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存有一张漫漶词纸,上面写着《满江红》。其实晏怀微也有一张,她的词纸上写着的是《转调满庭芳》。
那是李清照留给她的。
昔年她嫁去齐家之后,就再没了随意出门的资格。齐家舅姑为了管教新妇,不仅不许她参与词社聚饮,甚至连旧日友人也必须全部断了交往。
至于出清波门去t?拜访位于城外的李宅,那更是想都别想的事。
期间有好几次,恰逢节庆,她向舅姑做小伏低,求他们允她去看看大妈妈,可那二人却说什么都不同意。
他们并不认识那位住在城外的女词人,但隐约知道她是北人南来,且听说她不守妇道,专做些女子不该做之事。
“哎哟喂,这还了得?北边都是些么头么脑的人,可别沾惹。”阿姑捏起帕子掩住口鼻,仿佛闻到了什么令人反胃的气味儿。
“以后这种事,休要再提。”阿舅捋着颌下胡须,表情严肃。
直到她被齐耀祖摔了一脸休书跑回娘家,这才终于得到了久违的自由,可以再次出城去看望大妈妈。
可也是那时她才知道……原来大妈妈早已不在人世。
“阿姐说自己没什么好物什,也给不了你什么,就想着把这些银钱都攒下来,给你添些嫁妆。”李迒说着,将一只大肚子钱匣交给晏怀微。
——阴阳两隔,惟余此物,权作念想。
晏怀微用颤抖的双手从李迒手中接过钱匣,钱匣子很沉,如同她的心情一样沉。
“她给我留书信了吗?”晏怀微问。
李迒摇头:“没有。”
从李宅出来之后,晏怀微既没雇轿也没僦车,而是抱着那只钱匣,木愣愣地往前走。
她也不知自己要走去何处,也不知前方是什么,只是觉得心头憋得不行,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快到清波门的时候,晏怀微蓦地蹲在地上,实在是走不下去了。
她将钱匣子放在面前,摆好,打开它。
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银钱,而是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笺——晏怀微蓦然心波掀动,大妈妈到底给她留了书信!
晏怀微轻手轻脚打开那张薄纸,但见上面写着九个字:“酴醾落尽,犹赖有梨花。”(注1)
这是昔年大妈妈所填《转调满庭芳》的其中一句。原词填于绍兴初年,至如今,已是将近二十年光阴倥偬。
二十年前,李清照渡江初来,眼见江南芳草池塘,心头却只余千行哀愁,凄凄惨惨戚戚。
二十年后,为了一个曾短暂陪伴过她的江南小姑娘,她在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刻,再次提笔写下满庭芳。
可她已是风烛残年的老媪,眼也花了,手也抖了,运笔极其滞涩,字也写得歪歪斜斜。
晏怀微就这样捏着词纸蹲在清波门外,浑身瑟索,眼泪似玉珠断线,无声悲哭。
因为她读懂了,读懂了大妈妈留给她的这句话。
——酴醾落尽,犹赖有梨花。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
“怀微,谢谢你。”——
作者有话说:【注释】
1、李清照的这首《转调满庭芳》,目前流传下来的有许多不同版本:第一个是阙字(失字)版,第二个版本是“酴釄落尽,犹赖有残葩”,第三个版本是“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本书出于故事情节需要,取“犹赖有梨花”一句。
第70章九回肠她一眼也没敢看向赵清存
午后大约申时三刻,齐耀祖办完了他那桩要紧事,因心里惦记着折磨晏怀微,早早便回到齐宅。
这男人趾高气扬地走进柴房,原以为会看到一个又冷又饿、暗自抹泪的女子,谁知入眼却是晏怀微裹着一件灯笼纹锦莲蓬衣平静地坐着,而桌上则放着吃罢肉羹的空碗。
齐耀祖一眼就认出,莲蓬衣是他那妾室郑淑花的。
“你还挺会收买人心,才刚回来就把小娘拉拢了。”
“她是很贤淑的女子,你该对她好些。”晏怀微平静地回答。
齐耀祖发出一声嘲笑:“别扯什么贤淑不贤淑,我接她进门,纯粹是因为她肚子争气。不像你,你就是只不下蛋的鸡。”
晏怀微挑起眼角睨视面前这男人,只觉此人的卑劣简直天菩萨来了都救不了,再没什么话好说。
齐耀祖最烦的就是晏怀微这种冷眼,每次看到这眼神,他都忍不住冒火。
想当初他之所以盯上晏怀微,除了想借对方的才女名头为齐家脚店招揽生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她纯净温柔。
与她初见时,他故意去摸她的手,其实这是一个赌局——他在试探,看她是会大叫大嚷,反手甩自己一个耳光,还是会选择忍耐退让。
结果便是,他赌赢了。
晏怀微身上几乎囊括了小家仕女的所有美好品性。她清雅娴静,善解人意,不争不抢,待人接物温柔大方,宁愿自己受委屈也要给旁人留脸面——这些品性就像鲜美的嫩肉,吸引着齐耀祖这种恶犬上前品尝。
可是现在,齐耀祖发现,他这位知书达理的前妻已与以往全然不同。
她眼中出现了一种决绝的清光,那是可以豁出一切的、不管不顾的疯。
齐耀祖想,这女人跳了一回江,真把自己给跳疯了,现在给她一把刀她恐怕都敢杀人。
想到杀人,忽地便忆起自己在德化坊陋巷里挨的那一簪子;想到那一簪子,胸口的伤处又开始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