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目光所及都是你什么歌 > 第152章 山区的发现(第3页)

第152章 山区的发现(第3页)

苏念则走到那几块断裂的石碑前,蹲下身,用手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土和苔藓。石碑的材质是当地常见的青石,表面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大部分字迹都已经模糊不清,但她还是耐心地逐字辨认着。

“亦臻,你看这块碑!”苏念突然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

沈亦臻立刻走了过去。只见苏念指着的那块石碑上,虽然大部分字迹已经无法辨认,但有几个字却依稀可见——“光绪十五年”“修缮”“捐赠”。

“真的有修缮的记载!”沈亦臻的眼睛也亮了起来,“虽然字迹不全,但能印证账本上的记录,说明当年的修缮确实是真实生过的。”

王大爷也凑了过来,看着石碑上的字迹,连连点头:“对!就是光绪年间修的!我爷爷说过,那次修缮之后,山神庙可气派了,香火也更旺了。”

三人继续在遗址中探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苏念在地基的角落里现了几片破碎的瓷片,她小心翼翼地捡起来,仔细观察着瓷片的釉色和纹饰。

“这是清末的青花瓷片。”苏念的语气带着几分肯定,“釉色温润,纹饰线条流畅,跟曾曾祖父捐赠的古瓷瓶或许有关联。”

沈亦臻接过瓷片看了看,赞同道:“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仅凭瓷片,还无法确定就是账本中记载的瓷瓶。”

就在这时,沈亦臻的目光被地基中央的一块石板吸引了。那块石板比周围的石条要大一些,表面似乎有被撬动过的痕迹。他走过去,用力推了推石板,石板竟然微微晃动了一下。

“这里好像有空隙。”沈亦臻说道。

苏念和王大爷立刻围了过来。三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石板挪开,下面竟然露出了一个半米见方的土坑,土坑里铺着一层干燥的草木灰,草木灰下面,放着一个用粗布包裹着的物件。

“这是什么?”王大爷惊讶地说道。

苏念的心跳瞬间加快,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物件从土坑里拿了出来。包裹的粗布已经变得又干又脆,轻轻一碰就碎成了粉末,露出了里面的东西——那是一个青铜镜!

青铜镜的直径大约有十几厘米,边缘有些磨损,但镜面依然能隐约映照出人影,镜背上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饰,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氧化生锈,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工艺十分精湛。

“是青铜镜!”苏念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账本上记载的,曾曾祖父捐赠的青铜镜!”

沈亦臻也难掩激动,他接过青铜镜,仔细观察着镜背的纹饰和边缘的磨损痕迹,语气笃定:“从工艺和氧化程度来看,这确实是清末的青铜镜,应该就是苏廷芳先祖当年捐赠的那一面!”

王大爷看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这就是当年苏先生捐赠的宝贝?竟然藏在这儿了!”

“应该是当年山神庙坍塌时,有人特意把它藏在这里的。”沈亦臻推测道,“用草木灰防潮,再用石板掩盖,显然是经过精心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

苏念抚摸着青铜镜冰凉的表面,心里百感交集。百年的时光流转,山神庙早已化为废墟,而这面青铜镜,却在地下静静地沉睡了百年,如今终于重见天日。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一份跨越百年的传承,见证了曾曾祖父的善举,也见证了云岭山村民对文化遗产的守护。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苏念的眼眶再次湿润,这一次,是喜悦和感动的泪水。

三人继续在土坑里探查,可惜没有再现其他文物。但仅仅是这一面青铜镜,已经让他们感到无比满足。

“有了这本账本和这面青铜镜,就能完整印证曾曾祖父当年的捐赠事迹了。”苏念说道,语气中满是欣慰,“我要把这些现整理成资料,补充到苏家的家族档案里,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亦臻点头:“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联合当地的文物部门,对山神庙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勘探,说不定还能现更多有价值的遗存。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个契机,进一步推动云岭山的文化保护工作,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

王大爷在一旁听着,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没想到我们云岭山还有这么珍贵的宝贝,还有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以后,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里的遗址,不能让这些宝贝再被埋没了。”

下山的时候,苏念小心翼翼地抱着装有青铜镜的盒子,脚步格外轻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山间的空气清新宜人,鸟儿的歌声也格外悦耳。

回到村委会,消息已经传开了,不少村民都聚集在院子里,想要看看从山神庙遗址里找到的青铜镜。苏念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拿出青铜镜,给村民们展示讲解。

村民们看得啧啧称奇,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神色。“原来我们村里还有这么值钱的宝贝!”“苏小姐的先祖真是大善人,为我们村做了这么大的好事!”“以后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宝贝,不能让它们再丢了!”

议论声中,老周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激动的神色:“苏小姐,沈先生,我刚才给县文物局打了电话,他们说马上派专家过来看看,还说要把这个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呢!”

“太好了!”苏念和沈亦臻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

接下来的几天,县文物局的专家赶到了云岭山。经过专业的鉴定,确认了那几本账本是清末的珍贵史料,青铜镜是清末的真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文物局不仅将山神庙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计划对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建立一个小型的展示馆,展示账本、青铜镜以及遗址中现的其他遗存。

苏念和沈亦臻也没闲着,他们一边协助文物局的专家进行工作,一边继续向村民们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村民们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不少人主动把家里的旧物件拿出来让专家鉴定,还有人自组织起来,轮流看护山神庙遗址,防止有人破坏。

离别的那天,村民们都来送行。王大爷特意给他们装了满满一筐自家种的核桃和板栗,握着他们的手,依依不舍地说道:“苏小姐,沈先生,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村的历史,也让我们懂得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以后有空,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

“一定!”苏念用力点头,眼眶有些湿润,“王大爷,周主任,还有各位乡亲,谢谢你们的照顾和支持。这里的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你们的帮助。以后有任何关于文物保护的事情,随时联系我们。”

沈亦臻也说道:“山神庙的修缮和展示馆的建设,我们会继续关注和支持。希望这里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云岭山的故事。”

车子缓缓驶离云岭山,苏念回头望去,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丽。她的手中,紧紧握着一本复印的账本,身边的箱子里,放着那面历经百年风雨的青铜镜。

“这次的收获,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多。”沈亦臻握住她的手,语气中满是感慨。

苏念点头,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不仅是找到了曾曾祖父的佐证,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云岭山播下了文化保护的种子。我想,这也是曾曾祖父希望看到的。”

车子一路向前,驶向远方。苏念知道,这次云岭山之行,只是她文物保护之路的一个驿站。未来,还有更多的文物需要守护,更多的历史需要挖掘,而她会带着曾曾祖父的精神,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传承,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苏家的文物保护历史,因为这本清末的账本和青铜镜,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段生在山区的意外现,也成为了苏念和沈亦臻心中,一段温暖而珍贵的记忆,激励着他们在文化保护的道路上,携手并肩,越走越远。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dududu目光所及都将是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