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在上海的女人和故 > 第7章 破晓前的转舵(第1页)

第7章 破晓前的转舵(第1页)

医院走廊那漫长而煎熬的一夜,终于在窗棂间透入第一缕熹微的晨光时,宣告结束。那光,是清冷的,带着冬日特有的、尚未被城市喧嚣完全浸染的纯净,悄无声息地漫过光洁的地板,驱散了部分由荧光灯营造出的、令人心头慌的惨白。肖霄坐在手术室外冰凉的金属长椅上,保持着几乎同一个姿势已经数个小时,身体因为长时间的紧绷和缺乏活动而显得僵硬,关节出细微的酸涩声。眼中布满了蛛网般密集的血丝,下巴上也冒出了一层青黑色的、坚硬的胡茬,整个人看上去憔悴而沧桑。

然而,与这副疲惫躯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那双眼睛。那里面,昨夜还充斥着的茫然、焦虑与近乎被压垮的无力感,此刻已被一种异常清亮、锐利的光芒所取代。苏晨在进入手术室前,留给他的那个平静中带着鼓励的眼神,以及她昨夜那番如同暗夜明灯般的点拨,像是一剂强效的强心针,不仅暂时压制了他对手术结果的恐惧,更在他那艘即将被商海怒涛倾覆的事业孤舟上,竖起了一座清晰而坚定的航标。

当那扇标志着生命禁区的手术室大门上方,“手术中”三个猩红的字体无声亮起时,肖霄感到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下,呼吸有瞬间的停滞。但他迅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将那份几乎要破膛而出的担忧死死摁住。他不能再让混乱的情绪主导自己。此刻,他必须将大脑运转起来,将苏晨那个闪烁着生活智慧的“服务到家”的构想,迅转化为一个具体、可行、能够立刻稳住公司局面的作战方案。这不仅仅是为了拯救生意,更是对妻子那份在危难时刻仍心系于他的、沉甸甸的情意与信任的最好回报。

他从随身携带的、皮质边缘已经有些磨损的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个厚厚的、封面印着公司ogo的笔记本和一支黑色的英雄牌钢笔。他翻到崭新的一页,略微沉吟,便俯下身,将笔记本垫在膝盖上,开始奋笔疾书。笔尖划过纸张,出急促而有力的沙沙声,在这片弥漫着消毒水和等待焦灼气息的寂静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的……充满力量。

他先写下了几个粗犷有力的大字:“‘晨光’服务升级计划(暂定名)”。以妻子的名字嵌入其中,既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无声的誓言。

然后,他开始梳理框架:

一、核心理念:摒弃与外资巨头在价格、规模上的正面硬碰。转向构建基于“极致服务”与“深度人情”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口号暂定:“买得放心,用得省心——xx商贸,服务到您家!”(xx为公司名称)

二、具体举措:

成立“迅捷服务队”:立即从公司现有员工中,抽调一批手脚麻利、沟通能力尚可、熟悉本地道路的年轻员工,进行紧急培训,配备统一的服装(考虑醒目的颜色,如橙色或蓝色)和交通工具(优先购置一批燃油助动车,机动灵活)。主要负责小件商品的快配送上门。

组建“老师傅安装团”:这是关键!立刻通过王大锤留下的那些已经部分转入正行的兄弟的人脉,以及李卫东的老关系,高薪诚聘一批拥有扎实水电、木工、五金安装手艺、且为人可靠、有耐心的退休老师傅或资深技工。给予他们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和提成,签订正式合同,进行标准化服务流程培训(如进门穿鞋套、完工清理现场、耐心讲解使用注意事项等)。

服务范围与承诺:

·凡在公司旗下渠道(包括合作的百货柜台及未来可能的自营店)购买的商品,无论金额大小,市区范围内一律免费配送(大件、远距离可酌情收费)。

·所有需要安装、组装的商品,如灯具、置物架、简易家具、卫浴五金等,提供免费上门安装服务。

·建立“客户服务卡”制度。每次服务完毕,由服务人员填写,记录客户信息、购买商品、服务内容,并留下一个专门的售后服务热线电话(考虑申请一个容易记忆的号码)。承诺非人为损坏的小问题,在一定期限内提供免费上门查看。

宣传与推广:

