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目光所及 > 第45章 意外的访客(第1页)

第45章 意外的访客(第1页)

第四十五章:意外的访客

从云台山下来的那天,山风还带着石窟里潮湿的寒气,沈亦臻把自己的外套裹在苏念身上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腕,两人都愣了一下,又飞快地移开目光。回到沈家老宅已是深夜,苏念坐在西厢房的台灯下,翻着从石窟里带回来的修复笔记,纸页上祖父的字迹遒劲有力,每一笔都透着对文物的珍视,她忽然觉得,这些年独自背负的秘密,终于有了可以停靠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沈亦臻天不亮就去了文物局。他特意带上了笔记的复印件,和局长在办公室里谈了整整三个小时,从国宝的年代考证到转移方案的细节,每一项都反复确认。离开前,局长拍着他的肩膀说:“沈总,这事要是成了,你和苏家小姐可是立了大功。”沈亦臻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等把国宝安置妥当,一定要带苏念去看看祖父生前常去的茶馆,那里的茉莉花茶,和她泡的味道很像。

苏念留在老宅里继续修复玉佩。刻字清理到最后阶段,剩下的几个字被岁月侵蚀得格外严重,她不敢用太锋利的工具,只能用细毛刷蘸着特制的清洁剂,一点一点耐心擦拭。阳光透过窗棂落在玉佩上,玉质里的绵纹在光线下若隐若现,像藏着百年的故事。她想起第一次见到这枚玉佩时,沈亦臻指尖划过刻痕的模样,那时她还以为他是带着目的的陌生人,如今再想起,只觉得那些试探里,藏着太多她没看懂的复杂情绪。

下午三点左右,院外突然传来“笃笃”的敲门声。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节奏。苏念放下手里的毛刷,心里想着大概是沈亦臻回来了——他昨天说今天会早点回来,还说要带城南那家老字号的桂花糕。她快步走到门口,手刚碰到门栓,又想起什么似的,对着门后的铜镜理了理衣领,指尖还沾着一点清洁剂的痕迹,她慌忙用袖口擦了擦,才轻轻拉开门。

门外站着的却不是沈亦臻。

女人穿着一身深墨绿色的苏绣旗袍,领口和袖口绣着细密的兰草纹,旗袍的剪裁恰到好处,勾勒出优雅的身形。她的头挽成一丝不苟的髻,插着一支珍珠簪,耳垂上的珍珠耳环随着呼吸轻轻晃动。手里的米白色手提包一看就是定制款,皮质细腻,上面的金属扣泛着温润的光泽。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眼角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像是在打量一件需要仔细评估的藏品。

苏念的手还停在门栓上,一时间忘了说话。她从没在沈家老宅见过这个女人,可对方的气质太过从容,仿佛这里的主人不是沈亦臻,而是她。

“你是苏念小姐吧?”女人先开了口,声音柔和,却带着一种天生的威严,“我是沈亦臻的母亲,你可以叫我沈夫人。”

“沈夫人?”苏念心里猛地一紧,手里的门栓“咔嗒”响了一声。她早就听说沈亦臻的母亲常年在国外定居,很少回国,怎么会突然来老宅?而且还是在沈亦臻不在的时候。她定了定神,连忙侧身让开:“沈夫人您好,快请进,外面风大。”

沈夫人走进院子,目光先扫过院角的石榴树,又落在西厢房的窗户上,最后才回到苏念身上。她的脚步很轻,旗袍的下摆扫过青石板路,没有出一点声音。“这院子倒是比我上次回来时干净多了,”她语气平淡,像是在随口闲聊,“亦臻这孩子,从小就不爱收拾,以前总把书房弄得乱七八糟。”

苏念跟在她身后,手里攥着衣角,不知道该接什么话。她能感觉到沈夫人的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从她的头到鞋子,每一处都仔细打量过,像是在评估她是否符合某种标准。

走进西厢房,沈夫人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修复台上的玉佩上。台灯的光正好打在玉佩上,露出已经清理好的“光绪二十三年,苏沈两家约,共护国宝”几个字,字迹清晰,透着历史的厚重。她停下脚步,微微俯身,仔细看着玉佩,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你就是在修复沈家的玉佩?”她直起身,转头看向苏念,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我听亦臻说,你是苏家的后人,祖父是当年很有名的文物修复师苏明远?”

