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咸鱼少女要翻身全部攻略 > 第6章 迷雾中的棋手(第1页)

第6章 迷雾中的棋手(第1页)

上节:调查组的双刃剑

星耀文娱的办公区,仿佛一夜之间被无形的寒流侵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粘稠的、名为“审查”的压抑。每个人的脚步声都下意识放轻,交谈声压低,连打印机吐纸的声响都显得格外刺耳。董事会特别调查组的进驻,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池塘,激起的不是浪花,而是令人窒息的漩涡。

调查组的组长姓严,一位头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独立董事。他的眼神锐利如鹰,看人时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接审视灵魂深处的账本。他带来的两名助理,一男一女,同样表情寡淡,行动利落,像两台精密运行的仪器。他们占用了一间最大的会议室,门上贴着“临时调查办公室”的打印纸条,那扇门开合之间,仿佛能吞噬掉所有的秘密和勇气。

王至诚展现出了与他平日庸碌形象截然不同的“高效”与“配合”。他亲自为调查组安排一切所需,笑容可掬,语气谦和,仿佛一位尽心尽力配合上级检查的模范员工。然而,在这层温良恭俭让的表皮之下,冰冷的暗流正悄然涌动。林晓月通过赵小暖那个逐渐成型的小小“情报网”,得知王至诚正在逐个“约谈”关键部门的中层管理者,话语间或明或暗地施压,提醒他们“谨言慎行”,“认清谁才是真正掌握局面的人”。

“大佬,财务部的刘经理刚才从王总办公室出来,脸色很不好看。”赵小暖像只受惊的小兔子,溜进林晓月的办公室,压低声音汇报,“还有艺人经纪部的张总监,听说昨天和王总密谈了很久……”

林晓月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山海幻想录》的项目资料。她揉了揉眉心,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这种无处不在的、软刀子割肉般的内耗,让她这个前世只想安稳摸鱼的社畜,感到由衷的疲惫和烦躁。

“好想摆烂啊……”她在心里哀嚎,“为什么我要在这里玩什么宫心计?让我回去躺着刷剧点外卖不行吗?”

然而,目光扫过桌上苏瑾那《逆风行》的手写歌词,看到窗外楼下偶尔经过的、抱着画板行色匆匆的老周,她那点咸鱼念头又被强行压了下去。她可以摆烂,但那些因为信任她而重新燃起希望的人呢?他们可能会被这潭浑水彻底吞没。

“知道了。”林晓月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小暖,把我们所有关于《山海幻想录》和苏瑾项目的资料,包括在地下室工作的每一个时间节点、人员投入、甚至订外卖的票据,全部整理出来,形成完整的、可追溯的时间线和证据链。主动提交给调查组。”

“全部?”赵小暖有些惊讶,“那不是……”

“示敌以弱,也要光明正大。”林晓月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带着倦意的冷笑,“我们越坦荡,有些人就越会跳脚。把水搅浑,才能让真正的大鱼露出水面。”这是她前世在无数次会议和审查中学到的宝贵经验——有时候,绝对的透明,反而是最好的防御。

当天下午,林晓月亲自将厚厚一摞资料送到了严组长的临时办公室。她的态度不卑不亢,语气平静:“严组长,这是您要求提供的,关于我分管期间所有项目的详细资料。包括星耀文娱近期备受关注的《山海幻想录》概念短片项目,以及练习生苏瑾的相关情况。所有流程、投入、产出,均在列,欢迎核查。”

严组长抬起眼皮,镜片后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想从她平静的外表下看出些什么。最终,他只是微微颔:“沈副总效率很高。我们会仔细核验。”

接下来的几天,调查组果然找了不少人谈话。气氛愈紧张。当苏瑾被叫去问话时,林晓月的心也提了一下。她了解苏瑾的性格,担心她在压力下会说出什么过激的言论,或者被对方引导掉入语言陷阱。

然而,苏瑾回来时,表情虽然比平时更冷硬几分,眼神却异常清澈。她对林晓月说:“他们问我对公司旧制度的看法。我说了,我说那样的制度,就像给鸟儿镀金的笼子,看起来华丽,却会磨掉它飞行的力气。”她顿了顿,看向林晓月,声音很低,却很坚定,“我还说,现在……至少有人愿意试着打开笼子了。”

林晓月怔住了。看着苏瑾那双纯粹而执拗的眼睛,她心里那点因为被迫营业而产生的怨气,忽然就消散了不少。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无法真正摆烂的原因——总有一些人,一些梦想,值得去守护,哪怕过程如此糟心。

调查,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双刃剑,既带来压迫,也开始映照出不同人面具下的真实面容。