·立即设计印制一批宣传单页和海报,突出“免费送货、免费安装、贴心服务”的核心卖点。在所有合作百货柜台醒目位置张贴、放。

·联系《新民晚报》、《申江服务导报》等本地影响力较大的生活类媒体,尝试投放软文广告,讲述一个本土企业如何通过“贴心服务”与市民共度时艰、应对外资竞争的故事(可适当模糊处理vcd项目的失利,重点强调服务转型)。

成本与风险控制:

·承认初期投入会增加(人员工资、车辆、物料等)。但这笔钱,必须花!可以看作是构建品牌护城河、提升客户粘性的长期投资。

·重新评估vcd库存。立即停止进货。对现有库存,采取两种方式快止损:一是寻找二三线城市或乡镇渠道,降价批;二是考虑作为“服务套餐”的赠品或捆绑销售品,尽快回笼资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银行紧急沟通,说明公司正在进行积极的业务转型,展示“晨光计划”的潜力和决心,争取贷款展期或新的流动资金支持。

他写得很快,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仿佛苏晨的那番话,不仅给了他方向,更疏通了他此前被各种复杂数据和焦虑情绪堵塞的思维管道。他不再纠结于那些看不懂的模型和预测,而是将全部注意力聚焦在如何将“服务”这两个字,做到极致,做出温度。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当手术室上方的红灯骤然熄灭,那扇沉重的门被从里面推开时,肖霄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猛地站了起来,膝盖上的笔记本和钢笔滑落在地,出啪嗒的声响。但他顾不上了,所有强行压抑的担忧在这一刻汹涌而出,他一个箭步冲上前,目光死死地盯住走在最前面、摘下口罩的主刀医生刘主任。

刘主任的脸上带着手术后的疲惫,但眼神是平和而带着一丝宽慰的。他看着紧张得几乎无法呼吸的肖霄,轻轻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地说道:“手术很成功。肌瘤已经完整剔除,术中出血量控制得很好。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过后就会送回病房。接下来,就是好好恢复和休养了。”

一股巨大的、足以让人虚脱的狂喜和reief(解脱感)瞬间击中了肖霄!他腿一软,几乎要站立不住,连忙伸手扶住了墙壁。眼眶不受控制地热,视线迅模糊,他用力眨着眼睛,连声对刘主任和后面的医护人员说着:“谢谢!谢谢你们!太感谢了!”声音哽咽,带着劫后余生般的颤抖。

确认苏晨被平安送入复苏室观察后,肖霄靠着墙壁,缓缓滑坐到地上,捡起掉落的笔记本,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失而复得的珍宝。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混合着对妻子安然无恙的巨大庆幸,充盈了他的四肢百骸。家庭的警报暂时解除,现在,他必须全力以赴,去应对另一场战斗!

他没有再多做停留,深深地望了一眼复苏室的方向,然后毅然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医院。清晨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带着凛冽的清醒感。他坐进车里,没有立刻动,而是再次翻开笔记本,看着上面墨迹未干的计划,眼神锐利如鹰。

他直接驱车赶往公司,甚至没有回家换下那身带着医院气息的衣服。到达公司时,距离正常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写字楼里空荡而安静。他让值班的保安打开了大门,径直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先拨通了李卫东家的电话。

“卫东,是我。”肖霄的声音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苏晨手术很成功,现在在恢复。你听我说,现在有件更重要紧急的事情,需要立刻办!你马上到公司来,同时通知所有部门主管,八点半,不,八点整!准时到大会议室开会!任何人不得迟到!”

他没有在电话里多说,但李卫东从他那异常严肃和紧迫的语气中,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应承下来。

八点整,公司大会议室内,所有接到通知的主管们都已经到齐。不少人脸上还带着疑惑和些许的不安,显然都隐约听说了vcd项目的不利和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当肖霄推开会议室的门走进来时,所有人都愣了一下。他们看到的肖总,与平日里那个虽然严肃但总是衣着得体、精神饱满的形象截然不同——他眼窝深陷,胡茬凌乱,西装外套有些褶皱,身上似乎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但他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里面燃烧着一种他们许久未曾见过的、混合着疲惫与极度亢奋的火焰。

肖霄没有废话,甚至没有坐下。他径直走到会议室前方,将那份连夜写就的笔记本摊开在桌上,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地开口:

“各位,长话短说。公司目前遇到的困难,大家可能都知道了。vcd项目,我们判断失误,造成了重大损失和资金压力。对此,我作为最终决策人,负全部责任!”

