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听鸳鸯问母亲,含笑瞧着鸳鸯。
寻思鸳鸯这气色不错。
刚刚鸳鸯扶我时,手上有温度。
鸳鸯是人没错。
又听鸳鸯说,太太、老太太,都在念叨她和妈妈。
前世太太死在三年后。
现在太太也在,说明无恙!
这里的一切,也不是幻境、梦境。
贾家似乎不似前世败落。
这是怎么回事儿?
宝钗虽有太多不解。
面上却一点儿不露。
宝钗含笑向鸳鸯说道:“妈妈她老人家,身子骨软,等开春暖了再来。”
说着,指着后面两辆马车。
向鸳鸯说道:“妈妈让我、带了这些东西来,怕你们缺这些。”
鸳鸯看向后面车子。
一辆车装的是吃的。
一辆车装的是穿的棉衣。
鸳鸯寻思宝钗和她一样。
都以为贾家穷困潦倒。
我来时,是打算吃糠咽菜地受苦。
宝姑娘来,是送吃送穿的。
鸳鸯向宝钗笑道:“难为姑娘了,拖了两车来!”
说着,又转向门口的青壮年。
宝钗听鸳鸯,向那个青壮年说道:“乔大,你把这三辆马车,引到院里,帮着归置。”
宝钗见那叫乔大的青年。
欢快地,先奔向后面的马车。
宝钗想着,那叫乔大的人。
应该是下人吧,瞧乔大这气色儿,应该不缺吃穿的!
咋看到这些东西,竟如此开心。
宝钗哪里知道,乡下的庄户,吃穿是根本。
虽吃饱穿暖,看到这些保命的东西,也还是当宝贝似的珍惜。
真正的庄稼人,收着大田大地的粮食,看到田间漏下一根麦穗,也会弯腰捡回去。
庄稼人穿衣,只要可缝补,亦舍不得扔的。
乔大那边,欢天喜地地,带着载货马车进了院子。
宝钗这边,宝钗和莺儿,跟着鸳鸯进了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