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叔激动得拳头紧握,呼吸都急促起来。他觉得自己有力气,肯下功夫,冲工分排名有希望!林大山则挠着头,开始琢磨自己负责晾晒的那个区域,有没有什么能改进的地方。就连几个平日里只是按部就班干活的妇人,眼睛也开始亮,想着以后干活要更仔细些,说不定就能现什么问题,立个功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婆子很满意众人的反应,继续放出重磅消息:“评上‘优秀员工’的,除了正常的工分报酬,当月额外奖励一百文钱!而且,名字会写在这边的‘光荣榜’上,挂它一个月!让所有来作坊的人都看看,谁是咱们作坊的榜样!”
她指了指旁边另一块准备好的小木板,上面已经写好了“光荣榜”三个字。
一百文!名字上墙!
这下,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一百文,对于这些农户来说,几乎是一个壮劳力大半个月的嚼用!更别提那“上墙”的荣誉,在这乡野之地,简直是光宗耀祖般的事情!
“东家……东家此言当真?”一个胆子稍大的年轻雇工,声音颤抖着问道。
沈清徽目光平静地看向他,语气不容置疑:“‘林家作坊’立号之基,在于诚信。我既当众宣布,便绝无虚言。细则在此,白纸黑字,人人可见。每月工分核算与绩效考核,由王婆婆主要负责,周先生复核,我最终审定。一切,按规矩办事。”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好!太好了!”赵三叔第一个吼了出来,满脸通红,“东家仁义!规矩明白!咱们以后就知道该往哪儿使劲了!我赵老三别的不敢说,这把子力气有的是,一定好好干,争当这个优秀员工!”
“对!好好干!”
“争当优秀员工!”
人群彻底沸腾了,之前的些许疑虑和畏难情绪,被这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和前所未有的荣誉刺激得烟消云散。每个人都摩拳擦掌,眼中燃烧着奋斗的火焰。
王婆子趁机将细则木板挂在院墙显眼处,大声道:“都看清楚了!记明白了!以后就照这个来!每日下工前,到我这里登记工分!月底咱们见真章!”
制度的威力,在这一刻初步显现。
它如同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清晰地指引着每个人努力的方向;它又像一剂强效的催化剂,将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彻底激出来。
从这一天起,小院内外的工作氛围,再次为之一变。
之前还需要王婆子不时吆喝、监督,如今几乎完全变成了自的高效运转。负责挑拣的妇人,眼睛瞪得溜圆,恨不得把每一片不合格的叶子都挑出来;负责清洗的,一遍遍过水,生怕留下一丝泥沙影响工分;负责晾晒的,算着时辰翻动,比照顾自家孩子还上心;包装的更是小心翼翼,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
没有人催促,没有人偷懒。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多流一滴汗,多尽一份心,换来的可能就是月底那沉甸甸的铜钱和令人羡慕的“优秀员工”称号。
周瑾看着这井然有序、充满干劲的场面,忍不住对身旁的沈清徽低声道:“姑娘,此制度……真乃神来之笔。竟能化被动为主动,令人心甘情愿竭尽全力。”
沈清徽望着窗外,目光悠远:“人性趋利,亦向好。只需将‘利’与‘好’的路径规划清晰,并保证其公平,便能激出远想象的能量。”
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王婆婆,你日常巡查时,还需留意,莫要让有些人为了工分,过于急功近利,反而坏了品质,或者排挤他人。团结互助这一条,也要落到实处。”
“丫头你放心,老婆子我省得!”王婆子拍着胸脯保证,“谁要是敢耍小聪明,坏了规矩,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制度的推行,并非一劳永逸。它需要持续的监督、适时的调整,以及执行者足够的智慧和手腕。
但无论如何,一套融合了按劳分配、绩效考核与精神荣誉的、越时代的激励机制,已经在这名为“林家作坊”的土壤中深深扎根。它所带来的活力与效率,将成为沈清徽应对未来一切风雨的最强底气。
李满仓的经济打压尚未全面展开,但“林家作坊”内部,已然铸就了一道由制度和人心凝聚而成的坚固城墙。
喜欢太后穿成傻丫头后请大家收藏:dududu太后穿成傻丫头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