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胳膊肘子拐了拐李卫东。
“这个政策好哈。李卫东点点头,“那也得是家里头有岗位可顶,这会儿的工作一个很值钱的,哪里那么多的岗位可以顶替。”
芳芳想了想,也对,这姑娘估计是赶上家里人疼孩子。这要是换一个不心疼孩子的,谁管你死哪里,根本不会管。
“在一个,这个顶职,我们找知青办的时候,根本没提这个,估计也不是所有得地方都行。”
一开始芳芳没听懂,不过很快她就明白了。
“试点?
是不?
就是怕政策有问题,先挑一个地方试试,有问题就改,没问题就推广呗。”
李卫东点点头,这个词,倒是很精炼。
赵红芳这个人,总有些稀奇古怪的词蹦出来。但是说出来,又很有道理。
“这前面的几个我都知道,这个困退,是啥意思?”
“这有啥不好理解的,就是家里有困难呗。”
芳芳觉得这个得好好问问。
“在知青回城政策中,因家庭有特殊困难,如独生子女或家中子女全部上山下乡导致父母老人无人照顾等原因,允许知青返回家庭所在城市的政策。”
芳芳一听这个话,坐直了身子。
“就是说,家庭困难的可以申请呗。”
“可以啊,我们去知青办的时候,办事儿员跟我们说的,讲的可清楚了。”
芳芳拐了拐李卫东,
“王春玲那个,是不是可以那个病退和困退啊!”
这一条简直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啊!
李卫东摇了摇头,“知青办的大姐没说,估计她不符合这一条。”
芳芳急了,“她那都啥条件了还不符合呢。”
李卫东提醒她,“你别忘了她姐姐为什么疯了。”
芳芳想了想,可不是。
她姐为啥疯的,不就是因为家庭成分有问题吗?
家庭成分要是没问题,也不至于这么苦,没准爹妈姐姐姐夫的还能给她寄东西接济一下,而且,家庭成分没问题,她估计早就回城了。
“行了,想太多没用,你现在想想你的问题吧。”
好吧。
不过,李卫东这个人真的是,也太会煞风景了。
东拉西扯的,到了吃饭的点儿。
大家出门在外的,也没什么好东西。
家里条件都差不多,都是地瓜干贴饼子,窝窝头都算好的。
芳芳的包被李卫东放在架子上了。
李卫东个子高,站起来一伸手就能把包拽下来。
芳芳先从挎包里头往外掏胡萝卜。
一掏,哎,两个大柿子,还有黄瓜。
这是家里院子里的露天柿子,不大个,但是粉粉的好吃,酸甜口的。
这肯定是大妞给她装的。
芳芳自己是不会带这个的。她不爱吃生柿子,她吃柿子不是熬汤就是炒鸡蛋,最差也得是拌着白糖。
芳芳一开始嫌背着这个东西沉,这会儿真的是要感谢大妞儿,大妞儿真的是太有先见之明了,给她包里面塞了这些,这会儿看着这东西,她都馋了。
“你打开包,里头有早上做的饼。应该就在最上面。”
李卫东听指挥,打开背包的扣子,揭开盖帘,里面还有个抽绳锁着口。解开绳子,包最上面,确实有一个包袱皮包。
“就是这个。”
李卫东递给她。
“还要啥?”
“侧面小包里头,有咸菜。”
他摸着了,掏出来给她。
芳芳又从包里摸出来一双筷子。
是的,她自带了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