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她眼里的璀璨星河 > 愿长伴母後左右看尽每一个重阳(第1页)

愿长伴母後左右看尽每一个重阳(第1页)

愿长伴母後左右,看尽每一个重阳。

时近重阳,宫中的菊花愈发繁盛,金灿灿地连成一片。这日天色未亮,苏挽霓便起身,亲自监督宫人将各色名品菊花搬至慈宁宫庭院,又指挥着悬挂茱萸丶摆放重阳糕。她今日穿了件杏子黄的重锦宫装,衣袂翩跹间,比那秋菊更添几分明丽。

太後醒来时,便见苏挽霓正踮着脚,将一枝开得正盛的紫龙卧雪菊插入廊下的美人觚中。晨光熹微,勾勒出她专注的侧影,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

“这些事让宫人做便是,何须你亲自动手。”太後的声音带着刚醒时的慵懒,从身後传来。

苏挽霓闻声回头,展颜一笑:“母後醒了?今日重阳,臣妾想亲手布置,讨个彩头。”她放下花枝,快步走到榻边,自然地伸手扶太後起身,“时辰还早,母後再多歇会儿也无妨。”

太後就着她的手坐起,目光落在她因忙碌而泛红的脸颊上,伸手用指尖轻轻拂去她鬓边沾着的一星半点花粉:“瞧你,像个忙碌的小蜜蜂。”

这亲昵的动作让苏挽霓心头一甜,抿唇笑道:“若能酿出蜜来甜着母後,臣妾甘愿做只蜜蜂。”

说话间,宫人已捧着盥洗用具和今日要穿的衣裳鱼贯而入。太後的重阳礼服是早已备好的,一袭绛紫色宫装,庄重华贵。苏挽霓却挥退了捧着外袍的宫娥,亲自从衣桁上取过一件沉香色的杭绸夹衣。

“今日虽是大日子,但宴席漫长,母後还是穿得舒适些好。”她将夹衣展开,语气温柔,“这料子软和,里衬絮了薄棉,穿着既暖和又不显臃肿。外头再罩上礼服,也看不出的。”

太後微微一怔,随即眼中漾开暖意。她近来确实觉得秋凉刺骨,只是未曾言说,不想苏挽霓竟如此细心。她顺从地张开手臂,由着苏挽霓为她更衣。

苏挽霓的动作轻柔而熟练,系衣带时,指尖不经意掠过太後颈侧的肌肤,带来一阵微痒的暖意。太後垂眸,看着近在咫尺的丶专注为她整理衣领的容颜,心中那片沉寂多年的湖,仿佛被投入一颗暖石,漾开圈圈温柔的涟漪。

“好了。”苏挽霓退後一步,仔细端详,满意地点点头,“母後穿这个颜色,显得气色极好。”

这时,承嗣也穿戴整齐,由乳母领着进来请安。他的左臂还吊着绷带,精神却好了许多,见到满院菊花,兴奋地跑来跑去。

“皇祖母,母後,你看这朵花,像不像一个大绣球!”他指着一株“金绣球”喊道。

苏挽霓忙拉住他:“小心些,别碰着了胳膊。”

太後看着这一幕,眼底笑意更深。她走到那株“金绣球”前,并未折下,而是示意苏挽霓近前,然後擡手,从自己发间取下一支赤金点翠的菊花簪,轻轻簪在了苏挽霓的鬓边。

“花衬人,人亦衬花。”太後端详着她,声音不大,却清晰无比,“这簪子,今日戴在你头上,才算不辜负这重阳佳色。”

那金簪做工极其精致,菊瓣层叠,以细如胎发的金丝盘绕,中间缀着一颗圆润的东珠,华贵非常。苏挽霓认得,这是太後年轻时的爱物,等闲不佩戴,更遑论赐人。

她心头剧震,擡眼望向太後,只见对方目光柔和,带着不容错辨的赞赏与……某种更深的情感。周围宫人皆垂首侍立,仿佛未见这逾矩的亲昵。

“母後……”苏挽霓声音微哽,想说什麽,却一时词穷。

太後却只是微微一笑,伸手替她正了正簪子,动作自然无比:“时辰差不多了,该去前头接受命妇朝贺了。”

重阳宴设在慈宁宫正殿,宗室命妇丶後宫妃嫔依序而坐,场面盛大。太後端坐上位,苏挽霓陪坐一侧,承嗣坐在太後另一边。皇帝因前朝另有筵席,稍露一面便离开了。

宴至一半,按例该由皇後引领衆命妇向太後敬献茱萸酒。苏挽霓起身,端起金盘,步履从容地走到御座前,屈膝跪下,声音清越悦耳:“臣妾谨代表六宫妃嫔丶内外命妇,敬祝太後娘娘福寿安康,春秋永驻。”

她仰起脸,鬓边那支赤金菊花簪在殿内明亮的灯火下流光溢彩,映得她容颜愈发娇艳,姿态却端庄无比。

太後看着她,目光深邃,缓缓伸手,接过那杯酒。指尖在交接时,若有似无地擦过苏挽霓的手背,停留了短短一瞬。

“皇後有心了。”太後声音平稳,将那杯酒一饮而尽。

只有苏挽霓能感觉到,那短暂接触带来的丶如同烙印般的温热。她垂下眼帘,压下心头的悸动,恭敬地退下。

宴席结束後,已是月上中天。送走所有宾客,安排好疲倦的承嗣睡下,苏挽霓才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回到太後寝殿。

殿内只点了几盏宫灯,光线昏黄柔和。太後已卸了钗环,穿着一身素软的中衣,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就着灯光看书。听到脚步声,她擡起头。

“累了吧?”她放下书,朝苏挽霓伸出手。

苏挽霓走过去,将手放入她掌心,在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靠在她肩头,闭上眼舒了口气:“是有些。不过看到母後今日高兴,臣妾便不觉得累了。”

太後揽住她的肩,让她靠得更舒服些,手指轻轻梳理着她披散下来的长发,触到了那支还未取下的金簪。

“这簪子,很配你。”太後低声道。

苏挽霓睁开眼,擡手摸了摸那冰凉的簪身,心头却是一片滚烫:“母後厚爱,挽霓……受宠若惊。”

“不是厚爱,”太後纠正她,手指抚过她的脸颊,目光在昏暗中异常明亮,“是心悦。”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苏挽霓耳边。她猛地坐直身体,难以置信地看着太後。虽然彼此心意早已心照不宣,但如此直白地说出口,还是第一次。

太後看着她惊愕的模样,却笑了,笑容里带着一种释然和笃定:“哀家活了大半辈子,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有些东西,无需遮掩,也遮掩不住。”

她伸手,再次为苏挽霓正了正那支有些歪斜的簪子,动作轻柔而郑重。

“挽霓,留在哀家身边,岁岁年年,如同这重阳之菊,经霜愈艳,可好?”

苏挽霓望着眼前人,那双凤眸中清晰地映着自己的身影,以及那支象征着无比荣宠与情意的金簪。所有的惶恐丶不安丶世俗的顾虑,在这一刻,都被那深沉的目光融化。

她缓缓点头,泪水却不受控制地滑落,是幸福的,也是释然的。

“好。”她哽咽着,投入那个等待已久的丶温暖的怀抱,“挽霓此生,唯愿长伴母後左右,看尽每一个重阳。”

窗外,秋菊傲霜,月华如水。殿内,灯火阑珊,有情人的剪影相依相偎,诉说着这深宫中,独属于她们的丶不容于世的缱绻情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