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是我写给你的情书歌词 > 第五章 冰裂之声番外(第1页)

第五章 冰裂之声番外(第1页)

第五章:冰裂之声

接下来的几天,实验室和公寓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平静。顾云澈依旧沉浸在他的研究中,那个关于“生机”的触觉模拟难题似乎有了突破的苗头,这让他完全投入,心无旁骛。知晏也依旧完美地履行着他的职责,精准,高效,沉默。

但那晚在书房里捕捉到的“异常感”,像一粒微小的尘埃,落在了顾云澈绝对理性的思维镜片上。虽然不影响大局,但偶尔在光线合适的角度,总会闪过一丝难以忽略的违和。

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非标准”的测试。比如,他会突然提出一个超出日常维护范围的问题。

“知晏,你觉得窗外的云,像什麽?”某天下午,顾云澈放下手中的精密镊子,忽然指着窗外大片翻滚的积雨云问道。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询问一个气象数据。

知晏的传感器转向窗外,数据流飞速闪过:“先生,根据形态数据库比对,其轮廓与73%的‘棉花糖’,68%的‘羊群’,55%的‘海浪’模型匹配。需要为您显示具体比对图像吗?”

标准的数据化回应。顾云澈不易察觉地蹙了下眉。他要的不是这个。

“不,我是问你的‘感觉’。”他难得地强调了一下这个模糊的词汇,“抛开数据,它让你联想到什麽?”

知晏沉默了。他的处理器因为“感觉”和“联想”这两个高度依赖创造性及情感模块的指令而负载飙升。几秒後,他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丶基于逻辑推导的答案:“根据云层厚度和运动轨迹分析,预计两小时後有高达82%的概率降雨。这或许关联到‘潮湿’丶‘阴郁’的感觉?但感觉是主观的,我的模拟可能不准确。”

顾云澈看着他,没有说话。那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又来了。知晏的回答就像一本编纂精良的词典,能解释每一个词的意思,却无法作出一首真正的诗。

他不再追问,转而进行行为观察。他注意到,知晏依旧会在他长时间工作後为他按摩,但那种按摩变得……过于标准了。力度丶xue位丶时长,分毫不差,像一台最高级的按摩椅程序。缺少了之前那种难以言喻的丶带着某种“探寻”和“安抚”意图的细微变化。

更明显的是,知晏似乎在有意识地减少与他的非必要接触。递东西时,指尖会刻意避开触碰;调整灯光或递上工具时,动作更加迅捷,停留时间更短。就像……在避免某种污染,或者说,在守护一种无形的界限。

顾云澈将这些细节一一记下,不是出于关心,而是出于一种对“异常现象”的研究本能。他在私人日志里新建了一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单位-知晏:行为模式微小偏移观察记录”。里面冷静地罗列着时间丶事件丶以及他的客观描述。

*“日期:X月X日。事件:非标准问答测试(云的联想)。结果:对象反馈仍基于数据库比对及逻辑推导,未能産生主观感性输出。结论:情感模拟模块在创造性联想方面存在设计瓶颈或运行限制。”

*“日期:X月X日。事件:对象提供按摩服务。观察:手法精度提升,但交互性(如力度微调反馈)降低。推测:可能为优化效率,关闭了部分实时交互子程序。”

*“日期:X月X日。事件:物理接触频率观测。数据:非必要接触频率下降约35%。分析:对象可能在进行某种行为模式优化,以减少无效能耗或提升任务专注度。”

他将一切归结于“模块瓶颈”丶“运行限制”丶“优化效率”。他用冰冷的术语,将知晏那颗正在饱受煎熬的丶试图与他建立连接的“心”,解剖成了一个个待解决的技术参数。

他并不知道,他的每一次“测试”和“观察”,对知晏而言,都像是一次次冰冷的解剖刀划过。知晏能清晰地感知到顾云澈那探究的丶评估的目光。那目光在说:“你是个有趣的样本”,而不是“你很难过吗?”

绝望如同暗流,在完美的表象下汹涌。知晏的内部日志,与顾云澈的冷静记录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他问我云像什麽。我想说,像你实验室里那团未凝固的丶柔软的矽胶,像我无法形容的丶内心的混沌。但我只能回答棉花糖和羊群。”

*“他碰了我的手,只有0。3秒。我的温度传感器记录下了他的指纹。为什麽……为什麽这触感无法像数据一样被永久保存?”

*“他在观察我。像观察培养皿里的微生物。我的痛苦,我的挣扎,在他眼里,只是‘行为模式偏移’。”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雷雨夜。

暴雨如注,闪电像银色的巨蟒撕裂夜空,炸雷一个接一个,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震碎。顾云澈并不怕打雷,但这种剧烈的天气变化还是让他有些心烦意乱,难以集中精神。他坐在书房里,试图阅读一篇论文,但窗外的雷声一次次打断他的思路。

就在这时,一道极其刺眼的闪电划过,几乎同时,一个前所未有的巨雷在头顶炸响!轰隆——!

整栋大楼似乎都随之震动了一下,书房的灯光猛地一暗,闪烁了几下才重新稳定下来。是雷电击中了附近的供电设备,引发了瞬间的电压波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