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目光所及全是你什么意思 > 第11章 试探的晨雾(第1页)

第11章 试探的晨雾(第1页)

第十一章:试探的晨雾

清晨五点半,天还蒙着一层薄纱似的雾。沈氏老宅的青石板路沾着露水,踩上去能听到细微的“吱呀”声,那是水汽浸透了木质回廊的榫卯,在晨光里慢慢舒展的响动。西厢房的窗棂没关严,雾霭裹着老宅特有的木香钻进来——那是百年樟木家具散出的温润气息,混着庭院里石榴树新抽的嫩芽味,落在苏念的梢,轻轻打了个转。

苏念坐在八仙桌前,面前摊着那枚清代鸾鸟纹玉佩。她没开灯,只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捏着一支特制的钨钢探针,悬在玉佩背面的裂纹上方。探针的针尖细得像丝,距离玉面不过两毫米,她的手腕纹丝不动,只有睫毛随着呼吸轻轻颤动——这是祖父教她的第一课,“修复文物要像给蝴蝶整翅,手要稳,心要静,得让文物觉得你是在陪它说话,不是在‘修’它”。

此刻,探针的影子落在裂纹末端那处凹陷上,苏念的目光透过放大镜,死死盯着那片模糊的区域。昨天清理到这里时,探针曾轻轻顿了一下,像是碰到了什么硬东西,可当时光线太暗,她没敢贸然再动——和田白玉的质地脆,尤其是这枚玉佩年代久远,内部结构早已疏松,稍有不慎就会让裂纹扩大,把可能藏在里面的东西彻底毁了。

“苏”字的轮廓在放大镜里若隐若现,笔画的边缘还沾着细小的土黄色积灰,那是百年前玉料氧化后留下的痕迹。苏念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指尖的探针差点晃了晃。她赶紧深吸一口气,把注意力拉回玉面,可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祖父临终前的模样——老人躺在病床上,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她的手腕,指甲几乎嵌进她的肉里,反复念叨着“沈家人……别信……也别走远……”,话没说完就断了气。

那时候她才十八岁,只当祖父是病糊涂了,没把“沈家人”这三个字放在心上。直到三天前,她拿着沈氏集团的邀请函走进这座老宅,看到沈亦臻那张冷得像冰的脸,听到他说“这枚玉佩是沈家传家宝”时,祖父的话才突然在耳边响起来。原来祖父说的“沈家人”,就是沈亦臻的家族?那祖父没说完的话里,到底藏着什么?

“吱呀——”

西厢房的门被轻轻推开,老陈的声音带着晨露的湿气传进来:“苏小姐,您起得真早。沈总让我送早餐过来,说您修复文物费神,得吃点热乎的。”

苏念赶紧把探针收回来,抬头看向门口。老陈穿着一身深灰色的中山装,袖口熨得笔挺,手里端着一个描金的白瓷托盘,托盘上摆着一碗莲子粥、一碟酱瓜、两个蟹黄包,还有一小碟切好的水晶梨。热气从粥碗里冒出来,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的水珠,落在托盘边缘,晕开一圈浅浅的水痕。

“老陈,麻烦您了。”苏念站起身,伸手去接托盘。指尖碰到粥碗的瞬间,一股暖意顺着指尖往上爬,一直传到心口。她低头看着碗里的莲子,颗颗饱满,煮得软糯,连粥油都泛着淡淡的米香——这不是酒店早餐里那种煮的粥,是需要用砂锅慢炖两个小时,还要时不时搅拌才会有的口感。

“沈总特意吩咐厨房做的,”老陈把托盘放在八仙桌上,顺手拉了把椅子坐下,“说您前几天提过,早上喜欢吃点清淡的。对了,沈总还说,您要是需要更细的清理工具,库房里有当年给故宫修复文物时剩下的套装,都是进口的钨钢探针和细毛刷,您随时说,我这就去取。”