中节:数据迷雾战

王至诚的反击,比林晓月预想的更为卑劣和直接。他显然深知,在商业世界里,有时候冰冷的数字,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具杀伤力,也更容易伪造。

一份经过“精心加工”的财务报表副本,被匿名递交到了调查组,并很快在部分董事和小股东中间流传开来。这份报表极力夸大《山海幻想录》项目的“实际”投入,将林晓月动用私人积蓄支付的少量补贴、利用闲置设备的折旧、甚至员工自愿加班的时间成本,都折算成惊人的天文数字,与项目目前“微不足道”的预期收益(仅指意向,尚无正式合同)进行对比,得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结论:沈明薇副总主导的项目,是严重违背商业规律、挥霍公司资源的无底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说那个动画片烧了几千万?”

“果然是不知民间疾苦的大小姐,拿公司的钱玩票呢!”

“怪不得王总要反对,这谁顶得住啊……”

类似的议论,如同病毒般在公司的各个角落滋生蔓延。就连一些原本对林晓月抱有同情的中立派,看到那份看似“铁证如山”的假报表,也开始动摇。

林晓月得知消息时,正在地下室的临时办公点,和老周讨论短片最后一段特效的渲染问题。赵小暖气冲冲地跑下来,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那份流传的假报表截图。

“大佬!他们太无耻了!这根本就是污蔑!”赵小暖脸涨得通红,声音都带着颤音。

林晓月接过手机,快浏览了一遍,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这种栽赃陷害的手段,在她前世见过的职场倾轧中,不算最高明,但足够恶心人。

“唉,我就想安安静静搞点创作,怎么就这么难呢?”她叹了口气,语气里是货真价实的无奈和想躺平的渴望。她怀念起刚穿越来时,那种虽然格格不入但至少不用操心这些破事的日子。

但抱怨归抱怨,该动的脑子一点不能少。她很清楚,在这种数据构成的迷雾战中,解释和愤怒都是苍白的,唯有拿出更真实、更有力的数据,才能破局。

“小暖,”她放下手机,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动用你的‘情报网’,想办法拿到财务部没有被修改过的原始数据,特别是过去三年,王总亲自批准的、那些最终打了水漂或者收益惨淡的‘传统项目’的详细账目。”

“老周,你把我们项目实际的所有支出,大到软件授权,小到买咖啡提神,每一笔都列出来,要精确到分。还有,把我们这个项目从启动到出成果,实际用了多少时间,也精确到小时。”

“我们要做一个对比模型。”林晓月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不是要比谁花钱多,而是要比,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资源投入,不同的运作模式,能产生怎样截然不同的价值!”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地下室灯火通明。赵小暖凭借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和逐渐扩大的“人脉”,竟然真的从几个对王总不满的财务部基层员工那里,拿到了关键数据。老周和几个年轻人则埋头整理着己方的开支记录。林晓月则运用她前世做ppt和数据分析练就的技能,将这些庞杂的数据,整合成一个清晰、直观的成本效益对比动态模型。

当她被调查组再次传唤,进行质询时,王至诚也在场,脸上带着一丝胜券在握的假笑。

严组长将那份假报表推到林晓月面前,语气严肃:“沈副总,关于这份报表反映的问题,你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吗?”

林晓月没有看那份报表,而是直接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了会议室的投影仪上。

“严组长,各位,”她的声音平静无波,“我认为,判断一个项目的价值,不能只看投入的绝对数字,更要看其效率、创新性和未来潜力。这里有一份我们制作的对比模型,或许能更客观地说明问题。”

屏幕亮起,动态图表开始流转。左边,是《山海幻想录》项目真实的时间线和投入柱状图,金额远低于流言,且清晰标注了每一笔钱的去向;右边,则是王总过去主导的几个“大制作”项目的同类数据,投入巨大,周期冗长,最终收益却低得可怜,甚至亏损。

“我们可以看到,”林晓月用激光笔指点着屏幕,“《山海幻想录》项目,从创意提出到概念片完成,用时不到两个月,总投入(包括折算成本)仅为传统同类项目的十分之一不到。但它已经获得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和多家平台的合作意向,潜在价值远投入。”

“而某些传统项目,”她的激光笔移到右边,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无形的锋芒,“投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我们的资源和时间,最终产出的,却可能是堆积在仓库里的滞销周边,或者豆瓣评分不及格的烂片。请问,哪一种模式,更符合公司的‘利益’?哪一种,才是真正的‘资源浪费’?”

她用数据说话,用对比呈现,没有一句直接指责王至诚,但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对方脸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