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目光所及 > 第54章 玉佩的疑点(第1页)

第54章 玉佩的疑点(第1页)

第五十四章:玉佩的疑点

窗外的晨光像被揉碎的金箔,透过雕花窗棂斜斜落在书桌上,在摊开的祖父日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苏念坐在藤椅上,指尖轻轻摩挲着掌心的玉佩,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心底,带着一种跨越时光的沉静。

这枚玉佩她已经翻来覆去看了不下数十次,从祖父书房的旧木盒里现它的那天起,它就像一颗被时光包裹的谜,引着她一遍遍探寻。此前她只专注于玉佩正面那行模糊的篆字——“清欢渡月,岁晏归宁”,翻遍了祖父留下的古籍,也只查到这八字似与百年前一段未载史册的旧事有关,具体所指却始终模棱两可。

今日的晨光似乎格外不同,柔和却明亮,恰好避开了玉佩表面的包浆,直直照进了玉质深处。苏念下意识地将玉佩举到眼前,对着阳光微微转动,想再看看那行篆字的纹路是否有遗漏的细节。可就在玉佩转动的瞬间,她的目光忽然被边缘一处极淡的痕迹吸引住了。

那痕迹藏在玉佩左侧边缘的弧度里,若不是光线恰好折射,再加上她今日刻意放慢了动作,恐怕再过十年也未必能现。苏念立刻坐直了身子,将藤椅往窗边挪了挪,让更多的阳光落在玉佩上。她屏住呼吸,指尖捏着玉佩的两端,一点点调整角度,直到那处痕迹在光影里清晰起来——那是一道极浅的凹槽,约莫半指宽,顺着玉佩的边缘蜿蜒,像是一道被精心隐藏的接缝。

“怎么会有凹槽?”苏念低声自语,眉头微微蹙起。这枚玉佩她一直以为是完整的一块,玉质温润,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此前摸过无数次,从未察觉有任何异样。她将玉佩凑到鼻尖,仔细端详那道凹槽,现它的深度甚至不足一张纸的厚度,若不是光影勾勒出轮廓,单凭触觉几乎无法感知。

她试着用右手食指的指腹轻轻蹭过凹槽,起初只觉得是玉料本身的纹理,可当指尖顺着凹槽的走向慢慢滑动时,忽然触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凹凸感。那感觉太淡了,像是风吹过水面留下的涟漪,稍纵即逝。苏念心头一动,立刻收回手指,对着阳光再次审视凹槽内部——在光线的斜照下,她终于看清,凹槽深处竟藏着几缕细密的纹路,像是某种图腾的残片,又像是拼接时的暗扣。

难道这玉佩不是完整的?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藤蔓般迅缠绕住她的思绪。她急忙将玉佩放在书桌上,转身从抽屉里翻出放大镜。那是祖父生前常用的旧物,镜框已经有些磨损,镜片却依旧清晰。苏念捏着放大镜,小心翼翼地对准玉佩边缘的凹槽,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放大镜下,凹槽里的纹路终于显露出了清晰的模样。那不是玉料天然形成的纹理,而是人工雕刻的痕迹——几道极细的线条相互交错,形成了半个类似云纹的图案,线条的末端是整齐的切口,显然是被刻意截断的。苏念的心跳骤然加快,她握着放大镜的手微微颤抖,顺着凹槽一点点移动,果然在凹槽的另一端,又看到了半个相同的云纹。

两个半片云纹,恰好能在凹槽的中点处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苏念放下放大镜,指尖再次触碰那两道纹路,指尖传来的细微凹凸感,此刻竟像是在敲击她的心门。她忽然想起,祖父的日记里似乎提到过类似的物件,只是当时她只当是祖父随手记下的闲笔,并未放在心上。

她立刻将目光投向书桌另一端的祖父日记。那本日记已经有些泛黄,纸页边缘微微卷起,是她这段时间翻阅最多的东西。苏念伸手将日记拉到面前,指尖顺着目录快滑动,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字迹里搜寻着关键词。

“玉佩”“分合”“隐现”……她嘴里默念着,手指终于停在了某一页的边缘。那是去年秋天的一则日记,字迹比其他页面要潦草些,似乎是祖父在匆忙中写下的:“夜观旧物,忆及当年所言‘分则隐,合则现’,物是人非,徒留怅然。”

当时她看到这句话时,只觉得是祖父触景生情,感叹岁月流逝,并未深究“分则隐,合则现”究竟指的是什么。可此刻,看着玉佩上那道隐藏的凹槽和半片云纹,这句话突然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心中的迷雾。

“分则隐,合则现……”苏念喃喃重复着这句话,指尖再次拿起玉佩,对着阳光仔细端详。如果这玉佩是“分”的状态,那么它隐藏的是什么?是那行篆字背后的秘密,还是凹槽里的纹路?而“合”又指的是什么?是要找到另一块可以与它拼接的玉佩吗?