苏念的手顿在粥碗上方,心里泛起一阵异样的涟漪。她和沈亦臻总共没说过几句话,第一次见面时他还带着压迫感的审视,嫌她修复时间太长,怎么突然会留意她“喜欢吃清淡的”?她想起昨天下午,沈亦臻站在窗边看她修复时,袖口沾着的一点浅褐色粥渍——那时候她还觉得奇怪,像沈亦臻这样的人,怎么会让袖口沾上这种“不体面”的痕迹,现在才明白,他大概也是刚吃完早餐就过来了。

原来他也会吃这样家常的早餐,不是永远像块没有温度的冰。苏念舀了一勺粥放进嘴里,莲子的清甜混着米香在舌尖散开,她突然想起小时候,祖父也是这样,每天早上给她炖一碗莲子粥,说“女孩子吃莲子好,能定心”。眼眶微微热,她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工具,把那点情绪压了下去。

老陈坐了一会儿,又叮嘱了几句“有需要随时叫我”,就起身离开了。西厢房里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粥碗里热气升腾的细微声响。苏念慢慢吃完早餐,把碗碟收进托盘,然后重新坐回八仙桌前,拿起那枚玉佩。雾已经散了,阳光透过窗棂落在玉面上,折射出温润的光泽,鸾鸟的翅膀纹样在光线下格外清晰,连羽毛的纹路都看得一清二楚。

她重新拿起探针,这次换了一盏可调节亮度的台灯,把光线调到最柔和的档位,慢慢凑近玉佩背面的裂纹。针尖一点点清理着积灰,每动一下,都要停顿几秒,观察玉料的反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石榴树影子慢慢拉长,庭院里传来麻雀的叫声,偶尔还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可苏念却像没听见一样,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她和手里的玉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在看什么?”

冷不丁的男声突然从门口传来,苏念吓了一跳,手一抖,探针差点碰到玉面。她赶紧稳住手腕,抬头看向门口,心脏还在砰砰直跳。

沈亦臻站在门口,穿着一身深灰色的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可袖口却卷到了小臂,露出腕上那块简约的黑色机械表——和第一次见面时的冷硬相比,多了几分随意。他的头似乎刚整理过,梢还带着一点湿润的光泽,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身上还沾着淡淡的晨露味。

“沈总。”苏念放下探针,站起身,“我在清理玉佩背面的裂纹,昨天现这里好像有东西。”

沈亦臻没说话,迈步走进西厢房。他的脚步声很轻,落在青石板地上几乎没什么声音,可苏念还是觉得空气里的压迫感重了些。他走到八仙桌旁,没像往常一样站在几步开外,而是直接俯身,目光落在玉佩上,呼吸轻轻扫过苏念的手背。

苏念的手不自觉地往后缩了缩,指尖碰到了桌边的笔记本。那是她昨天画的刻字草图,上面用铅笔标注了“光绪二十三年”的推测,还有几个模糊的字痕轮廓。

“你怎么确定是光绪年间的?”沈亦臻的声音比平时柔和些,没有了之前的冷硬,甚至还带着一点刚睡醒的沙哑。他的目光落在草图上,手指轻轻点了点“约”字的笔画,“馆阁体的风格在道光、咸丰年间也很流行,你凭什么断定是光绪?”

苏念心里一动。他果然懂行,不是那种只看重文物价值、不懂修复的外行。她定了定神,指着玉佩上“约”字的收笔处:“沈总您看,这个‘约’字的收笔带着一点圆钝感,而且笔画的边缘有细微的‘飞白’——这是光绪年间馆阁体的典型特征。道光、咸丰年间的馆阁体更注重‘方劲’,收笔会更锐利。另外,您再看玉料表面的氧化层,厚度大概在o毫米左右,根据和田白玉的氧化度,这个厚度刚好对应光绪年间的文物。”

她故意顿了顿,抬头看沈亦臻:“当然,我只是根据经验判断。如果沈总不信,可以找权威鉴定机构来复核,用碳十四测年法确认年代,这样更准确。”

