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目光所及都是你的句子 > 第102章 银锁的线索(第1页)

第102章 银锁的线索(第1页)

o章:银锁的线索

苏念攥着那枚小银锁走出沈氏老宅时,秋阳正斜斜地挂在西天,把石板路上的梧桐叶染成半金半褐的模样。风卷着落叶擦过鞋面,她却浑然不觉,指尖反复摩挲着锁身“平安”二字的刻痕——那是母亲留给她唯一的遗物,是童年记忆里睡前摩挲着入眠的温热,如今却成了勾连起苏家与沈家隐秘过往的钥匙。

她没有直接回租住的公寓,而是绕了三条老街,停在一家挂着“老冯银艺”木牌的铺子前。铺子门面不大,木门上的铜环被岁月磨得亮,玻璃窗里摆着几样银镯、长命锁,样式都是旧时候的老款,与周围装修新潮的店铺格格不入。苏念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姑娘,看点什么?”柜台后传来苍老的声音,一位头花白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用细棉线擦拭着一只银簪。他便是店主冯师傅,是苏念祖父生前常来的老友,也是业内少有的懂老银器修复与鉴定的手艺人。

苏念走到柜台前,将银锁轻轻放在铺着深蓝色绒布的台面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冯爷爷,我想让您帮我看看这枚锁,您还记得我吗?我是苏敬山的孙女,苏念。”

冯师傅抬起头,老花镜滑到鼻尖,他眯着眼打量苏念片刻,突然放下手中的银簪,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凑近柜台仔细端详那枚银锁:“敬山的孙女?难怪看着面熟。这锁……是你母亲的东西吧?当年你母亲出嫁,你爷爷还来我这儿打了对银镯当陪嫁,跟这锁的样式很像。”

苏念的心猛地一揪,眼眶瞬间热。祖父从未跟她提过这些细节,可冯师傅的话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深处模糊的片段——小时候她曾在祖父的旧箱底见过一对银镯,上面的莲花纹与这银锁锁扣处的纹样如出一辙,只是后来再也没找到过。

“冯爷爷,您说得对。”苏念稳住情绪,指尖轻轻点了点银锁的锁扣,“这锁是我小时候弄丢的,前些天意外看到它在别人手里,我想知道这锁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藏着什么东西?”

冯师傅闻言,眉头微微皱起,他拿起银锁,凑到窗边的自然光下,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放大镜,仔仔细细地检查锁身的每一处细节。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银锁上,反射出柔和的银光,锁扣处的莲花纹因为常年摩挲,边缘已有些圆润,却依旧能看出当年工匠的精湛手艺。

“这锁是‘宝兴成’的活儿。”冯师傅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笃定,“‘宝兴成’是清末民初京城有名的银楼,专做达官贵人的定制银器,你看这‘平安’二字的刻法,线条细而不弱,拐角处藏着暗纹,是‘宝兴成’独有的‘铁线描’工艺。寻常人家的银锁可没有这么讲究。”

苏念屏住呼吸,听冯师傅继续说下去。她知道祖父曾收藏过几件“宝兴成”的银器,却没想到母亲的这枚银锁竟也出自那里,这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渊源?

冯师傅又用指尖敲了敲银锁的侧面,侧耳听着声音,眉头皱得更紧了:“不对,这锁的声音不对。”他说着,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各种细小的工具,“老银锁的锁芯都是实心的,敲起来声音应该是浑厚的,可这锁……你听。”

他再次敲击银锁侧面,这次苏念听得真切,那声音比普通银器更清脆,尾音里还带着一丝细微的空响。冯师傅拿出一把特制的小镊子,小心翼翼地插入锁芯的缝隙,轻轻一撬,只听“咔嗒”一声轻响,锁芯的一侧竟缓缓弹开,露出一个不足指甲盖大小的夹层。

苏念的心跳瞬间加,她紧紧盯着那个夹层,手心已经沁出了汗。冯师傅用镊子夹出一张叠得极小的纸条,纸条是米黄色的,纸质已经泛黄脆,似乎一碰就会碎掉。他将纸条放在绒布上,用指尖轻轻展开,动作慢得像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纸条展开后,上面只有一行娟秀的小楷,字迹虽然有些模糊,却依旧能辨认出是“槐安路号”五个字。苏念看到这行字时,瞳孔骤然收缩,几乎是脱口而出:“槐安路号……那不是沈氏集团老宅的旧址吗?”

冯师傅抬眼看了她一眼,将纸条轻轻推到她面前:“姑娘,这地址对你来说很重要?”

“是……是很重要。”苏念的手指微微颤抖,她拿起纸条,凑近鼻尖,似乎能闻到淡淡的墨香与岁月的气息,“沈氏集团的老宅就在槐安路号,我前段时间一直在那里修复文物。可这锁里为什么会藏着这个地址?冯爷爷,您知道‘宝兴成’当年会不会在银器里藏东西吗?”

冯师傅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宝兴成’做银器讲究‘诚’,很少会在器物里藏私。不过清末那几年时局乱,有些人家会把重要的地址、信物藏在银器夹层里,一来银器不易损坏,二来不易引人注意。你这锁的夹层做得极为隐蔽,若不是我常年跟老银器打交道,也现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念拿着纸条,心里翻江倒海。母亲当年为什么要在银锁里藏下沈氏老宅的地址?这地址又指向什么?是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还是记录着什么秘密?她想起祖父日记里写的“银锁为证,恩怨难断”,难道这枚银锁里的纸条,就是解开恩怨的关键?

“冯爷爷,谢谢您。”苏念将纸条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又把银锁捧在手心,“这锁和纸条对我太重要了,今天多亏了您。”

冯师傅看着她,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姑娘,我跟你爷爷认识几十年,知道苏家这些年不容易。这老银器里藏着的往往不是宝贝,是麻烦。你要是遇到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苏念眼眶一热,点了点头,又向冯师傅道谢后,才拿着银锁走出铺子。夕阳已经沉得更低了,老街的路灯次第亮起,暖黄的灯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沿着街边慢慢走,指尖反复摩挲着口袋里的纸条,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各种疑问。

沈亦臻为什么会有她丢失的银锁?银锁里的地址为什么是沈氏老宅?母亲当年藏下这个地址,是为了让她找到什么?还有祖父日记里的“沈氏有恩于苏家,亦有愧于苏家”,这恩与愧,又和这银锁、这地址有什么关系?

无数个疑问像一团乱麻,缠绕在苏念的心头。她走到街角的公交站,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突然想起沈亦臻那天在书房整理东西时的模样——他看到银锁时,脸上没有丝毫惊讶,似乎早就知道银锁的存在。他到底还知道些什么?

苏念掏出手机,翻到沈亦臻的联系方式,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却迟迟没有按下。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开口,是直接问他银锁的来历,还是先去槐安路号看看?沈氏老宅如今虽然已经改造成了办公区,但旧址的主体建筑还在,或许能找到些线索。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沈亦臻来的消息:“苏小姐,关于文物顾问的邀请,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如果有任何疑问,我们可以再谈。”

苏念看着那条消息,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无论自己愿不愿意,这枚银锁、这个地址,已经把她和沈亦臻、和苏家与沈家的过往紧紧绑在了一起。她深吸一口气,回复道:“沈总,我想先去槐安路号看看,有些事情想确认一下,或许看完之后,我就能给你答复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