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咸鱼少女 > 第3章 微光燎原与资本的蛛网(第1页)

第3章 微光燎原与资本的蛛网(第1页)

上节:暗室微光与“不务正业”的突围

星耀文娱内部,因林晓月那份石破天惊的提案而引的暗流,并未随着会议结束而平息,反而像投入静湖的巨石,涟漪扩散至每一个角落。支持者暗自期待,观望者屏息凝神,而反对者,则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构筑着防线。

林晓月的办公室,成了这暗流涌动的漩涡中心。她心知肚明,王总那句“资源有限”和“严格论证”是绵里藏针的拒绝。等待正式审批,无异于坐以待毙。前世社畜的经验告诉她,有时候,真正的突破,源于规则边缘的“不务正业”和既定框架外的“先斩后奏”。

她没有将全部希望寄托在那份尚未提交的、注定会引来更多扯皮的可行性报告上。相反,她启动了一个代号为“微光”的秘密计划。

“微光”计划的执行场地,是公司地下二层一间几乎被遗忘的、堆满陈旧道具和废弃器材的杂物室。在赵小暖如同小松鼠般勤快地搬运和打扫下,这里被清理出一片空间,搬来了几台性能尚可的、从技术部“借调”来的闲置电脑和简易录音设备。这里,成了林晓月、苏瑾,以及少数几个被赵小暖展起来的、对现状不满且拥有相应技能的年轻员工的“秘密基地”。

灯光是临时拉线的白炽灯,光线不算明亮,甚至有些晃眼,但却足以照亮每个人眼中那簇被点燃的、名为“创造”的火苗。

苏瑾是“微光”的核心。她不再是那个被评价为“执拗”、“难以管理”的问题练习生,而是变成了一个眼神专注、近乎贪婪地汲取着一切养分的创作者。林晓月为她带来了大量另一个世界成功的独立音乐人案例、各种先锋与流行融合的音乐风格分析,以及更重要的——无条件的信任和有限的、但至关重要的创作自由。

“这里没有‘应该’唱什么,只有‘你想’表达什么。”林晓月对苏瑾说,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把你的那些小样,变成完整的、有力量的作品。编曲、配器,我们一起想办法,技术不够,想法来凑。”

与此同时,林晓月也开始着手《山海幻想录》概念短片的“地下”筹备。她避开了制作部那套冗长且可能泄密的流程,直接找到了公司里一位因为坚持艺术风格而屡被排挤、却技术扎实的动画师老周,以及两个刚毕业、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原画师新人。

她将那份泛黄的设定集摊开在他们面前,没有空泛的指令,只有充满诱惑力的描绘:“想象一下,白泽踏云而行,鳞片在月光下流动着清辉;夔牛怒吼,声浪如同实质般震荡山海……我们不做宏大的叙事,只做三分钟极致的视觉奇观,让每一帧画面,都流淌着东方的韵律和幻想的美感。”

老周那双因长期面对电脑而略显浑浊的眼睛,在听到这番话后,骤然亮了起来。他摩挲着设定集上粗糙却灵动的线条,声音有些沙哑:“沈副总……您真的觉得,这些东西……能成?”

“不做,怎么知道不能?”林晓月反问,语气笃定,“我们需要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样品’,而不是一份停留在纸上的‘计划’。”

资金是最大的问题。正式渠道走不通,林晓月动用了自己作为“沈明薇”的私人积蓄,虽然相对于动画制作是杯水车薪,但用于支付老周他们少量的加班补贴和购买一些必要的软件插件,勉强够用。她甚至开始研究这个世界的众筹平台规则,思考着是否能在项目初期,就以一种更贴近观众的方式,获取支持和验证市场。

地下室的空气混杂着灰尘、电脑散热以及外卖咖啡的味道,并不好闻。但在这里,没有层层审批的桎梏,没有冷嘲热讽的目光,只有键盘敲击声、画笔摩擦数位板的沙沙声、以及苏瑾偶尔试唱时,那带着探索和不确定、却无比真诚的歌声。

这微光,微弱,却顽强地在rporate巨兽的腹地深处,悄然燃烧。

而在林晓月不知道的层面,一场关于她,关于星耀未来的暗战,也已悄然拉开帷幕。

沈家老宅,书房。

沈瀚山听着李秘书的汇报,内容不仅包括林晓月在公司的“明面”举动——与王总的据理力争,更包括了她在“暗面”的行动——那个位于地下二层的“微光”计划,以及她动用私人积蓄的细节。

老人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身影几乎与身后那排顶天立地的深色书架融为一体。他手中把玩着一对光泽温润的核桃,规律的摩擦声在寂静的书房里回响。

“她倒是……懂得变通。”沈瀚山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如同古井无波,“知道正面强攻不行,就另辟蹊径。”