她的思绪飞运转,脑海里浮现出祖父书房里的种种旧物。祖父一生喜欢收藏古玩玉器,书房里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各种物件,只是她从小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大,除了这枚玉佩,其他物件她几乎从未仔细看过。难道在那些旧物里,还藏着另一块可以与这枚玉佩拼接的碎片?

苏念放下玉佩,起身走到书房角落的博古架前。博古架上的物件摆放得整整齐齐,显然是祖父生前精心打理过的。最上层是几尊小巧的瓷瓶,中间几层摆放着一些青铜器和砚台,最下层则是几个木盒,里面装着祖父收藏的玉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最下层的木盒一个个拿出来。第一个木盒里装着一枚玉簪,玉质通透,簪头雕刻着一朵完整的玉兰花,显然与她手中的玉佩无关。第二个木盒里是一对玉镯,镯身上刻着缠枝莲纹,质地与玉佩截然不同。第三个木盒打开时,苏念的目光忽然顿住了——那里面装着的,是一块与她手中玉佩质地相似的玉料,只是那块玉料只有半个手掌大小,形状不规则,像是从什么物件上断裂下来的。

苏念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急忙将那块玉料拿出来,转身回到书桌前。她将玉料放在玉佩旁边,仔细对比着两者的质地——同样是温润的白玉,同样带着淡淡的米黄色包浆,甚至连玉料内部的细微棉絮状纹理都一模一样。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块不规则的玉料轻轻往玉佩边缘的凹槽处靠近。玉料的边缘恰好有一道凸起的纹路,与玉佩凹槽里的暗扣形状隐隐相合。苏念屏住呼吸,一点点调整玉料的角度,当玉料的凸起纹路与玉佩凹槽里的暗扣接触的瞬间,只听“咔哒”一声轻响——那声音很轻,却像惊雷般在苏念的耳边炸开。

玉料竟然真的与玉佩嵌合在了一起!

苏念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小心翼翼地扶着嵌合在一起的玉佩和玉料,将它们举到阳光下。此刻,原本隐藏在玉佩凹槽里的半片云纹,与玉料边缘的半片云纹完美拼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祥云图案。更让她惊喜的是,当两块玉料完全嵌合后,玉佩正面那行原本模糊的篆字“清欢渡月,岁晏归宁”,竟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露出了新的变化——篆字的下方,原本空白的玉面上,渐渐浮现出了一行更细的小字。

苏念急忙将嵌合后的玉佩放在书桌上,拿起放大镜对准那行新浮现的小字。放大镜下,那行小字清晰地展现在她眼前,同样是篆体,却比上方的八字更加纤细:“西山之隅,有泉名忘川,泉边植柳,柳下藏荫。”

“西山?忘川泉?”苏念的眉头再次蹙起。她从未听说过有叫“忘川泉”的地方,而“西山”这个称呼太过宽泛,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以“西山”命名的地方,祖父所说的西山,究竟是哪里?

她再次翻开祖父的日记,试图找到与“西山”“忘川泉”相关的记载。可她翻遍了整本日记,除了那一句“分则隐,合则现”,再也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的文字。苏念有些沮丧地放下日记,指尖轻轻敲击着书桌,目光再次落在嵌合在一起的玉佩和玉料上。

难道祖父还有其他的日记,或者其他的遗物,藏着关于西山和忘川泉的线索?她忽然想起,祖父书房的书架最顶层,有一个她从未打开过的木箱子。那个箱子是祖父生前锁着的,钥匙一直挂在他的腰间,直到他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才现钥匙被藏在了书桌的抽屉底层。

苏念立刻起身,搬来一张凳子放在书架前。她踩着凳子,伸手去够书架顶层的木箱子。箱子比她想象中要轻一些,她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抱下来,放在书桌上。箱子的表面刻着简单的回纹,锁孔已经有些生锈,显然是多年未曾打开过了。

她从抽屉里翻出那把从祖父书桌下找到的钥匙,钥匙是黄铜材质的,上面也刻着与箱子上相似的回纹。苏念将钥匙插进锁孔,轻轻转动,只听“吱呀”一声,锁芯应声而开。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木箱的盖子。箱子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几样东西——一本比之前那本更旧的日记,一个小巧的青铜盒子,还有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苏念的目光先落在了那张旧照片上。照片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画面也有些模糊,但依旧能看清上面的人影。照片上有两个人,一个是年轻时的祖父,穿着中山装,身姿挺拔,另一个是个陌生的男子,穿着长衫,手里拿着一块与她手中相似的玉佩。两人站在一座古桥边,身后是一片茂密的柳树林,桥下似乎有水流过,只是画面太过模糊,看不清具体的景象。

苏念的心跳再次加快,她拿起照片,仔细端详着那个陌生男子手中的玉佩。虽然照片模糊,但能隐约看到玉佩的形状与她手中的玉佩相似,边缘似乎也有一道浅浅的凹槽。难道这个陌生男子,就是拥有另一块玉佩碎片的人?

