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目光所及都是你是什么意思 > 第80章 另一半金佛(第1页)

第80章 另一半金佛(第1页)

第八十章:另一半金佛

雨丝还沾在青布衫的衣角,带着巷口老槐树的湿意,沈亦臻推老宅木门时,指腹先触到了门环上的铜绿。那铜环比他记忆里更沉些,“吱呀”一声推开时,灰尘在门楣漏下的天光里浮沉,像被惊扰的旧时光。苏清沅跟在他身后,怀里抱着那半尊金佛,锦盒边角硌得她掌心微麻——这是他们从城西废弃古寺的佛龛下寻来的物件,佛身断口处还留着暗红色的锈迹,像是藏了半生的秘密。

“先去堂屋歇会儿?”苏清沅看着沈亦臻站在天井中央怔,他的目光落在墙角那株半枯的兰草上,那是他母亲生前种的,如今竟还剩几片青叶绿着。沈亦臻回过神,喉结动了动,声音里带着点沙哑:“去书房,我记得爹有个盒子。”

老宅的书房在东厢房,门板是厚重的梨花木,上面还留着他小时候用刻刀划下的歪扭刻痕。沈亦臻伸手去推,门板却比想象中紧,他加了点力,才听见“咔嗒”一声,像是门轴里的锈迹被磨开。屋里的霉味混着旧书的纸香扑面而来,窗棂上的糊纸破了几个洞,风从洞里钻进来,吹得书架上的线装书“哗哗”作响。

书案还是当年的样子,紫檀木的桌面被岁月磨得亮,中间放着一方端砚,砚台里的墨早已干涸,结成了深褐色的痂。沈亦臻的目光扫过案头的笔筒、镇纸,最后停在书架最上层的一个紫檀木盒子上——那盒子比他记忆里小些,边角包着铜皮,铜皮上的花纹已经被氧化得黑,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就是这个。”沈亦臻踮起脚,指尖触到盒子时,心脏突然跳得快了些。他记得小时候,有次趁父亲不在,偷偷搬来凳子想够这个盒子,刚碰到边角就被父亲撞见,那是父亲唯一一次对他狠,红着眼眶把他拽开,说“这东西不是你能碰的”。后来他再没敢靠近,直到父亲去年病逝,这盒子就一直留在书架上,像个被遗忘的谜。

苏清沅走过来,帮他扶住书架,生怕他踮脚时碰倒了旁边的书。沈亦臻深吸一口气,双手捧住盒子,入手的重量比他想象中沉,盒子底部似乎还贴着什么东西,隔着木质传来细微的凹凸感。他把盒子放到书案上,指尖在铜扣上摩挲——那铜扣是朵莲花形状,花瓣间卡着细小的锈,他用指甲轻轻抠了抠,锈屑落在案上,像碎掉的时光。

“能打开吗?”苏清沅凑过来,目光落在铜扣上,她看见铜扣内侧刻着一个极小的“沈”字,笔画里积着灰。沈亦臻没说话,试着转动铜扣,刚开始有些滞涩,他加了点力,听见“咔”的一声轻响,铜扣应声弹开。他慢慢掀开盒盖,一股淡淡的檀香从里面飘出来,那香味不似寻常的檀香,带着点清苦,像是在木盒里封了几十年,终于重见天日。

盒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的东西,让沈亦臻和苏清沅同时屏住了呼吸——那是另一半金佛。佛身同样是赤金打造,断口处的弧度与他们带来的那半尊严丝合缝,佛的右手握着一串念珠,每一颗念珠上都刻着极小的梵文,佛的左眼镶嵌着一颗黑色的宝石,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幽光。

“真的是另一半。”苏清沅的声音带着点颤抖,她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的锦盒打开,将那半尊金佛取出来。沈亦臻伸手接过,指尖触到金佛时,能感觉到金属的冰凉,佛身的纹路被工匠打磨得极为细腻,连衣褶的褶皱都清晰可见。他调整了一下角度,将两半金佛的断口对准,轻轻一合——

没有丝毫缝隙。

完整的金佛稳稳地落在紫檀木盒的绒布上,高约一尺,佛身呈跏趺坐,左手托着一个莲台,右手握着念珠,眉心镶嵌着一颗红色的宝石,与左眼的黑宝石相映成趣。佛的衣袍上刻着缠枝莲纹,纹路里还残留着些许金粉,在天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是把整个盛唐的霞光都藏在了上面。

沈亦臻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拂过佛身的纹路,突然摸到佛背有一处细微的凸起。他凑过去细看,现那是一个极小的凹槽,凹槽里刻着一行小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他用指尖擦了擦凹槽里的灰,才看清上面刻的是“开元十七年,敬造此佛,愿家国永安”。

“开元十七年……”苏清沅轻声念出这几个字,眼睛亮了起来,“那是唐玄宗时期,算下来,这尊金佛已经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她伸手碰了碰佛身的缠枝莲纹,指尖能感觉到纹路的凹凸,“你看这工艺,衣褶的层次感,还有宝石的镶嵌手法,都是唐代宫廷造像的风格,这尊金佛,说不定是当年皇家供奉的物件。”