李秘书垂手而立,小心翼翼地问:“老爷,是否需要……适当干预?王总那边,似乎对沈小姐的动作有所察觉,最近与星瀚资本的人接触更为密切了。”

沈瀚山沉默了片刻,目光掠过书桌上那份关于星瀚资本背景的调查报告。那是一家近两年崛起的私募基金,背景复杂,作风凌厉,擅长杠杆收购和资本运作,在业界名声毁誉参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必。”最终,他淡淡开口,手中的核桃出清脆的碰撞声,“让她自己去碰。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雨。把网撒开一点,看看能捞出些什么。”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更远的棋局。林晓月是他投入棋盘的一着险棋,而王至诚,乃至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则是这盘棋上必须拔除的钉子,或者……用来磨砺这把新刀的磨刀石。

“是。”李秘书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书房门合上,沈瀚山缓缓起身,走到窗边。夜色深沉,只有零星几点灯火,如同旷野中孤独的萤火。他嘴角那抹极淡的弧度再次浮现,带着一丝冷酷的期待。

雏鹰展翅,总要经历坠落的危险,才能学会真正的翱翔。

中节:综艺试水与“意外”的对手

就在林晓月在地下室奋力点亮“微光”的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伴随着风险,主动敲响了门。

赵小暖兴冲冲地跑进地下室,因为激动,脸颊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大佬!机会!有个机会!”

她手里挥舞着一张制作精美的邀请函,是当下正火的一档网络综艺——《闪光练习生》的飞行嘉宾邀请。这档节目聚焦于未出道的练习生,以其残酷的淘汰机制和戏剧性的冲突剪辑而备受争议,但流量极高。

“节目组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我……哦不,是知道了我和您的关系,”赵小暖喘着气,眼睛亮得惊人,“他们想邀请我作为‘明星学姐’性质的飞行嘉宾,参与下一期的录制,主要是对练习生进行一些指导和点评,增加话题度!”

林晓月接过邀请函,快浏览着条款。这确实是一个极好的曝光机会。赵小暖形象甜美,性格活泼,又有“沈家世交”(虽然是旁支)的神秘背景,很容易制造话题。如果能借此机会崭露头角,无疑能为她后续进入娱乐圈铺平道路,也能侧面为星耀,为她林晓月正在艰难推动的“新路线”造势。

然而,风险同样明显。《闪光练习生》节目组以“魔鬼剪辑”闻名,擅长放大矛盾,制造争议。赵小暖性格单纯,万一被恶意剪辑,很可能口碑尽毁。

“小暖,你想去吗?”林晓月放下邀请函,认真地看着她。

“想!”赵小暖毫不犹豫,用力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向往和一丝紧张,“我知道有风险,但是……我想试试!我想站在舞台上,想被更多的人看到!而且,”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一些,却更加坚定,“我也想帮您,帮星耀……不能所有压力都让您一个人扛着。”

看着她眼中那份混合着梦想与义气的光芒,林晓月心中一动。她想起了前世自己刚入行时,那种抓住一切机会、不顾一切的冲劲。

“好。”林晓月拍了拍她的肩膀,“去可以,但我们要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月暂时放下了地下室的工作,化身成为赵小暖的临时经纪人兼公关顾问。她搜集了《闪光练习生》过往所有的节目视频,仔细分析每一位固定嘉宾的说话风格和节目组的剪辑套路,甚至研究了网络舆论对各类事件的反应模式。

她为赵小暖设计了几个简单却易于记忆的“记忆点”——比如一个标志性的鼓励手势,一句真诚而不矫饰的点评金句:“你的努力,我在台下看到了。”她反复叮嘱赵小暖,无论节目组如何引导,保持真诚和善良是底线,但同时,要机灵,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落入话语陷阱。

“记住,你是去展示你自己的,不是去当节目组剧本的提线木偶。”林晓月最后叮嘱道。

赵小暖用力点头,将林晓月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

录制当天,林晓月无法亲临现场,只能通过后台的实时监控画面,紧张地关注着。看着赵小暖穿着精心挑选的、既不失甜美又带点个性的服装走上舞台,看着她在镜头前虽然有些青涩,却努力保持镇定,用她特有的阳光气息和那份被林晓月点拨过的、略带“人间清醒”色彩的点评,与练习生和嘉宾互动。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直到……节目进行到中场,一位戴着面具、身份神秘的“踢馆选手”登场。

当那个身影出现在舞台上,甚至还未开口,仅仅是一个站姿,一种气场,就让后台监控前的林晓月,瞳孔骤然收缩。

那身形,那隐约可见的侧脸轮廓……太熟悉了。

是苏瑾?!

怎么可能?!她怎么会在这里?!以这种方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