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萼的描述,让柳惊鸿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美丽的女人,在阳光下,打理着她那些珍贵而娇艳的花朵,那该是何等鲜活明亮的景象。
“那后来呢?怎么又变成了药圃?”
“后来……”绿萼的声音低了下去,“后来云侧妃身子愈不好,没过两年就去了。她去之后,百花园没人打理,便渐渐荒芜了。直到王爷七八岁的时候,太后说王爷自幼体弱,需要好生调养,便下旨将那片荒废的花园改成了药圃,说是要种些固本培元的珍贵药材,专供王爷使用。”
柳惊鸿静静地听着,心中那条冰冷的逻辑链,又延伸了一环。
从一个母亲倾注了爱意的花园,变成了一个为儿子“调养身体”的药圃。这其中的转变,听起来合情合理,充满了皇家的关怀。可这“关怀”的背后,却淬着最阴狠的毒。
“既是为王爷种的药,想来打理的人,定是府里最懂药理、最细心的吧?”柳惊鸿貌似随意地问。
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绿萼记忆中更深处的角落。
“这个……奴婢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绿萼努力回忆着,“张大娘倒是提过一嘴。她说,当年奉命打理药圃的,并不是府里的花匠或者药奴。”
“那是谁?”
“是一位嬷嬷,姓向。听说是从宫里出来的,以前就是贴身伺候云侧妃的。云侧妃去后,她便留在了府里。那位向嬷嬷,手巧得很,性子也孤僻,不爱与人来往,整日就待在那药圃里。张大娘说,无论多金贵刁钻的药材,到了她手里,没有养不活的。那药圃被她侍弄得……绿油油的,长势极好。”
绿油油的,长势极好。
柳惊鸿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片被鬼藤毒素浸透的土地,上面长满了伪装成“良药”的毒物,在阳光下展现着勃勃生机。那是死亡的颜色。
“那位向嬷嬷,如今人呢?”
绿萼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困惑:“这就没人知道了。只听说,在王爷……王爷的腿出事之后没多久,那位向嬷嬷就跟管家说,自己年事已高,想要告老还乡。管家给了她一大笔银子,她便离了府。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见过她了。”
告老还乡。
一个多么完美、多么无懈可击的理由。
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然后带着丰厚的报酬,人间蒸,抹去一切痕迹。
柳惊鸿没有再问下去。她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
旧日的痕迹,并非只有花圃边缘那些风化的石刻。真正的痕迹,刻在人们的记忆里,藏在那些流传的只言片语中。
一个深受主母信赖的贴身嬷嬷,一个技艺高的园艺专家,一个在最关键的时刻悄然隐退的神秘人。
向嬷嬷。
这个名字,像一颗钉子,钉在了柳惊鸿的嫌疑人名单上。
她挥了挥手,对绿萼说:“行了,知道了。你去看春儿的茶好了没,催一催。”
“是,王妃。”绿萼躬身退下,心里还在奇怪,王妃今天怎么对这些陈年旧事这么感兴趣。
院子里又只剩下柳惊鸿一人。
她重新躺下,将那颗玉石棋子举到眼前,对着太阳。阳光穿透温润的玉石,投下一片柔和的光晕。
她的心里,却是一片冰冷的清明。
这桩阴谋,比她想象的更加深沉、更加恶毒。凶手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用了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布局,去等待。用最温柔的、最充满关怀的方式,将一个天之骄子,一步步推入残废的深渊。
这需要何等的耐心,又需要何等的仇恨?
柳惊鸿的目光,穿过庭院的树影,望向王府深处,那个萧夜澜常待的书房的方向。
一个照顾了他母亲,又“照顾”了他的嬷嬷,在他出事后便立刻消失。
这么明显的线索,这么清晰的指向。
萧夜澜他……会不知道吗?
如果他知道,为何这七八年来,一切风平浪静,那个向嬷嬷能安然无恙地“告老还乡”?他在隐忍什么?或者说,他在忌惮什么?
又或者,这背后,还藏着更让他无法言说的,更肮脏的秘密?
柳惊鸿缓缓地,收紧了握着棋子的手。
她忽然觉得,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夜探密室,分析信件,都只是在这座王府的表层游走。
而今天,她才算真正地,触摸到了这座府邸最核心、最腐烂的那个秘密的边缘。
这秘密,与北国的任务无关,与南国的朝堂也无关。
它只关于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和他被生生折断的过往。
喜欢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请大家收藏:dududu王妃杀疯了,王爷连夜扛她跑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