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一起数小星星 > 雪地里的墨香与未说出口的约定(第1页)

雪地里的墨香与未说出口的约定(第1页)

雪地里的墨香与未说出口的约定

糖画在手里渐渐融化,金色的糖浆顺着指尖往下滴,在雪地上砸出小小的甜痕。刘若湄赶紧舔了口,兔子的耳朵已经缺了一块,像被谁咬过似的。吴桐走在前面,黑色的大衣下摆扫过积雪,留下波浪形的纹路,像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

“您慢点,”刘若湄小跑两步跟上,“糖都化了。”

吴桐回头,看见她指尖亮晶晶的糖渍,从兜里掏出块手帕递过去:“笨手笨脚的。”语气里带着点嫌弃,眼神却软得像棉花。刘若湄接过来,手帕上有淡淡的肥皂香,比她自己那块带着墨水味的好闻多了。

胡同口的老槐树落满了雪,枝桠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像幅水墨画。吴桐停在树底下,忽然说:“知道为什麽让你写‘春’字贴粮仓吗?”

刘若湄摇头,指尖还在蹭手帕上的糖渍。

“我太爷爷是种粮的,”吴桐望着树顶的积雪,声音轻得像叹息,“他说粮仓里的‘春’字能镇鼠,还能让新米带着墨香。那年头粮食金贵,一点损耗都心疼。”她顿了顿,从树洞里摸出个铁皮盒,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张泛黄的纸,“这是他收藏的春帖,你看这个‘春’,是民国时一个秀才写的,笔锋多有意思。”

刘若湄凑过去,那些字有的刚劲,有的娟秀,有的甚至带着孩子气的歪斜,却都透着股鲜活的气。她忽然明白,吴桐说的“让更多人看见”,不是指展览的射灯,而是这些字能像春帖一样,钻进柴米油盐里,沾染上烟火气。

“开学後教我写字,得用您太爷爷传下来的规矩吗?”刘若湄把糖画举到吴桐面前,兔子的尾巴已经化没了,“比如磨墨要顺时针,下笔得屏住呼吸?”

吴桐被她逗笑,眼角的细纹在雪光里格外清晰:“哪有那麽多规矩。”她接过刘若湄手里的糖画,咬了口剩下的兔子身体,糖浆沾在嘴角,“你就当教我认简体字——我总把‘的’和‘得’弄混。”

刘若湄看着她嘴角的糖渍,忽然想起昨晚守岁时,吴桐往炉膛里添柴,火光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尊模糊的神像。那时她就想,原来温暖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也可以是这样——有人记得你不吃香菜,有人在你写累时递上杯温水,有人愿意笨手笨脚地学你擅长的事,只为找个能长久相处的由头。

雪又下密了,落在吴桐的肩头,转眼就积了薄薄一层。她把铁皮盒塞回树洞,拍了拍手上的雪:“回去吧,我妈该念叨了。”转身时,大衣下摆扫过刘若湄的手背,像片羽毛擦过,轻得让人发痒。

两人往回走,脚印在雪地里交叠又分开。刘若湄忽然说:“等雪化了,我带您去学校的墨池边练字吧?那里的青石板光溜,写坏了用水一冲就干净。”

吴桐的脚步顿了顿,没回头,声音却带着笑:“好啊,记得带块厚垫子,我怕青石板太凉。”

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像在为这个约定伴奏。刘若湄看着吴桐的背影,忽然觉得这雪下得真好,把所有喧嚣都盖在了下面,只留下两个人的呼吸,和那句藏在风里的“好啊”。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手帕,肥皂香混着淡淡的墨香,像吴桐这个人,干净又温和,让人心安。

快到家门口时,吴桐忽然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递过来:“给你的。”打开一看,是块裁好的毛边纸,上面用铅笔描着个歪歪扭扭的“人”字,旁边标着箭头,指示撇捺的走向。“提前预习。”她的耳尖红了,转身推门进屋,留下刘若湄站在雪地里,手里捏着那张纸,像捧着块烫手的宝。

雪落在纸上,很快化了,晕开淡淡的铅笔印。刘若湄忽然笑起来,对着紧闭的门板轻声说:“知道了,老师。”

风吹过胡同,卷起地上的雪沫子,打在脸上有点疼,心里却暖烘烘的。她知道这个春天会很忙,要应付实务作业,要教吴桐写字,要看着墨池边的青石板染上第一笔新墨。但这些忙碌都带着甜,像刚吃的糖画,像吴桐嘴角的糖渍,像这个被雪覆盖却藏着无数盼头的冬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