他开门见山的自我担责,让在场的一些老部下动容,也让杨帆羞愧地低下了头。

“但是!”肖霄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现在不是追悔和沮丧的时候!天塌不下来!我昨天想了一夜,也得到了一位‘高人’的指点,找到了一个可能让我们绝处逢生的路子!”

他拿起粉笔(会议室还保留着黑板),在黑板上用力写下了两个大字:“服务”!粉笔与黑板摩擦,出刺耳却振奋人心的声响。

“外资巨头很强,他们的模式很新,价格很有优势。但我们不要忘了,这里是上海,是我们的主场!他们可以拼价格,拼规模,但他们拼不了这个——”他用力敲了敲黑板上的“服务”二字,“他们拼不了我们几十年在这座城市里摸爬滚打积累下来的人情世故,拼不了我们对街坊邻里的了解,更拼不了我们愿意弯下腰、踏破脚板去提供的,‘送到家、装到好、教到会’的贴心服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开始详细阐述“晨光计划”的构思,从迅捷服务队的组建,到老师傅安装团的核心作用,再到免费配送安装的承诺和客户服务卡制度的建立。他没有引用任何复杂的数据模型,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如何通过极致服务,重新赢得顾客信任、构建公司新护城河的蓝图。

“……我们可能暂时会少赚一点,前期投入会大一点。但是,只要我们把这‘服务’两个字,刻进我们公司的骨子里,做成别人无法模仿的招牌,那么今天失去的,未来我们会加倍拿回来!而且,拿得更稳,更长久!”

他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仿佛一夜之间,那个被数据和外资压力弄得有些迷失的肖霄不见了,重新回来的,是当年那个敢想敢干、魄力十足的弄潮儿。

李卫东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拍着桌子,激动地说:“霄哥!这路子对!咱们以前就是太盯着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忘了咱们的老本行和优势在哪里!服务到家,这主意太好了!我负责去联系那些老师傅,保证找来的都是手艺好、信得过的!”

其他主管,尤其是那些跟随肖霄多年的老人,也被这番充满希望和实操性的计划点燃了。他们或许不懂什么高深理论,但他们懂得“和气生财”,懂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会议室里原本沉闷压抑的气氛,瞬间被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所取代。

杨帆也抬起了头,他推了推眼镜,眼神复杂地看着肖霄。他不得不承认,这个看似“土气”的方案,却精准地切中了外资模式的软肋,并且充分利用了本土企业的优势。他补充道:“肖总,这个方向我完全赞同。我建议,我们可以立刻着手设计一套简单的服务流程标准和话术,对服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同时,我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客户档案系统,哪怕初期只是手工记录,这对于我们未来进行精准营销和客户关系维护至关重要。”

“好!”肖霄大手一挥,“就按这个思路!卫东,你立刻牵头组建服务团队和老师傅团!杨帆,你负责流程标准设计和培训,还有,想办法联系媒体,把我们的‘晨光计划’宣传出去!财务部,全力配合资金调度,该花的钱,一分不能省!其他各部门,全力协同!”

会议在一种久违的高效和共识中结束。每个人离开时,脸上都带着明确的任务和一股憋足了劲要打翻身仗的斗志。

肖霄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渐渐苏醒的城市。阳光已经彻底驱散了晨雾,照耀在浦江两岸。苏晨的手术成功,如同搬走了压在他心头最重的一块巨石;而“晨光计划”的迅部署,则像一道破开阴霾的曙光,让他看到了稳住局面、甚至绝地反击的希望。

他回身,看着桌上晓梦那幅名为《我的家》的画,画上一家三口的笑容如此灿烂。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家庭的温暖给了他智慧的启迪和支撑的勇气,而这份勇气,又反过来成为他扞卫这个家的最强大的力量。破晓已然来临,航船正在转舵,虽然前路依旧有风浪,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握紧了正确的舵轮。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医院的号码,他想听听苏晨的声音,告诉她,她不仅是他的妻子,是他女儿的母亲,更是他事业危局中,那道最亮、最温暖的……启明星。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在上海有个女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