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免赋税,举人平官位。
妥妥的护身符呀。
有功名儿护身。
才能安享在乡间呀!
贾政思定。
去找代儒商量。
代儒收好账簿。
邀贾政坐下。
向贾政说道:“小民不好做呀,先时府上没败,我在这里,谁敢来收赋!现在瞧瞧那些衙役,你是没见到,来时有多嚣张了!”
代儒想起那十去三的银子。
真心为族人心疼。
我老了,无子无孙算是绝户。
银子粮食,多少都能行。
那些养家糊口的族人。
十去三已经拮据。
明年再来过十去六。
怕家家没了余粮。
家里没个年的存粮。
遇到荒年,怕都饿死了!
我一人绝户罢了。
贾氏一族。
可绝不得!
贾政说道:“我正为此事,来和你商量。”
代儒忙道:“可有法子?”
贾政说道:“把庄上的祠堂,弄两间当做学堂,贾氏子孙的书,还是要读起来呀!”
代儒想起宗扬说的,功名可免赋税。
向贾政笑道:“这倒是个好办法,我们族里,几十个小儿呢,凭你我之学问,还怕教不出几个秀才来!”
代儒雄心顿起。
我虽无儿无孙。
族里这些小子,都是我的后。
若有人取了功名,上了仕途,重振贾氏。
只要贾氏不灭,祠堂牌位,自然年年有祭。
我们死后,自然还是享受着后世供奉!
贾政代儒两个,商议好重启学堂。
召了族人商量。
众人口袋里的银子。
实实在在地少了,正心疼着。
听到明年还会多掏。
更是害怕!
读书考秀才,能不掏银子,相当于赚银子了。
众人一致赞成开学堂。
个个开开心心地想着,那些秀才一鼻两眼,并不比谁多什么。
人家孩子能考上。
我们家的孩子。
也不少个什么。
当然也能考上!
要是出个读书的孩子,再考上个秀才。
算算一年,也省得好多银子呢!
商量妥当后,各自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