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媚娘最后怎么样了 > 止戈为武(第1页)

止戈为武(第1页)

止戈为武

行至天竺国边境烽火原,但见赤地千里,焦土生烟。两座军寨如巨兽对峙,旌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左寨悬苍狼旗,右营立白鹿帜,俱是损弓折箭,残甲染血。

玄奘遥望阵前新坟如丘,合十长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果真菩萨畏因。”

第一折:单骑踏阵说因果

忽闻战鼓震天,苍狼军阵中冲出一员猛将,赤甲已破,犹自吼声如雷:“白鹿营的懦夫!可敢决死?”悟空按住金箍棒:“师父,待俺老孙去掀了这两处鸟寨!”

武媚娘却道:“大圣且慢。”她转向玄奘,“昔日太宗皇帝有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可否容妾身一试?”

不待应答,她已解下锦帛披风,单骑出阵。两军将士俱惊,见那女子白马素衣,径自穿过箭垛鹿角,在阵前勒缰。

“将军可知为何而战?”她声音清越,竟压过猎猎旌旗。

赤甲将怔住,长戟顿在半空。

“为三座盐井?”武媚娘马鞭遥指焦土,“去年大旱,盐井早已枯竭。为三十里草场?”她俯身抓起黑土,“硝烟浸透,三年不生牧草。”

阵中老兵忽然落泪——他的战马昨日饿毙,此刻正嗅着主人衣襟。

第二折:天河倒悬洗征尘

正当两军骚动,天际忽现祥云。但见八戒脚踏玄云升空,九齿钉耙舞动如轮:“尔等看真!”耙齿引动天河之水,却不是往军阵倾泻,而是化作甘霖润泽焦土。

更奇的是,水流过处竟现出昔日景象——苍狼部少女在溪边浣纱,白鹿族少年驱羊饮马,两族百姓曾在同一棵胡杨下易货。沙僧降妖宝杖顿地,干涸河床重现清波,水中映出阵亡者的面容。

“那是我的阿爸!”白鹿阵中少年惊呼。

“我兄长。。。”苍狼军士哑声哽咽。

悟空趁机拔毫毛变出千百幻影,阵亡将士的虚影在雨中徘徊,伸手欲触亲人战袍。

第三折:共筑生途解冤结

武媚娘趁势道:“既然盐井已枯,何不共开新井?草场既毁,不如同修水渠。”她解开发簪,在沙地画出引水图,“苍狼族善掘井,白鹿族精农耕,合则两利。”

两军主帅尚在犹豫,悟璃已带着小艳小碧跑向交界处。三个姑娘采来野花插在界碑旁,又用断箭残戈搭起简易水车。恰逢沙僧引来的清泉涌至,水车吱呀转动,干裂土地响起贪婪的吸水声。

八戒夯土固堤时,故意留出通道:“两边田亩都得灌溉,这水渠该当九曲十八弯!”原本对峙的军士不由自主上前帮手,苍狼兵扶住白鹿匠人的木桩,白鹿民递给苍狼役工陶碗。

第四折:炊烟升起狼烟熄

日落时分,奇迹发生。当第一缕炊烟从新建的竈台升起,两寨军士竟在同一口锅里舀粥。原是玄奘命悟空化来粟米,又让小碧取药草疗伤。伤员帐中,白鹿巫医为苍狼战士敷药,苍狼萨满替白鹿老者祝祷。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阵亡者的坟前,敌我双方的亲属共同撒下花种。悟空暗施神通,花种落地即生,转眼开出血色红莲,夜风中如万千烛火。

终章:

三月後取经队伍辞行时,烽火原已改名共生原。新掘的十二口盐井汩汩冒泡,纵横水渠映着碧空。两族百姓送来饯行礼,竟是苍狼工匠与白鹿绣娘合作的金刚结——狼毛与鹿绒交织,缀着盐晶与麦穗。

玄奘将金刚结系在禅杖上,对徒弟们道:“可见止戈非在弭兵,而在解其心结。”

武媚娘微笑补充:“乱世求存本是常情,只需指条明路。”

八戒扛着钉耙回头望去,但见原上炊烟袅袅,忽然嘟囔:“其实。。。比打架累多了。”沙僧默默将他滑落的行李担子接过半边。

云端的太白金星拂尘轻扫,将此事记入天道功德簿。而那棵重生的胡杨树下,悄悄立起块无字碑,碑前供着两碗清水,一碗盛盐,一碗装粟。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