应该教导她学会拒绝,就像当年母亲教自己的那样。
当陶念抱着作文集离开办公室时,林知韫只是默默拧开了保温杯。热气氤氲中,自己的嘴角竟不知何时扬起了浅浅的弧度,她好像也期待着,这个少女的到来。
***
18号是林知韫的生日,陶念趁着午休的时候,敲门进了语文组办公室,“老师,上周您说要借我的那本书……”
林知韫从书柜高处取书时忽然轻晃了下,陶念立刻扶住椅子:“我来吧!”
陶念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椅子。站稳後,她慌忙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墨绿色丝绒盒:“今天整理书柜碰巧翻到的……”
盒盖打开,羊脂玉无事牌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去年我妈在慈云寺求的,”陶念的声音有些发紧,“大师说最好转赠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