“是,”苏念走到修复台边,小心翼翼地把玉佩往自己这边挪了挪,像是在保护一件珍贵的东西,“我祖父是苏明远,我从小跟着他学文物修复。”

沈夫人走到沙边坐下,苏念连忙转身去倒茶。桌上的茶具是沈亦臻特意准备的,白瓷茶杯,上面印着浅青色的莲花纹。她拿起茶壶,热水刚倒进茶杯,就听见沈夫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家当年对沈家有恩,这点我们沈家一直记着。当年你祖父帮沈家修复了那么多珍贵的文物,我公公在世时,常说苏家是沈家的贵人。”

苏念端着茶杯转过身,正好对上沈夫人的目光。她的笑容依旧温和,可眼神里却没有丝毫温度,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往事。苏念把茶杯放在沈夫人面前的茶几上,轻声说:“都是过去的事了,祖父也说过,苏沈两家能一起守护文物,是缘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夫人端起茶杯,没有喝,只是用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白瓷的冰凉透过指尖传来,她的目光落在茶杯里的茶叶上,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缘分归缘分,可有些事,还是要分清楚的好。”

苏念的心沉了一下,她知道,沈夫人要说的重点来了。

沈夫人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像是一把刚出鞘的刀,瞬间打破了之前的温和表象。“苏小姐,我知道你和亦臻一起找到了云台山石窟里的国宝,也知道你一直在帮沈家修复玉佩。这些事,亦臻都跟我说了。”她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严肃,“只是你要明白,亦臻是沈家的继承人,以后要承担沈家的产业,要对沈家的所有族人负责,他的未来不能有任何意外。”

苏念的指尖冰凉,她攥着沙的扶手,指节泛白。她终于明白沈夫人的来意了——她不是来看看儿子的住处,也不是来认识自己这个“苏家后人”,而是来提醒她,和沈亦臻保持距离。

“沈夫人,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苏念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抬头看向沈夫人,“我和沈总只是在合作修复玉佩,一起寻找国宝,没有其他关系。”

“没有其他关系最好,”沈夫人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苏小姐,我不是要为难你,只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我必须为亦臻的未来考虑。苏家当年的事,我多少知道一些,虽然不全是沈家的错,但毕竟和沈家有关联。现在外面的人要是知道亦臻和苏家的后人走得近,难免会说三道四,影响沈家的声誉,也会影响亦臻的前途。”

她的话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苏念的心上。是啊,她怎么忘了,苏家当年的事虽然澄清了父亲的死因,可外界并不知道真相,很多人还以为苏家的败落和沈家有关。沈亦臻是沈家的继承人,要是和自己走得近,难免会被人议论,甚至影响沈家的产业。

“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沈夫人见苏念不说话,语气又缓和了些,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放在茶几上,轻轻推到苏念面前,“这里面是一点心意,算是沈家感谢你修复玉佩、寻找国宝的报酬。你拿着这笔钱,离开老宅,以后不要再和亦臻联系了。”

信封很薄,却透着沉甸甸的分量。苏念看着那个信封,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闷又疼。她想起和沈亦臻一起去云台山的路上,他说要带自己去看祖父常去的茶馆;想起在石窟里,他把自己护在身后,挡住落下的碎石;想起雨夜他送来的鸡汤,香气弥漫了整个房间,暖到了心里。那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

她抬起头,看向沈夫人,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紧张,多了几分坚定:“沈夫人,谢谢您的好意,这笔钱我不能收。修复玉佩是因为它是苏沈两家的信物,寻找国宝是为了完成两家的约定,这些都不是为了钱。”

沈夫人的脸色沉了下来,手指在手提包的金属扣上轻轻敲了敲,出“嗒嗒”的声音,像是在倒计时。“苏小姐,你要想清楚。你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不容易,这笔钱足够你在外面安安稳稳地生活,不用再做文物修复这种又累又不赚钱的工作。”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而且,你和亦臻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是沈家的继承人,以后要娶的是能帮他打理家业、撑起沈家门面的女人,不是一个只会修复文物的普通女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