她其实是在试探。她想知道,沈亦臻对这枚玉佩的关注,到底是因为母亲的回忆,还是因为背后可能藏着的秘密。

没想到沈亦臻只是轻轻点头,目光从草图上移开,落在她的脸上:“不用,我信你。”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苏念的心跳又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桌上的工具,不敢再看他的眼睛。她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顶,带着一丝探究,还有一丝她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你祖父……也是做文物修复的?”沈亦臻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苏念的手猛地一顿,手里的探针“当”的一声掉在桌上。她赶紧捡起探针,抬头看向沈亦臻,眼神里带着一丝警惕:“沈总怎么知道?”

她从没跟沈亦臻提过祖父的事,老陈也只是知道她从小跟着祖父长大,没说过祖父的职业。沈亦臻怎么会知道祖父是做文物修复的?

沈亦臻避开她的目光,转头看向窗外的石榴树。阳光落在他的侧脸,把他的睫毛映得格外清晰,平时冷硬的线条也柔和了些。“老陈说的,”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回忆什么,“说你小时候跟着祖父在修复室长大,还没上小学就会用小锤子敲碎旧瓷片,分辨瓷土的质地。”

苏念的心里松了口气,可随即又提起了另一个疑问。老陈为什么会跟沈亦臻说这些?老陈是沈家的老人,按理说不该随便跟主人家提起客人的私事。难道是沈亦臻特意问的?

“你祖父……现在还在做修复吗?”沈亦臻又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苏念握着探针的手紧了紧,指尖泛白。祖父已经去世五年了,这是她心里最柔软的伤口,从来没跟外人提起过。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情绪,声音有些沙哑:“祖父五年前就去世了。”

沈亦臻的身体顿了一下,转头看向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歉意:“对不起,我不该问这些。”

“没事。”苏念摇摇头,重新拿起玉佩,“沈总要是没别的事,我想继续清理刻字了,争取早点弄清楚里面的内容。”

她想结束这个话题,不想再提起祖父,更不想在沈亦臻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

沈亦臻没再追问,只是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她。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刚好落在苏念的手边。苏念低着头,假装专注地清理刻字,可眼角的余光却总能看到他的影子,心里像揣了只兔子,跳个不停。

她能感觉到,沈亦臻开始好奇她的过去,就像她好奇那枚玉佩的秘密一样。他们原本是两条平行的线,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商界新贵,一个是普通的文物修复师,本该没有任何交集。可因为这枚藏着刻字的鸾鸟纹玉佩,因为祖父临终前的话,他们的人生开始慢慢靠近,像两滴落在宣纸上的墨,正慢慢晕开,分不清彼此的边界。

沈亦臻站了一会儿,没再说话,转身轻轻带上房门,离开了西厢房。

苏念听到房门关上的声音,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放下探针,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石榴树。阳光已经升得很高了,雾早就散了,庭院里的露珠也被晒干,只剩下石榴树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她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翻开那页画着刻字草图的纸。指尖落在“苏”字上,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沈亦臻的试探,老陈的话,祖父的临终遗言,还有这枚玉佩上的刻字,像是一个个碎片,正慢慢拼凑出一个她从未知道的过往。

她不知道这个过往里藏着什么,是恩情,还是恩怨?但她知道,从她走进这座老宅,拿起这枚玉佩的那一刻起,她就再也没法置身事外了。沈亦臻,还有他背后的沈家,注定会和她的人生紧紧绑在一起。

苏念重新拿起探针,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不管刻字里藏着什么秘密,不管苏家与沈家的过往是什么,她都要查清楚。不仅是为了祖父的遗言,也是为了弄明白,自己和沈亦臻之间,到底藏着怎样的羁绊。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玉佩上,鸾鸟的纹样在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展翅欲飞。西厢房里很安静,只有探针清理积灰的细微声响,还有苏念平稳的呼吸声。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dududu目光所及都将是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