沈亦臻没说话,目光落在佛身的断口处。他仔细看了看,现断口处的痕迹并不是自然断裂,而是有人用利器刻意切割的,切口处还留着细微的划痕,像是切割时有些匆忙。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样子,父亲躺在床上,气息微弱,却一直抓着他的手,说“书房的盒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开”,当时他以为父亲是担心他动了里面的贵重物品,现在想来,父亲是在保护这尊金佛的秘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还记得我们在古寺找到这半尊金佛时,佛龛下的那块石碑吗?”苏清沅突然开口,她的手指轻轻点在佛身的莲花座上,“石碑上刻着‘会昌五年,寺毁佛迁’,会昌年间有过灭佛运动,很多寺庙的佛像都被销毁了,这尊金佛说不定就是那时候被人藏起来的,还被分成了两半,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

沈亦臻点点头,他拿起金佛,翻过来查看底部,现底部有一个圆形的凹槽,凹槽里刻着一个“藏”字。“我爹当年是做古董生意的,会不会是他早年的时候,从别人手里得到了这另一半金佛,知道这是个宝贝,就一直藏在盒子里,连我都不让碰?”他想起小时候,父亲经常在书房里待到大半夜,有时候还会对着这个盒子叹气,当时他不懂,现在才明白,父亲是在守护这个跨越千年的秘密。

苏清沅接过金佛,放在眼前仔细看,佛的面部表情极为生动,嘴角微微上扬,眼神慈悲,仿佛能看透世间万物。她轻轻转动金佛,突然现佛的莲花座可以转动,她试着转了一下,莲花座“咔嗒”一声转了半圈,从座底掉出一张极小的纸卷,纸卷用蜡封着,外面裹着一层油纸,看起来保存得极为完好。

“这里面有东西!”苏清沅的声音有些激动,她小心翼翼地把纸卷捡起来,用指甲轻轻刮掉蜡封,展开油纸,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宣纸,纸上用毛笔写着几行小字,字迹有些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下的。

沈亦臻凑过来,和苏清沅一起看,纸上写着:“金佛分二,一藏古寺,一藏沈宅,非有缘人不能合之。佛身内藏有地宫图,若得此图,可寻开元年间皇家宝藏,然宝藏乃国之重器,切不可私吞,需献于国家,否则必有灾祸。”

“地宫图?”沈亦臻的眼睛猛地睁大,他伸手拿起金佛,仔细查看佛身,现佛的背部有一处可以打开的暗格,暗格用金片封着,上面刻着与纸卷上相同的字迹。他用指尖轻轻抠开暗格,里面果然放着一张极小的丝绢,丝绢上用墨线画着复杂的图案,有山川、河流,还有一个用红圈标注的位置,旁边写着“长安城外三十里,少陵原下”。

苏清沅看着丝绢上的图案,心跳不由得加快:“少陵原是唐代的墓葬区,很多王公贵族都葬在那里,难道这地宫是唐代的皇家地宫?”她想起之前在古寺找到的那半尊金佛,佛龛下的石碑上还刻着“护佛人苏氏”,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祖上可能就是守护金佛的人,而沈亦臻的祖上,或许就是另一个守护者。

“我爹从来没跟我说过这些。”沈亦臻的手指轻轻抚摸着丝绢,丝绢的质地极为柔软,上面的墨线虽然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眼神,那眼神里有担忧,有期盼,现在他终于明白,父亲是希望他能找到完整的金佛,现里面的地宫图,却又担心他会因为宝藏而迷失自己。

雨已经停了,阳光从窗棂的破洞里照进来,落在金佛上,佛身的金光在阳光下愈耀眼,连佛脸上的细小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沈亦臻把金佛放回紫檀木盒里,盖上盒盖,铜扣“咔嗒”一声扣紧,像是把千年的秘密重新封存。

“我们该怎么办?”苏清沅看着沈亦臻,她知道这个现意味着什么,皇家宝藏、唐代地宫,这些都是足以震动考古界的东西,可纸卷上写着“需献于国家”,他们不能私藏。

沈亦臻看着窗外,天井里的兰草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他想起父亲常说的话:“物件有灵,该归哪里,自有定数。”他转过身,握住苏清沅的手,语气坚定:“明天我们就去博物馆,把金佛和地宫图交给考古专家,这是国家的东西,应该让它挥该有的价值。”

苏清沅点点头,她看着沈亦臻的眼睛,里面映着金佛的光芒,也映着他们共同的决心。老宅的风又吹了进来,这次不再带着霉味,反而有了些暖意,像是跨越千年的守护,终于在这一刻,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沈亦臻把紫檀木盒抱在怀里,盒子的温度透过衣料传到皮肤上,像是在传递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和苏清沅走出书房,木门在身后轻轻关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像是在时光的长卷上,写下了新的篇章。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dududu目光所及都将是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