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这岁数,刑夫人忽然觉得,真的没了依靠!
她这是活成了孤家寡人,好生难过!
尤氏平常仗的是贾珍。
贾珍入监,自己没了主意。
娘家早已经败了。
只剩了个尤老安人。
尤老安人,乃尤氏继母。
嫁到尤氏家时,还拖着两个女儿。
尤氏父亲逝后,尤老安人和两女儿,没了来处银子。
便常来尤氏府里打秋风,方能将究着度日。
尤二姐尤三姐死后。
都是尤氏养着这继母。
夫家亡了,娘家亦无以为靠。
尤氏的心里,焉能不悲。
看刑夫人尤氏哭得痛快。
王夫人也忍不住垂泪。
那些旁支族人。
看到两府人都哭了,也跟着哭起来。
一时间,城门外百十多口人。
哭声颇为苍凉。
引得城内有人,登城来看热闹。
城外庄民,亦有赶来瞧热闹的。
听说国公府抄家赶人。
想起这些人,昔日那威风。
而今,却在城外凄惶。
真个是“人有旦夕祸福”呀!
有人拍手称快。
有人说起“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来,认为贾家该遭天谴,皇上圣明,抄了活该。
有城中百姓,眉飞色舞地讲起贾府抄出的东西。
听的人便说道:“哇靠!贾家跌倒,圣上吃饱呀。”
城内,登城楼看热闹的人,都在笑贾氏不仁。
城外围来的庄民,却是另有态度。
有种粮种菜的庄户。
也有打柴捕鱼的庄户,以各式手段谋生的村民。
平常送吃食用度,卖给两府的人。
认为贾府仁意,从没欠过他们银子。
老太太人好,国公府好,是我们庄上人的衣食父母。
这些人同情贾家,对贾府遭遇,都唏嘘不已。
城内外,这一场议论嘲笑。
都淹没在贾氏族人的哭声里。
贾氏倒无人听到,无人注意。
当时,有文人墨客吟诵。
略摘两小词,供读者了解当日景况。
《鹧鸪天·观贾府抄没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