她放下照片,拿起那本更旧的日记。日记的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是用红绳简单地系着。苏念解开红绳,翻开第一页,上面的字迹比之前那本日记更加稚嫩,显然是祖父年轻时写下的。

她快翻阅着日记,目光在字里行间搜寻着。终于,在日记的中间部分,她看到了关于那个陌生男子的记载:“与景之兄相识于西山,兄赠玉佩一枚,言‘此玉分二,待他日合璧,共寻忘川之秘’。”

“景之兄……西山……忘川之秘……”苏念的手指停在这行字上,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原来祖父年轻时真的去过西山,还认识了一位姓景的朋友,两人各有一块玉佩碎片,约定他日合璧,探寻忘川泉的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这位“景之兄”是谁?他手中的另一块玉佩碎片现在在哪里?祖父后来为什么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无数个问题在苏念的脑海里盘旋,让她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她放下旧日记,拿起木箱里的青铜盒子。盒子很小,只有手掌大小,表面刻着与玉佩凹槽里相同的云纹图案。苏念试着打开盒子,却现盒子是锁着的,锁孔很小,形状与普通的钥匙截然不同。她将盒子翻过来,看到底部刻着一行小字:“玉合则盒开。”

“玉合则盒开……”苏念喃喃自语,她立刻将嵌合在一起的玉佩和玉料拿到青铜盒子前。果然,玉佩的背面有一个小小的凸起,恰好与青铜盒子的锁孔形状相合。她将玉佩背面的凸起对准锁孔,轻轻一按,只听“咔哒”一声,青铜盒子应声打开。

盒子里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苏念小心翼翼地将纸条展开,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褪色,却是祖父的笔迹:“念儿亲启。若你看到此信,想必已现玉佩的秘密。此玉原为一对,分藏‘清欢’‘岁晏’二字,合则可见忘川泉之所在。景之兄后人若在,当持另一块玉片与你相见。忘川泉下,藏着你祖母的过往,也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遗憾。切记,凡事量力而行,莫要为了过往,辜负了当下。”

“祖母的过往?”苏念看到“祖母”两个字时,眼眶忽然一热。她从小就没有见过祖母,祖父也很少提起她,只说祖母在她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了。她一直以为祖母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却没想到,她的过往竟然与这枚玉佩、与西山的忘川泉有关。

她握着那张纸条,指尖微微颤抖。原来祖父留下这枚玉佩,不仅仅是为了让她探寻一段旧时光,更是为了让她了解祖母的故事。而那位“景之兄”的后人,是否也在寻找这枚玉佩,寻找忘川泉的秘密?

窗外的晨光渐渐升高,透过窗棂落在苏念的脸上,温暖却带着一丝凉意。她看着手中嵌合在一起的玉佩,看着青铜盒子里的纸条,看着祖父的日记和那张旧照片,忽然觉得,自己似乎被卷入了一段跨越百年的往事里。

那枚曾经看似普通的玉佩,此刻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它不仅承载着祖父和景之兄的约定,承载着祖母的过往,更承载着一段被时光掩埋的秘密。而她,作为祖父的孙女,似乎注定要成为这个秘密的揭开者。

苏念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东西重新整理好。玉佩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贴身的衣袋里,贴着心口的位置,冰凉的触感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她知道,接下来的路或许会很艰难,或许会遇到很多未知的危险,但她必须走下去。

不为别的,只为祖父日记里的那句“物是人非,徒留怅然”,只为纸条上那句“莫要为了过往,辜负了当下”,更只为了探寻那段被时光隐藏的真相,和祖母未曾言说的故事。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的微风带着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远处的天际已经泛起了淡淡的霞光。苏念望着远方,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坚定的力量。她不知道那位景之兄的后人在哪里,也不知道忘川泉究竟藏在西山的哪个角落,但她知道,只要握着这枚玉佩,循着祖父留下的线索,总有一天,她会找到答案。

而此刻,玉佩在她的衣袋里,轻轻贴着她的心跳,像是在回应着她的决心,也像是在等待着与另一块碎片的重逢。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dududu目光所及都将是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